美女中文网 clzw.net,电影大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麦克唐纳那帮轻视电影的人,凯尔和萨里斯实属着同一个热爱电影、与观众紧密联系的阵营。但凯尔是那种谁都骂的毒舌独行侠,她同时批评轻视和过于重视大众文化的评论家,也同时批判好莱坞和先锋派的电影人,她说“拒绝好莱坞,你是矫情;拒绝先锋电影,你是脑子有病。”萨里斯同样不认为他和凯尔有什么关连,抨击她不想把电影提升到主流艺术层次,其实是因为她老派保守的思想作祟。
两人及其阵营分子都认为自己那一套是艺术、正确的看待电影的态度、影评的未来。
你也看得到,影评界实在有过一个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他们影响着人们今天如何看待电影和看电影。
不过在学术界的大部分学者们看来,他们都是白痴。电影的学术和媒体评论同出一源、互相交织、争斗已久,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曾说:“在70年代,我开始读研究生时,我惊讶的发现新认识的朋友们对我给《电影评论》等媒体写的影评嗤之以鼻,学者们还对影迷们十分不感冒。而即使是有着学术教育背景的影评人们也会对学术界怀有敌意。”
归纳而言,学者认为影评人是靠着评论电影写稿赚钱、急匆匆地以一些特点词汇对一部电影下定论的狂热门外汉。一种是学术影评,另一种是新闻媒体影评,它们意见不合且没有弥合的前景。
波德维尔承认过两者的裂痕多归咎于学术派,还肯定了一些公众怀疑:
盛推“宏大理论(grand-theory)”的学术界既拒绝电影大众化,也拒绝作者论,不屑大众流行电影,远离电影制作,不关心好莱坞的运转,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怠慢对待。学术界更看重那些由艰深的理论、晦涩的术语拍成的沉闷作品,这正好符合以逐个逐个镜头鉴析研究电影的方式。他还透露其实有一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学者是仰慕一些有才华、爱电影的影评人的,而且从他们那获益匪浅,影评人们反之亦然。
波德维尔是个有很多美好愿望的人,像相比宏大理论,更推崇“中层研究(迷d-level-re色arch)”,一种既不在学术界的空中阁楼,也不在影评界的地面报社的研究电影方式,“感性上的赏析和理性上的分析可以相得益彰”、“结合评论分析和带有理论反思的学术阐释”,两群人相互尊重、携手共进。
可惜波德维尔对中层研究至今还未作出详尽的阐释,大概学者和影评人的本质对立问题难以解决:写影评首先要说什么?如他所言,典型的媒体影评是回答了类似这些问题:“这部电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怎么加强我们对其价值的认识?”而典型的学术影评则是回答类似:“如何把我的理论框架应用和解析在这部电影的哪个方面?”
学术界不注重对电影的评价,不少宏大理论学者认为所有形式的艺术都是一种用以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电影体现了意识-形态。比如说,一个观众在看一部老式西部片时其实已经接受了西部片里种族主义的假定。而能以某种方式逃离、对抗、最终战胜意识-形态的导演才是好导演。
说了这么多,你也算认识学术界和影评界这对冤家了吧。但在谈其它之前,我还要说说另一位影评家,大名鼎鼎的“美国公众的良心”苏珊-桑塔格。这位伟大的女文人也参与过60年代那场评论界论战,是的,也被宝琳-凯尔骂过。
那时候,桑塔格正以两篇开创性的文章《反对阐释》和《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在知识圈声名鹊起。她的理念是西方文化迷恋于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迫使评论家非得从中寻找意义,压迫了感官体验,削弱了因感受艺术产生的乐趣。并认为老派的文化权威成了社会欣赏大众文化的绊脚石,应当抛除偏见,在传统外重新定义人文艺术。
在《反对阐释》中,对于哪种批评、哪种艺术评论最可取的问题,她主张更多地关注形式,以消除对内容过度强调引起的阐释自大。她也肯定了那些精确、细致的学术论文的价值。但是“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的看,更多的听,更多的感觉。”即观者要通彻艺术作品的内容、事物的外在,看到真实的本身、心灵的感受。评论是为了诉说它为什么,而不是它是什么。
凯尔极不赞同《反对阐释》,不喜欢桑塔格这些人给了一些“垃圾电影”尊重。她抨击桑塔格的影评“一视同仁、没有主见”、“既然什么都行得通,那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不起作用。”批评先锋文化圈“要是我们拒绝评论的标准,接受每个人都说自己是艺术家,把反商业作品就奉为艺术,如果让桑塔格继续做她正在做的事情,评论的末日就到了。”
要电影坐稳大众文化的位子,影评大众化但保持影评人权威的宝琳-凯尔,影评风格轻蔑理论、主观、毒辣、重内容和主创们的表现(时至今天的主流媒体影评风格)。
要推行作者论,提升电影的艺术地位,每个人都是影评人,每位电影工作者都是艺术家,尊重所有人,但要给他们划分好才能等级的安德鲁-萨里斯,影评风格重形式、深奥难明。
反对简单化的阐释,要每个人见得人心,艺术批评民主化的苏珊-桑塔格,影评风格中立、关注形式、明晰的感知。
你支持谁?
在那场论战之后不久,好事都没有发生,坏事全来了。
也许所有事物都会这样,从低到高,从盛转衰。80年代起影评人开始泛滥成灾,其中多数人不懂电影制作、不懂学术理论、不懂艺术美学、不懂何为理性,也不懂何为感性、不懂怎么毒舌,也不懂怎么抒情……什么都不懂。只要你能弄清楚自己看了某部电影后是喜欢或者不喜欢,你有一份陈词滥调评语表,你刚好还会投稿,你就是影评人。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喜欢和讨厌一件作品的权利,无论主观客观,任何影评人也都会受喜好的影响。但在当时,以前还从未达到那么严峻的程度,于是从那时候起,影评渐渐失去影响力,到80年代末,人们就开始说“影评已死”。
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在大众流行娱乐的道路上一路狂飙,对行业中所有的大人物来说,艺术空间都越来越小。似乎被宝琳-凯尔不幸言中,肤浅的流行文化铺天盖地,本该独立自爱的艺术文化又在堕落,最终烂成一团。
为什么?1996年,桑塔格在《纽约时报》发表了《电影的没落》,她在文章中表示,相比电影质量本身,她更注意到观众素质的倒退:“走向末路的也许不是电影,而是迷影(cinephilia)这样一种用来专门描述因电影而生的爱。”
我完全同意。好莱坞全部时间、独立电影圈多数时间都在为观众拍电影,赚不了钱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如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说:“我走出学校后,就再没有自由地拍过电影了。”窃以为桑塔格本可以省个“也许”,银幕的面貌是观众需求的大体写照。
迷影这种爱,很多电影人都还有,但很多观众已经没有了,很多影评人也没有了,况且在写影评这件事上,只是有爱并不够,因为爱可以产生其它许多情感,包括恨。
你很喜欢一部烂电影,你很讨厌一部好电影,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如何去作出评论?
影评人不同于普通观众。这是评论界争执各方的共识之一,冲突的则是标准的高低、影评的写法。媒体影评是一部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影评界公告天下这道桥怎么样,在这点未发生彻底改变前,影评人应当有高于普通观众的水平。
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支持谁,但我认为他们都各有可取和不可取,我还十分赞同波德维尔说的影评最好能做到“描述剧情、再现情景、评价赏析”的三者合一。
在我看来,一个理想的影评人,要挚爱电影,却不再狂热。他观影时记得自己是自己,所有的那些情感和生活,但他还要有另一双眼睛和另一颗心影评人的眼睛和心。这使他可以同时从主观和客观对待银幕中的一切。
而他之后写的影评,会有着广阔而又细腻的审美趣味,不会提及太多的理论,对形式的关注已经转化为心灵感知,通过语言巧妙的运用重现电影激发的效果,并传达电影的内容和剖析电影的特点,当需要的时候能以浅显的道理说出高深的理论,上通下达,对电影的全局和细节都了然心中。
我在这里尝试以2005年彼得-杰克逊导演版的《金刚》写一个举例影评段落:
“人生总有些时候感觉进入了一个新世界,那是让人心潮澎湃的梦想发生之地,似乎一直要寻找的东西都在这了。那些你渴望的美丽触手可及,指日可待。然而当你转头看看自己脚下,你还正处于一个随时万劫不复、摔得粉身碎骨的境地。当金刚攀在帝国大厦的顶端,它看到了什么,它又在想着什么?”
我不是说这一段落写得多好,只是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在媒体那读过有这种企图的影评段落了。
你可以说多数日报周刊影评人不属于这个派别,紧张的截稿日期和字数限制也束缚着他们的深入发挥。这都是事实,另一事实是影评界的水平一路下滑,古德曼40多年前的讽刺越来越焕发出新活力。
有人会说“不对,现在好多了”,因为如果某个影评人说了些侮辱性的话语,或对政治正确越线,或搞私怨或腐败,他的名声将一塌糊涂,没有人再愿意读他写的文章。讽刺的是,这个时代进步反而成了影评人的掣肘,这些要顾虑的尺度实际上伤害了影评人对电影作出最公正的评论。在容易争议的时候,与其冒险赔上事业,一大部分影评人通常选择使用陈词滥调评语表了事。
无论是为什么,那些影评人回归到陈词滥调这一道路上,渐渐在没有争议时也那么赚飞来的稿费。而有时候他们和观众刻意保持距离,以彰显他们是专业人士;有时候他们则在讨好观众,以维护和提升专栏人气。他们变得不分青红皂白,又被宝琳-凯尔不幸言中,很多伪装成艺术品的电影被大吹特吹,很多良好的商业片被踩得什么都不是。
至于在网络影评人之中,多数人还没有区分清楚一个问题,这是自己的口味好坏还是标准上的好坏?
现在纸媒和网络的界限正越来越模糊,某程度上你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群人,都差不多。愿意思考的影评人已经是稀有物种,影评已经沦为种种掣肘下的个人口味展现,最终集合为大众口味的展现。电影就这样被划分好或坏,这也许意味无论在商业或艺术领域,电影都在市场化、规范化、同质化、平庸化。
互联网把影评界搅了个透,有人说这是一场变革,其实有些情况在网络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影评人是每个人的第二职业,每个人看了一部电影后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天啊,他们拍得太棒了。”、“天啊,他们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烂片?”
人们有权这么做,但我认为可笑的是,人们把这个就视为“评论(c日ticism/ment)”,不,那些只是谈论。
什么是电影谈论(摸vie-talk)?它正如你谈论其它一切日常生活的事物,你到某家餐厅吃了一顿饭,当你吃得高兴,你就告诉你的朋友们“那里有一家很棒的餐厅,你们都去试试吧。”当你吃得不高兴,你可能只是抱怨一句“真他马的见鬼。”或者还会告诉朋友们“那里有一家很烂的餐厅,千万不要去,太恶心了。”这就是本来,是现在,也是未来。观众们观影后还没有走出电影院,使用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上网登陆社交网站,打上一两句话发出去,就给一部电影下了定义。
糟糕的网络影评人和80年代开始泛滥的糟糕影评人没有分别,如果有,那就是评语更短。同样,优秀的网络影评人就是优秀的影评人。但可悲的现实是网络产生的优秀影评人数量微乎其微,同时产生了大量大量大量的只懂得、只愿意、只在乎“谈论”的糟糕影评人,然后网络把他们的力量扭在了一起。这就形成了非常可怕的局面,你上网登陆到任何一个影评网站或者社交网站就可以看见,糟糕影评人无处不在,并且以他们的谈论占据着公众眼球,并影响电影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没有淘汰机制,或者说不管用。那些在出版物上写影评的影评人们至少都在一条水准底线之上,而且他们有信用纪录,当他们的信用差到某种程度,他们就会被淘汰和遗忘。而互联网提供了无穷无尽无限的糟糕新血,并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糟糕影评人成为主流,迷影走到了末路,有的是对待电影的一股浮躁暴戾。
互联网给了人们一个错觉,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懂得一切,权威在崩溃,反智在咆哮,人们变得不再相信除自己的判断之外的影评,不再需要影评。这种转变不只是发生在如何对于影评,而几乎是一切。
有人可能会问“惟哥,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你不是要抨击影评界吗?”你还没看到吗?现在这就是影评界了!你、每个人都是影评人,无论一个人看电影是否思考,是否研究,是否喜爱电影,全是影评人,或者准确点,影谈人。
评论的末日到了!
拿破仑曾有言“什么是历史?只不过是意见一致的谎言罢了。”这句话可以用于今天和未来的影评上:什么是影评?只不过是意见一致的谈论罢了。
其实在网络评论潮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抱有很多美好的祈望,波德维尔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网络可以帮助如他这些专业人士去启蒙受众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力。多年过去,事实证明那只是他一厢情愿。一开始,争当网络影评人的网友多数是迷影人,对电影和电影评论都有着尊重;很快的,他们都被淹没了。
我不确定在这种时代大潮下,影评界将会走向何方。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80年代的重现,时代给了我错觉,以后影评界依然会生生不息,找到它的出路。毕竟互联网确实也造就了很多好事,更多普通观众能成为影迷,而影迷则能接触到更多的影评文章和学术文章。往乐观去想,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应运而生。
但我持悲观态度,虽然我希望它会越来越好。
佛教有句话叫“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桑塔格将其理解为:“佛教中最美的观点之一就是,如果你其实身处人生某个没有痛苦折磨的时刻,那么,你就有义务去发现一些磨难,让自己与之接触。”
如今的影评界已经是妖魔鬼怪横行霸道的最苦难时刻,是生或死的问题,也祈愿优秀影评人们不畏变革,让我“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动人心的紧张、肾上腺素狂飙、惊掉下巴、壮观的结局、完美的程度。”
最后还要告诉专栏读者们一个消息,这就是本专栏的最后一期文章了。
从2004年4月5日第1期的《胶片之死》到本期2006年10月16日的第133期的《影评之死》,结束得很美不是吗?这几天我意识到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如你们所知,我15岁起至今拍了三年电影,“非常不错的表现”,在《灵魂冲浪人》之前我一直都被各个评论界捧着,如果谁跟我说“影评界出了问题”我多半只是耸耸肩,“令人费解的”。
但最近从《魔女嘉莉》起影评界就给了我巨大的批判冲击,我看到了更多,对于电影、影评、影评界,以及对于自己。
这几天我抨击了很多的糟糕影评人,这件事却也让我变成糟糕影评人,或者我一直都是。总之当尝到自己的作品被他们无理地批骂后,我感到出离的愤怒,这也意味我看待影评的态度已经改变,电影人的那部分在我脑子中瞬间占据更大地位,我开始同意一种论调,世界上没有哪怕一部的用心烂片,无论好坏,我会给所有用心制作的电影打满分,我清楚它们背后的荣誉。
但那不是影评,而我只会越来越这样,我不可能真正客观地看待一些不尽人意的用心烂片了,我无法写出我理想中的影评。这是一道选择题,当一个评论电影的人,还是当一个制作电影的人?我没有犹豫的作出选择。
我既然写不了影评,如果只写些心情日志、行业见闻也不如就顺应时代放在社交网站上,偶尔想发纸媒文章就投稿吧。
所以就是这样了,“viy说了”专栏正式关闭。
不过,我当然仍是个影谈人,谁不是呢?现在是2006-10-16,影评还没有死,正被互联网掐住了喉咙,处于濒死的边缘;很快,进入2010s年代,影评就会死去,死在传统媒体上,死在互联网上,也许这一次就真的死了。
再见,詹姆斯-艾吉,再见,宝琳-凯尔,再见,罗杰-艾伯特,再见,安德鲁-萨里斯,再见,以斯拉-古德曼,再见,苏珊-桑塔格,再见,大卫-波德维尔,再见,迷影英雄们,再见,电影评论。
你好,电影谈论。】
麦克唐纳那帮轻视电影的人,凯尔和萨里斯实属着同一个热爱电影、与观众紧密联系的阵营。但凯尔是那种谁都骂的毒舌独行侠,她同时批评轻视和过于重视大众文化的评论家,也同时批判好莱坞和先锋派的电影人,她说“拒绝好莱坞,你是矫情;拒绝先锋电影,你是脑子有病。”萨里斯同样不认为他和凯尔有什么关连,抨击她不想把电影提升到主流艺术层次,其实是因为她老派保守的思想作祟。
两人及其阵营分子都认为自己那一套是艺术、正确的看待电影的态度、影评的未来。
你也看得到,影评界实在有过一个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他们影响着人们今天如何看待电影和看电影。
不过在学术界的大部分学者们看来,他们都是白痴。电影的学术和媒体评论同出一源、互相交织、争斗已久,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曾说:“在70年代,我开始读研究生时,我惊讶的发现新认识的朋友们对我给《电影评论》等媒体写的影评嗤之以鼻,学者们还对影迷们十分不感冒。而即使是有着学术教育背景的影评人们也会对学术界怀有敌意。”
归纳而言,学者认为影评人是靠着评论电影写稿赚钱、急匆匆地以一些特点词汇对一部电影下定论的狂热门外汉。一种是学术影评,另一种是新闻媒体影评,它们意见不合且没有弥合的前景。
波德维尔承认过两者的裂痕多归咎于学术派,还肯定了一些公众怀疑:
盛推“宏大理论(grand-theory)”的学术界既拒绝电影大众化,也拒绝作者论,不屑大众流行电影,远离电影制作,不关心好莱坞的运转,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怠慢对待。学术界更看重那些由艰深的理论、晦涩的术语拍成的沉闷作品,这正好符合以逐个逐个镜头鉴析研究电影的方式。他还透露其实有一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学者是仰慕一些有才华、爱电影的影评人的,而且从他们那获益匪浅,影评人们反之亦然。
波德维尔是个有很多美好愿望的人,像相比宏大理论,更推崇“中层研究(迷d-level-re色arch)”,一种既不在学术界的空中阁楼,也不在影评界的地面报社的研究电影方式,“感性上的赏析和理性上的分析可以相得益彰”、“结合评论分析和带有理论反思的学术阐释”,两群人相互尊重、携手共进。
可惜波德维尔对中层研究至今还未作出详尽的阐释,大概学者和影评人的本质对立问题难以解决:写影评首先要说什么?如他所言,典型的媒体影评是回答了类似这些问题:“这部电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怎么加强我们对其价值的认识?”而典型的学术影评则是回答类似:“如何把我的理论框架应用和解析在这部电影的哪个方面?”
学术界不注重对电影的评价,不少宏大理论学者认为所有形式的艺术都是一种用以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电影体现了意识-形态。比如说,一个观众在看一部老式西部片时其实已经接受了西部片里种族主义的假定。而能以某种方式逃离、对抗、最终战胜意识-形态的导演才是好导演。
说了这么多,你也算认识学术界和影评界这对冤家了吧。但在谈其它之前,我还要说说另一位影评家,大名鼎鼎的“美国公众的良心”苏珊-桑塔格。这位伟大的女文人也参与过60年代那场评论界论战,是的,也被宝琳-凯尔骂过。
那时候,桑塔格正以两篇开创性的文章《反对阐释》和《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在知识圈声名鹊起。她的理念是西方文化迷恋于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迫使评论家非得从中寻找意义,压迫了感官体验,削弱了因感受艺术产生的乐趣。并认为老派的文化权威成了社会欣赏大众文化的绊脚石,应当抛除偏见,在传统外重新定义人文艺术。
在《反对阐释》中,对于哪种批评、哪种艺术评论最可取的问题,她主张更多地关注形式,以消除对内容过度强调引起的阐释自大。她也肯定了那些精确、细致的学术论文的价值。但是“现在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的看,更多的听,更多的感觉。”即观者要通彻艺术作品的内容、事物的外在,看到真实的本身、心灵的感受。评论是为了诉说它为什么,而不是它是什么。
凯尔极不赞同《反对阐释》,不喜欢桑塔格这些人给了一些“垃圾电影”尊重。她抨击桑塔格的影评“一视同仁、没有主见”、“既然什么都行得通,那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都不起作用。”批评先锋文化圈“要是我们拒绝评论的标准,接受每个人都说自己是艺术家,把反商业作品就奉为艺术,如果让桑塔格继续做她正在做的事情,评论的末日就到了。”
要电影坐稳大众文化的位子,影评大众化但保持影评人权威的宝琳-凯尔,影评风格轻蔑理论、主观、毒辣、重内容和主创们的表现(时至今天的主流媒体影评风格)。
要推行作者论,提升电影的艺术地位,每个人都是影评人,每位电影工作者都是艺术家,尊重所有人,但要给他们划分好才能等级的安德鲁-萨里斯,影评风格重形式、深奥难明。
反对简单化的阐释,要每个人见得人心,艺术批评民主化的苏珊-桑塔格,影评风格中立、关注形式、明晰的感知。
你支持谁?
在那场论战之后不久,好事都没有发生,坏事全来了。
也许所有事物都会这样,从低到高,从盛转衰。80年代起影评人开始泛滥成灾,其中多数人不懂电影制作、不懂学术理论、不懂艺术美学、不懂何为理性,也不懂何为感性、不懂怎么毒舌,也不懂怎么抒情……什么都不懂。只要你能弄清楚自己看了某部电影后是喜欢或者不喜欢,你有一份陈词滥调评语表,你刚好还会投稿,你就是影评人。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喜欢和讨厌一件作品的权利,无论主观客观,任何影评人也都会受喜好的影响。但在当时,以前还从未达到那么严峻的程度,于是从那时候起,影评渐渐失去影响力,到80年代末,人们就开始说“影评已死”。
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在大众流行娱乐的道路上一路狂飙,对行业中所有的大人物来说,艺术空间都越来越小。似乎被宝琳-凯尔不幸言中,肤浅的流行文化铺天盖地,本该独立自爱的艺术文化又在堕落,最终烂成一团。
为什么?1996年,桑塔格在《纽约时报》发表了《电影的没落》,她在文章中表示,相比电影质量本身,她更注意到观众素质的倒退:“走向末路的也许不是电影,而是迷影(cinephilia)这样一种用来专门描述因电影而生的爱。”
我完全同意。好莱坞全部时间、独立电影圈多数时间都在为观众拍电影,赚不了钱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如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说:“我走出学校后,就再没有自由地拍过电影了。”窃以为桑塔格本可以省个“也许”,银幕的面貌是观众需求的大体写照。
迷影这种爱,很多电影人都还有,但很多观众已经没有了,很多影评人也没有了,况且在写影评这件事上,只是有爱并不够,因为爱可以产生其它许多情感,包括恨。
你很喜欢一部烂电影,你很讨厌一部好电影,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如何去作出评论?
影评人不同于普通观众。这是评论界争执各方的共识之一,冲突的则是标准的高低、影评的写法。媒体影评是一部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影评界公告天下这道桥怎么样,在这点未发生彻底改变前,影评人应当有高于普通观众的水平。
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支持谁,但我认为他们都各有可取和不可取,我还十分赞同波德维尔说的影评最好能做到“描述剧情、再现情景、评价赏析”的三者合一。
在我看来,一个理想的影评人,要挚爱电影,却不再狂热。他观影时记得自己是自己,所有的那些情感和生活,但他还要有另一双眼睛和另一颗心影评人的眼睛和心。这使他可以同时从主观和客观对待银幕中的一切。
而他之后写的影评,会有着广阔而又细腻的审美趣味,不会提及太多的理论,对形式的关注已经转化为心灵感知,通过语言巧妙的运用重现电影激发的效果,并传达电影的内容和剖析电影的特点,当需要的时候能以浅显的道理说出高深的理论,上通下达,对电影的全局和细节都了然心中。
我在这里尝试以2005年彼得-杰克逊导演版的《金刚》写一个举例影评段落:
“人生总有些时候感觉进入了一个新世界,那是让人心潮澎湃的梦想发生之地,似乎一直要寻找的东西都在这了。那些你渴望的美丽触手可及,指日可待。然而当你转头看看自己脚下,你还正处于一个随时万劫不复、摔得粉身碎骨的境地。当金刚攀在帝国大厦的顶端,它看到了什么,它又在想着什么?”
我不是说这一段落写得多好,只是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在媒体那读过有这种企图的影评段落了。
你可以说多数日报周刊影评人不属于这个派别,紧张的截稿日期和字数限制也束缚着他们的深入发挥。这都是事实,另一事实是影评界的水平一路下滑,古德曼40多年前的讽刺越来越焕发出新活力。
有人会说“不对,现在好多了”,因为如果某个影评人说了些侮辱性的话语,或对政治正确越线,或搞私怨或腐败,他的名声将一塌糊涂,没有人再愿意读他写的文章。讽刺的是,这个时代进步反而成了影评人的掣肘,这些要顾虑的尺度实际上伤害了影评人对电影作出最公正的评论。在容易争议的时候,与其冒险赔上事业,一大部分影评人通常选择使用陈词滥调评语表了事。
无论是为什么,那些影评人回归到陈词滥调这一道路上,渐渐在没有争议时也那么赚飞来的稿费。而有时候他们和观众刻意保持距离,以彰显他们是专业人士;有时候他们则在讨好观众,以维护和提升专栏人气。他们变得不分青红皂白,又被宝琳-凯尔不幸言中,很多伪装成艺术品的电影被大吹特吹,很多良好的商业片被踩得什么都不是。
至于在网络影评人之中,多数人还没有区分清楚一个问题,这是自己的口味好坏还是标准上的好坏?
现在纸媒和网络的界限正越来越模糊,某程度上你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群人,都差不多。愿意思考的影评人已经是稀有物种,影评已经沦为种种掣肘下的个人口味展现,最终集合为大众口味的展现。电影就这样被划分好或坏,这也许意味无论在商业或艺术领域,电影都在市场化、规范化、同质化、平庸化。
互联网把影评界搅了个透,有人说这是一场变革,其实有些情况在网络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影评人是每个人的第二职业,每个人看了一部电影后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天啊,他们拍得太棒了。”、“天啊,他们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烂片?”
人们有权这么做,但我认为可笑的是,人们把这个就视为“评论(c日ticism/ment)”,不,那些只是谈论。
什么是电影谈论(摸vie-talk)?它正如你谈论其它一切日常生活的事物,你到某家餐厅吃了一顿饭,当你吃得高兴,你就告诉你的朋友们“那里有一家很棒的餐厅,你们都去试试吧。”当你吃得不高兴,你可能只是抱怨一句“真他马的见鬼。”或者还会告诉朋友们“那里有一家很烂的餐厅,千万不要去,太恶心了。”这就是本来,是现在,也是未来。观众们观影后还没有走出电影院,使用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上网登陆社交网站,打上一两句话发出去,就给一部电影下了定义。
糟糕的网络影评人和80年代开始泛滥的糟糕影评人没有分别,如果有,那就是评语更短。同样,优秀的网络影评人就是优秀的影评人。但可悲的现实是网络产生的优秀影评人数量微乎其微,同时产生了大量大量大量的只懂得、只愿意、只在乎“谈论”的糟糕影评人,然后网络把他们的力量扭在了一起。这就形成了非常可怕的局面,你上网登陆到任何一个影评网站或者社交网站就可以看见,糟糕影评人无处不在,并且以他们的谈论占据着公众眼球,并影响电影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没有淘汰机制,或者说不管用。那些在出版物上写影评的影评人们至少都在一条水准底线之上,而且他们有信用纪录,当他们的信用差到某种程度,他们就会被淘汰和遗忘。而互联网提供了无穷无尽无限的糟糕新血,并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糟糕影评人成为主流,迷影走到了末路,有的是对待电影的一股浮躁暴戾。
互联网给了人们一个错觉,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懂得一切,权威在崩溃,反智在咆哮,人们变得不再相信除自己的判断之外的影评,不再需要影评。这种转变不只是发生在如何对于影评,而几乎是一切。
有人可能会问“惟哥,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你不是要抨击影评界吗?”你还没看到吗?现在这就是影评界了!你、每个人都是影评人,无论一个人看电影是否思考,是否研究,是否喜爱电影,全是影评人,或者准确点,影谈人。
评论的末日到了!
拿破仑曾有言“什么是历史?只不过是意见一致的谎言罢了。”这句话可以用于今天和未来的影评上:什么是影评?只不过是意见一致的谈论罢了。
其实在网络评论潮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抱有很多美好的祈望,波德维尔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网络可以帮助如他这些专业人士去启蒙受众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力。多年过去,事实证明那只是他一厢情愿。一开始,争当网络影评人的网友多数是迷影人,对电影和电影评论都有着尊重;很快的,他们都被淹没了。
我不确定在这种时代大潮下,影评界将会走向何方。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80年代的重现,时代给了我错觉,以后影评界依然会生生不息,找到它的出路。毕竟互联网确实也造就了很多好事,更多普通观众能成为影迷,而影迷则能接触到更多的影评文章和学术文章。往乐观去想,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应运而生。
但我持悲观态度,虽然我希望它会越来越好。
佛教有句话叫“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桑塔格将其理解为:“佛教中最美的观点之一就是,如果你其实身处人生某个没有痛苦折磨的时刻,那么,你就有义务去发现一些磨难,让自己与之接触。”
如今的影评界已经是妖魔鬼怪横行霸道的最苦难时刻,是生或死的问题,也祈愿优秀影评人们不畏变革,让我“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动人心的紧张、肾上腺素狂飙、惊掉下巴、壮观的结局、完美的程度。”
最后还要告诉专栏读者们一个消息,这就是本专栏的最后一期文章了。
从2004年4月5日第1期的《胶片之死》到本期2006年10月16日的第133期的《影评之死》,结束得很美不是吗?这几天我意识到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如你们所知,我15岁起至今拍了三年电影,“非常不错的表现”,在《灵魂冲浪人》之前我一直都被各个评论界捧着,如果谁跟我说“影评界出了问题”我多半只是耸耸肩,“令人费解的”。
但最近从《魔女嘉莉》起影评界就给了我巨大的批判冲击,我看到了更多,对于电影、影评、影评界,以及对于自己。
这几天我抨击了很多的糟糕影评人,这件事却也让我变成糟糕影评人,或者我一直都是。总之当尝到自己的作品被他们无理地批骂后,我感到出离的愤怒,这也意味我看待影评的态度已经改变,电影人的那部分在我脑子中瞬间占据更大地位,我开始同意一种论调,世界上没有哪怕一部的用心烂片,无论好坏,我会给所有用心制作的电影打满分,我清楚它们背后的荣誉。
但那不是影评,而我只会越来越这样,我不可能真正客观地看待一些不尽人意的用心烂片了,我无法写出我理想中的影评。这是一道选择题,当一个评论电影的人,还是当一个制作电影的人?我没有犹豫的作出选择。
我既然写不了影评,如果只写些心情日志、行业见闻也不如就顺应时代放在社交网站上,偶尔想发纸媒文章就投稿吧。
所以就是这样了,“viy说了”专栏正式关闭。
不过,我当然仍是个影谈人,谁不是呢?现在是2006-10-16,影评还没有死,正被互联网掐住了喉咙,处于濒死的边缘;很快,进入2010s年代,影评就会死去,死在传统媒体上,死在互联网上,也许这一次就真的死了。
再见,詹姆斯-艾吉,再见,宝琳-凯尔,再见,罗杰-艾伯特,再见,安德鲁-萨里斯,再见,以斯拉-古德曼,再见,苏珊-桑塔格,再见,大卫-波德维尔,再见,迷影英雄们,再见,电影评论。
你好,电影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