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海上马车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47章 大阴谋
【弱弱滴更新五千字。。。。】
第二次英荷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不但没有造成中荷之间的战争,反而同荷兰爆发第二次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还是奉行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期的战术,将主力摆在北海,意图封锁荷兰本土,打经济消耗战。
然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荷兰政府这次没有如英国人的愿,也将海军主力摆在北海,正面同英国海军交战。
英荷两国是英吉利海峡两岸的邻居,两国海军主力都摆在北海,顿时大打出手。
荷兰国土面积小,决计不能容忍英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隧全力动员海军作战,务求阻止或者消灭英国皇家海军。同样,英国作为岛国,海军是其唯一的战争依靠。因此,英国方面同样给海军部下达了全歼荷兰主力舰队的最终作战目标。
欧洲两大主力舰队对峙北海,其他国家的海军和商船纷纷绕路航行,生怕惹祸上身。
所有国家的政客们都在看英荷两国大战的笑话,而他们的军事家们则希望透过英荷战争观察彼此的差距,以及想要透过英国海军了解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毕竟此时的英国军舰大量引入了来自中华帝国的造舰技术,而荷兰则代表着欧洲本土造舰工业的最高技术。因此英荷战争的背后却是欧洲和亚洲的第一次技术碰撞。
然而,英荷两国似乎知道其他国家的目的,两国虽然宣战了,但是双方海军一直小心翼翼的试探对方的实力,并不急于进行主力决战。
从双方宣战之日起,在历时一年多的海战当中,双方海军战舰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上全面交战,大大小小数百次,几乎每天都在交火却没有爆发过一场大规模海战。双方主力舰队始终处于后方,参与交火的舰队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巡航舰、护卫舰之间的单挑,远至北大西洋,最大交战军舰数量亦不过二三十艘而已。
时间过得飞快,英荷战争转眼进行了一年半。两国海上贸易几乎都停止了,损失都很惨。英国的战备物资消耗甚巨,三个月前已经完全依赖中华帝国的海上物资补给。而荷兰亦好不到哪里去,法国受中华帝国巨大的政治压力而严守中立,对荷兰的援助有限。西班牙帝国正同中华帝国就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进行谈判,因为自从中华帝国给各个殖民地颁发了特许状之后,中属墨西哥殖民地开始向中美洲扩张,同西班牙在中美洲的殖民地摩擦日益增多。而中属秘鲁殖民地则向亚马逊流域扩张,于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摩擦不断,包括同葡属巴西的摩擦亦持续升温。
为此,西班牙和葡萄牙此刻都在为殖民地问题同中华帝国进行深入谈判,希望给升温的中南美洲降降温,避免同中华帝国爆发殖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筹码自然就是在对荷兰的援助问题上了。为了给中南美洲降温,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王国都在这个问题上向中华帝国妥协,严守中立。尤其是西班牙,他赖以生存的墨西哥和秘鲁殖民地都已经被中华帝国夺去了,此时就剩下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的格兰纳达,这是西班牙皇室维持奢侈生活的最后吸管不容有失,因此西班牙严守中立的同时,被迫租借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给中华帝国,作为换取美洲殖民地的暂时安全。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将直布罗陀海军基地作为控制地中海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重要,不但可以控制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同时还掐断了荷兰对突尼斯、利比亚等殖民地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荷兰在海外的补给基地。作为政治交换,中华帝国中央政府限制了中属墨西哥殖民总督府和秘鲁殖民总督府的向南扩张的步伐。
这样,荷兰无法在欧盟框架内获得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援助,只有北方强国丹麦和瑞典跟荷兰的结盟还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他们地处北欧,从波罗的海可以向荷兰进行援助。同时中华帝国在北欧的影响力有限,丹麦和瑞典等国不被中华帝国所左右,因此荷兰并非独立作战。
当然,荷兰能够坚持一年半时间还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倾销行动。在倾销行动中,荷兰政府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多数属于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支撑住了荷兰的战争消耗。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英国和中华帝国给荷兰海军套上的《航海条例》这个枷锁如芒在背。因此,荷兰内部高层一直卧薪尝胆并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
此时,英荷第二次战争爆发一年半了,荷兰海军未有任何建树,因此荷兰高层极为不满。
神武二十五年夏,荷兰大议长任命德-奈特海军上将为荷兰海军总司令,接替刚刚被免职的老将特罗普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
奈特海军上将一直专研对付英国海军的战法,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一方面强化无敌舰队的训练,另一方面继续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神武二十五年年底,荷兰海军已拥有76艘大型主力战舰,其他中小型战舰几百艘,全舰队火炮超过10000门,官兵七万余人。自从英国从中华帝国海军获得了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荷兰海军自不甘落后,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初期的两年时间内,荷兰海军渐渐掌握了这种新战术,并引以为主要战术思想。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由于中华帝国向英国出口了大量先进战舰和火炮,并传授了先进的战列线战术给英国海军,使得英国海军作战能力显著提高。本来可以对抗荷兰海军,但是因为中华帝国放了英国鸽子没有参战,致使英国政府畏首畏尾,海军亦遗失很多战机。
双方海战的次数频繁,但规模很小。荷兰海军在试验战列线战术,英国海军畏首畏尾,因此双方都没有出动主力进行决战。因此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前两年里,两国海军整体上以对峙为主,可以说势均力敌。
神武二十六年春,冬天过去后,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进入适合海战的季凤期后,英荷两国海军再次出动作战。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荷兰海军演练了几套战列线战术后,荷兰统帅部便要求海军主动出击,寻找英国海军作战。
年3月下旬,英国皇家海军第三分舰队在北海靠近波罗的海方向的海域附近击沉了三艘荷兰商船和一艘荷兰护卫舰。很快,荷兰海军接到消息,迅速出动主力舰队。
荷兰海军主力舰队“无敌舰队”由荷兰海军上将奈特指挥,奈特判断英国第三分舰队是单独行动,隧全速赶往北海海域进行拦截,意图全歼这支分舰队并重创英国皇家海军声势。
荷兰海军放出大量通讯舰侦查英国这支小舰队的位置,并与第二天上午在北海北部海域发现敌踪。
英国海军第三分舰队似乎发现了荷兰海军的侦察舰到来的目的,隧急忙掉头往西航行,试图躲入大西洋。
奈特受到荷兰议会的压力必须打一场漂亮仗,同时他也一心想要干掉这支大胆的英国舰队,隧早就布置好了天罗地网,任凭英国人如何聪明亦跳不出包围圈。
英国海军见逃不掉被迫掉头同荷兰海军交战。
英国海军第三分舰队大小战舰三十三艘,遭到荷兰海军主力舰队上百艘战舰的围攻。
两国海军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 -->>
第447章 大阴谋
【弱弱滴更新五千字。。。。】
第二次英荷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不但没有造成中荷之间的战争,反而同荷兰爆发第二次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还是奉行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期的战术,将主力摆在北海,意图封锁荷兰本土,打经济消耗战。
然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荷兰政府这次没有如英国人的愿,也将海军主力摆在北海,正面同英国海军交战。
英荷两国是英吉利海峡两岸的邻居,两国海军主力都摆在北海,顿时大打出手。
荷兰国土面积小,决计不能容忍英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隧全力动员海军作战,务求阻止或者消灭英国皇家海军。同样,英国作为岛国,海军是其唯一的战争依靠。因此,英国方面同样给海军部下达了全歼荷兰主力舰队的最终作战目标。
欧洲两大主力舰队对峙北海,其他国家的海军和商船纷纷绕路航行,生怕惹祸上身。
所有国家的政客们都在看英荷两国大战的笑话,而他们的军事家们则希望透过英荷战争观察彼此的差距,以及想要透过英国海军了解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毕竟此时的英国军舰大量引入了来自中华帝国的造舰技术,而荷兰则代表着欧洲本土造舰工业的最高技术。因此英荷战争的背后却是欧洲和亚洲的第一次技术碰撞。
然而,英荷两国似乎知道其他国家的目的,两国虽然宣战了,但是双方海军一直小心翼翼的试探对方的实力,并不急于进行主力决战。
从双方宣战之日起,在历时一年多的海战当中,双方海军战舰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上全面交战,大大小小数百次,几乎每天都在交火却没有爆发过一场大规模海战。双方主力舰队始终处于后方,参与交火的舰队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巡航舰、护卫舰之间的单挑,远至北大西洋,最大交战军舰数量亦不过二三十艘而已。
时间过得飞快,英荷战争转眼进行了一年半。两国海上贸易几乎都停止了,损失都很惨。英国的战备物资消耗甚巨,三个月前已经完全依赖中华帝国的海上物资补给。而荷兰亦好不到哪里去,法国受中华帝国巨大的政治压力而严守中立,对荷兰的援助有限。西班牙帝国正同中华帝国就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进行谈判,因为自从中华帝国给各个殖民地颁发了特许状之后,中属墨西哥殖民地开始向中美洲扩张,同西班牙在中美洲的殖民地摩擦日益增多。而中属秘鲁殖民地则向亚马逊流域扩张,于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摩擦不断,包括同葡属巴西的摩擦亦持续升温。
为此,西班牙和葡萄牙此刻都在为殖民地问题同中华帝国进行深入谈判,希望给升温的中南美洲降降温,避免同中华帝国爆发殖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筹码自然就是在对荷兰的援助问题上了。为了给中南美洲降温,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王国都在这个问题上向中华帝国妥协,严守中立。尤其是西班牙,他赖以生存的墨西哥和秘鲁殖民地都已经被中华帝国夺去了,此时就剩下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的格兰纳达,这是西班牙皇室维持奢侈生活的最后吸管不容有失,因此西班牙严守中立的同时,被迫租借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给中华帝国,作为换取美洲殖民地的暂时安全。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将直布罗陀海军基地作为控制地中海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重要,不但可以控制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同时还掐断了荷兰对突尼斯、利比亚等殖民地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荷兰在海外的补给基地。作为政治交换,中华帝国中央政府限制了中属墨西哥殖民总督府和秘鲁殖民总督府的向南扩张的步伐。
这样,荷兰无法在欧盟框架内获得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援助,只有北方强国丹麦和瑞典跟荷兰的结盟还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他们地处北欧,从波罗的海可以向荷兰进行援助。同时中华帝国在北欧的影响力有限,丹麦和瑞典等国不被中华帝国所左右,因此荷兰并非独立作战。
当然,荷兰能够坚持一年半时间还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倾销行动。在倾销行动中,荷兰政府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多数属于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支撑住了荷兰的战争消耗。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英国和中华帝国给荷兰海军套上的《航海条例》这个枷锁如芒在背。因此,荷兰内部高层一直卧薪尝胆并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
此时,英荷第二次战争爆发一年半了,荷兰海军未有任何建树,因此荷兰高层极为不满。
神武二十五年夏,荷兰大议长任命德-奈特海军上将为荷兰海军总司令,接替刚刚被免职的老将特罗普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
奈特海军上将一直专研对付英国海军的战法,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一方面强化无敌舰队的训练,另一方面继续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神武二十五年年底,荷兰海军已拥有76艘大型主力战舰,其他中小型战舰几百艘,全舰队火炮超过10000门,官兵七万余人。自从英国从中华帝国海军获得了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荷兰海军自不甘落后,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初期的两年时间内,荷兰海军渐渐掌握了这种新战术,并引以为主要战术思想。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由于中华帝国向英国出口了大量先进战舰和火炮,并传授了先进的战列线战术给英国海军,使得英国海军作战能力显著提高。本来可以对抗荷兰海军,但是因为中华帝国放了英国鸽子没有参战,致使英国政府畏首畏尾,海军亦遗失很多战机。
双方海战的次数频繁,但规模很小。荷兰海军在试验战列线战术,英国海军畏首畏尾,因此双方都没有出动主力进行决战。因此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前两年里,两国海军整体上以对峙为主,可以说势均力敌。
神武二十六年春,冬天过去后,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进入适合海战的季凤期后,英荷两国海军再次出动作战。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摸索,荷兰海军演练了几套战列线战术后,荷兰统帅部便要求海军主动出击,寻找英国海军作战。
年3月下旬,英国皇家海军第三分舰队在北海靠近波罗的海方向的海域附近击沉了三艘荷兰商船和一艘荷兰护卫舰。很快,荷兰海军接到消息,迅速出动主力舰队。
荷兰海军主力舰队“无敌舰队”由荷兰海军上将奈特指挥,奈特判断英国第三分舰队是单独行动,隧全速赶往北海海域进行拦截,意图全歼这支分舰队并重创英国皇家海军声势。
荷兰海军放出大量通讯舰侦查英国这支小舰队的位置,并与第二天上午在北海北部海域发现敌踪。
英国海军第三分舰队似乎发现了荷兰海军的侦察舰到来的目的,隧急忙掉头往西航行,试图躲入大西洋。
奈特受到荷兰议会的压力必须打一场漂亮仗,同时他也一心想要干掉这支大胆的英国舰队,隧早就布置好了天罗地网,任凭英国人如何聪明亦跳不出包围圈。
英国海军见逃不掉被迫掉头同荷兰海军交战。
英国海军第三分舰队大小战舰三十三艘,遭到荷兰海军主力舰队上百艘战舰的围攻。
两国海军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