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给三位提鞋也不配啊……”
沈冲一心想要推销票房分成制度,其实不是为了香港独立电影公司的利益——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是死是活,他毫不在意。
当然更不可能是为了惠及子孙的人脉资源,他才20岁,况且身为穿越党,该结交谁,一清二楚,完全不需要用票房分账这种蝇头小利去拉拢人。
他的目的,是想打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垄断地位。
两个月前,8月10日,文化部电影局会同财政部文教局,联合拟定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实行方案》,在方案里,明确的规定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是领导并管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专业公司,凡在全国上映的各类电影,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
而中影公司的发行方式,就是买断——以每部故事片70万的价格,从各大电影制片厂统一购买。
这个价格看似不错,但内地电影制片厂受制于体制,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这个价格,别说盈利,维持生计都难,而另一方面,内地的电影市场却如火如荼,一片热闹。
古诗有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片,做了好大的蛋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影公司大快朵颐,自然怨气冲天,沈冲听魏报国说过,前段时间,北影厂的厂长亲自上书给中央,要求改革。
这种局势,对沈冲非常有利。
内地现在已经出现了两个垄断性质的电影公司,一个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一个是刚刚成立的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然而,还有一个大腕没出场……
后世中影集团牛气冲天,除了发行放映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手握一个超级大杀器——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而在最初,这个权利并不是中影公司的,而是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只不过整个80年代,内地都是国产电影的天下,这家公司名声不显,作用不明,所以后来被并入了中影公司。
这家公司还没成立,但根据沈冲最近打听到的消息,很有可能在年底之前成立。(注3)
看名字就知道了,香港电影想要进入内地,必然需要经过这家公司。
而沈冲在陈播面前,可没提全国两个字,只是建议香港电影进入说粤语的“广东地区”放映,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的心理预期其实很低,只要能在深圳放映,就心满意足了……
深圳是特区嘛,特事特办,机会还是很大的,在来北京之前,沈冲已经从江之强那里获悉,深圳欢迎香港商人投资经营电影院。
中影公司是负责全国放映的机构,在深圳一地放映,就不算全国,打个擦边球,避开政策规定,况且深圳现在只是个小渔村而已,30多万的人口,弹丸之地的蝇头小利,中影公司未必在乎,即使在乎了,抵制的**也不会很强烈。
在深圳自建院线,然后借用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外皮,以电影分账的方式结算票房,这就是沈冲的计划。
以深圳的发展速度,沈冲相信,最多两三年,票房分账的数据,就能让内地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站起来造反了。
只有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地位被摧毁了,内地电影市场才算真的活了,否则,在垄断的阴影下,任何繁荣都终归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沈冲敢这么做,也是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转型的空白期。
十年动乱,让内地损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又摧毁了很多行业旧有的规章制度,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行业都是在一片空白上重建秩序,这时候,一个专家,就有可能决定一个行业未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命运。
沈冲虽然年轻,但他在香港彗星般的崛起,白手起家,月赚千万,连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如此种种,给他蒙上了经营奇才、电影专家的外衣,内地现在求贤若渴,即使不算黄山的际遇,他到北京,也能获得不俗的地位。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红利啊!
比如李开元在深圳,号称投资1000万港币,其实先期只投了200万,就能让省一级的领导亲自出席奠基仪式,而再过几年,别说1000万,就是1个亿,投到深圳,连个水花都不会冒。
内地电影在动乱期间,几乎完全停滞,曾经连续数年,全国没有出品过一部影片,动乱结束后,电影行业基本是在依照50年代的规则运作,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所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底层职工,都有强烈的改革意愿。
所以,沈冲此时,仿佛是一个站在一片废墟上建筑商人……
——————————————————
注1:数据参见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电影》。
注2:见《中国当代电影史》第二册。
注3:中国电影输入输出公司是1979年12月30日挂牌成立的。
,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给三位提鞋也不配啊……”
沈冲一心想要推销票房分成制度,其实不是为了香港独立电影公司的利益——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是死是活,他毫不在意。
当然更不可能是为了惠及子孙的人脉资源,他才20岁,况且身为穿越党,该结交谁,一清二楚,完全不需要用票房分账这种蝇头小利去拉拢人。
他的目的,是想打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垄断地位。
两个月前,8月10日,文化部电影局会同财政部文教局,联合拟定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实行方案》,在方案里,明确的规定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是领导并管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专业公司,凡在全国上映的各类电影,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
而中影公司的发行方式,就是买断——以每部故事片70万的价格,从各大电影制片厂统一购买。
这个价格看似不错,但内地电影制片厂受制于体制,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这个价格,别说盈利,维持生计都难,而另一方面,内地的电影市场却如火如荼,一片热闹。
古诗有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片,做了好大的蛋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影公司大快朵颐,自然怨气冲天,沈冲听魏报国说过,前段时间,北影厂的厂长亲自上书给中央,要求改革。
这种局势,对沈冲非常有利。
内地现在已经出现了两个垄断性质的电影公司,一个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一个是刚刚成立的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然而,还有一个大腕没出场……
后世中影集团牛气冲天,除了发行放映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手握一个超级大杀器——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而在最初,这个权利并不是中影公司的,而是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只不过整个80年代,内地都是国产电影的天下,这家公司名声不显,作用不明,所以后来被并入了中影公司。
这家公司还没成立,但根据沈冲最近打听到的消息,很有可能在年底之前成立。(注3)
看名字就知道了,香港电影想要进入内地,必然需要经过这家公司。
而沈冲在陈播面前,可没提全国两个字,只是建议香港电影进入说粤语的“广东地区”放映,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他的心理预期其实很低,只要能在深圳放映,就心满意足了……
深圳是特区嘛,特事特办,机会还是很大的,在来北京之前,沈冲已经从江之强那里获悉,深圳欢迎香港商人投资经营电影院。
中影公司是负责全国放映的机构,在深圳一地放映,就不算全国,打个擦边球,避开政策规定,况且深圳现在只是个小渔村而已,30多万的人口,弹丸之地的蝇头小利,中影公司未必在乎,即使在乎了,抵制的**也不会很强烈。
在深圳自建院线,然后借用中国输入输出公司的外皮,以电影分账的方式结算票房,这就是沈冲的计划。
以深圳的发展速度,沈冲相信,最多两三年,票房分账的数据,就能让内地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站起来造反了。
只有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地位被摧毁了,内地电影市场才算真的活了,否则,在垄断的阴影下,任何繁荣都终归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沈冲敢这么做,也是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转型的空白期。
十年动乱,让内地损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又摧毁了很多行业旧有的规章制度,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行业都是在一片空白上重建秩序,这时候,一个专家,就有可能决定一个行业未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命运。
沈冲虽然年轻,但他在香港彗星般的崛起,白手起家,月赚千万,连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如此种种,给他蒙上了经营奇才、电影专家的外衣,内地现在求贤若渴,即使不算黄山的际遇,他到北京,也能获得不俗的地位。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红利啊!
比如李开元在深圳,号称投资1000万港币,其实先期只投了200万,就能让省一级的领导亲自出席奠基仪式,而再过几年,别说1000万,就是1个亿,投到深圳,连个水花都不会冒。
内地电影在动乱期间,几乎完全停滞,曾经连续数年,全国没有出品过一部影片,动乱结束后,电影行业基本是在依照50年代的规则运作,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所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底层职工,都有强烈的改革意愿。
所以,沈冲此时,仿佛是一个站在一片废墟上建筑商人……
——————————————————
注1:数据参见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电影》。
注2:见《中国当代电影史》第二册。
注3:中国电影输入输出公司是1979年12月30日挂牌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