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名门良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胡太守没想到一天能够见到严恺之两次,这一回他特意让人把胡八娘看守在屋子里,生怕她跑出来捣乱。听严恺之简单扼要地把事情解释清楚,又把多福他们介绍给胡太守,他立刻拍胸脯保证一定会令人严守城门,帮他们找到人。
“如此一来,就拜托胡大人了。”严恺之客气地给胡太守做了一礼,吓得胡太守连忙躬身回礼。
“哪里哪里,这是我应该做的。”胡太守见严恺之这般多礼,自然也不敢妄自托大。
若不是因为多福他们的事,严恺之倒不想再亏胡太守的人情,他清楚胡太守这种人最喜欢人情债。不管是别人欠他,还是他欠别人,只要对方是对他有利的,这种人情债多多益善。所以,在凉城这种龙蛇混杂的地方,他能站得稳脚,还能把多方的人都调解得这么井井有条,倒也是个本事。
不过,严恺之是有债必还,把胡八娘和福林的事看在心里,也是有心替他们牵线,也就当还了胡太守的人情。除此之外,他并不想和胡太守有太多瓜葛“那我就先告辞了。”
可是,胡太守显然不希望严恺之撇得这么清,见严恺之说完就要走,急忙拦住:“严大人请留步。”躬身对他作揖“早先是小女无礼,扰了严大人心情,无论如何请让我替小女设宴赔罪。况且几位远道而来,想必一路餐风饮露,疲惫不堪,不知下榻何处,要方便的话不如就在府里住下。”
胡太守的态度诚恳,口气认真,让严恺之倒有些不自在“胡大人,设宴就不必了,方才我也有失言,还望八娘子见谅。”
不得不说胡太守这官场混得比严恺之要圆滑许多,否则凭他那点本事,要坐到太守之位也不容易。“严大人说哪里的话,小女是我的老来子,天折了好几个孩儿才保下的小苗,又差点一命归西,所以我偏心眼就多疼了些。结果却把她纵得无法无天,严大人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小女茅塞顿开,如今她正在屋里反思呢。我正要好好感谢严大人一番呢。”
任谁都看得出,严恺之抿唇听着胡太守绕着太极,根本不愿搭话。以胡八娘的性子要是真这么容易就改的话,福林也不会被整得哭爹喊娘了。
胡太守几句后说得漂亮,让人倒也挑不出刺,只可惜严恺之从来都不是混官场的料,让他跟着打太极,还不如让他去打仗。尤其是被弘弋惯坏了,明眼人都听得出胡太守的委婉,严恺之却直接就回道:“如此也罢,这几位的下榻,若胡大人方便,就麻烦胡大人安排一下,我就不叨扰了。”
多福一听严恺之这么说,哪里还敢答应,准备跟着走。
胡太守这才看清严恺之的个性,立刻就追了出去,苦声说道:“严大人,严大人,请留步。”
严恺之看着他,不解地问:“还有什么事吗?”
胡太守抹了一把虚汗,也不知道这位主子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只好凑过去,对严恺之挤眉弄眼地说道:“是关于川北那边的事,还请严大人移步。”
这下子,严恺之总算表情有些变,对卫篪吩咐了几句“卫三,你先回去,看看福林醒了没有,与他说一下,让他安排凤仙他们的住处。”卫篪点点头,转身离开,而多福他们也被胡太守让人领了下去。
胡太守见卫篪面生,有些好奇:“难道还有其他人没来吗?”
严恺之不打算和胡太守解释“胡大人不是有话要说吗?”
看到严恺之这么不配合,胡太守只好摸摸鼻子,把严恺之请回屋里“严大人这边请。”胡太守把严恺之带到了偏厅的huā廊里,又吩咐丫鬟重新上茶。
看着几个打扮一样的丫鬟鱼贯而来,重新摆上茶水点心,相较于刚刚的茶水,显然这一杯要好上许多。严恺之瞄了一眼,没有说话,依旧沉默地等待胡太守说话。胡太守见严恺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忙举杯,轻笑道:“严大人不必这么紧张,先喝杯茶。”看严恺之不发一声地把茶喝完,胡太守又道:“严大人此行川北,凶险无比,江山社稷的安稳、天下百姓的安危全都依仗严大人。皇帝将此重任寄托给严大人,想必对严恺之是极重的信任,本想略备薄酒简食,替凉城百姓敬严大人一杯,聊表心意,慰劳大人辛苦。”
没想到胡太守把他叫来,不说正事,却夸了一大堆虚话,严恺之脸上有些不悦“保家卫国,替皇上排忧解难本就是我等臣子的职责,何来辛苦一说。再说,如今战事未停,胡大人说这话未免有点早。”
胡太守立刻拍马屁道:“严大人果然是忠臣良将,真令胡某羞愧。只是不知严大人何时启辰,胡某也好替大人践行,府里已经备好车马,随时等候严大人吩咐。”
严恺之再也坐不住,脸色一变“胡大人若没有其他事,恕我不能久留。”
胡太守见此,只好坦白:“实不相瞒,我是个怕死的人,谈不上什么好官,但也小有政绩。如今能做到凉城太守这个位子,都是我祖上冒青烟的事,我也不指望也不想到京里去,但求能平平安安在这里坐稳了就行。我只希望大人将来旗开得胜,凯旋归京的时候,能替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严恺之沉着脸,说了三个字:“说实话。”
胡太守被严恺之问得差点下不来台,哪有人说话这么直接的,可是看他这一脸就写着“我不稀罕和别人打太极”胡太守也只好无奈放弃。谁让他是有事相求,自该是要好声好气,没想到碰到一个不买账的“欸,我底下的人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木侍郎,明年我就要回京述职,实在不想就这么被毁了前程。”
方有信的名声自从他宣读了先帝遗诏,辅佐新帝登基后,几乎满天下踏破方家大门,想要拜在他门下。而方有信也自觉有辅佐和监督新帝的职责,终于不再独善其身,广招人才,为朝廷效劳。而被方有信相中的大臣学子个个也都以忠君清臣自称,其傲气堪比翰林院的老学究。
&... -->>
胡太守没想到一天能够见到严恺之两次,这一回他特意让人把胡八娘看守在屋子里,生怕她跑出来捣乱。听严恺之简单扼要地把事情解释清楚,又把多福他们介绍给胡太守,他立刻拍胸脯保证一定会令人严守城门,帮他们找到人。
“如此一来,就拜托胡大人了。”严恺之客气地给胡太守做了一礼,吓得胡太守连忙躬身回礼。
“哪里哪里,这是我应该做的。”胡太守见严恺之这般多礼,自然也不敢妄自托大。
若不是因为多福他们的事,严恺之倒不想再亏胡太守的人情,他清楚胡太守这种人最喜欢人情债。不管是别人欠他,还是他欠别人,只要对方是对他有利的,这种人情债多多益善。所以,在凉城这种龙蛇混杂的地方,他能站得稳脚,还能把多方的人都调解得这么井井有条,倒也是个本事。
不过,严恺之是有债必还,把胡八娘和福林的事看在心里,也是有心替他们牵线,也就当还了胡太守的人情。除此之外,他并不想和胡太守有太多瓜葛“那我就先告辞了。”
可是,胡太守显然不希望严恺之撇得这么清,见严恺之说完就要走,急忙拦住:“严大人请留步。”躬身对他作揖“早先是小女无礼,扰了严大人心情,无论如何请让我替小女设宴赔罪。况且几位远道而来,想必一路餐风饮露,疲惫不堪,不知下榻何处,要方便的话不如就在府里住下。”
胡太守的态度诚恳,口气认真,让严恺之倒有些不自在“胡大人,设宴就不必了,方才我也有失言,还望八娘子见谅。”
不得不说胡太守这官场混得比严恺之要圆滑许多,否则凭他那点本事,要坐到太守之位也不容易。“严大人说哪里的话,小女是我的老来子,天折了好几个孩儿才保下的小苗,又差点一命归西,所以我偏心眼就多疼了些。结果却把她纵得无法无天,严大人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小女茅塞顿开,如今她正在屋里反思呢。我正要好好感谢严大人一番呢。”
任谁都看得出,严恺之抿唇听着胡太守绕着太极,根本不愿搭话。以胡八娘的性子要是真这么容易就改的话,福林也不会被整得哭爹喊娘了。
胡太守几句后说得漂亮,让人倒也挑不出刺,只可惜严恺之从来都不是混官场的料,让他跟着打太极,还不如让他去打仗。尤其是被弘弋惯坏了,明眼人都听得出胡太守的委婉,严恺之却直接就回道:“如此也罢,这几位的下榻,若胡大人方便,就麻烦胡大人安排一下,我就不叨扰了。”
多福一听严恺之这么说,哪里还敢答应,准备跟着走。
胡太守这才看清严恺之的个性,立刻就追了出去,苦声说道:“严大人,严大人,请留步。”
严恺之看着他,不解地问:“还有什么事吗?”
胡太守抹了一把虚汗,也不知道这位主子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只好凑过去,对严恺之挤眉弄眼地说道:“是关于川北那边的事,还请严大人移步。”
这下子,严恺之总算表情有些变,对卫篪吩咐了几句“卫三,你先回去,看看福林醒了没有,与他说一下,让他安排凤仙他们的住处。”卫篪点点头,转身离开,而多福他们也被胡太守让人领了下去。
胡太守见卫篪面生,有些好奇:“难道还有其他人没来吗?”
严恺之不打算和胡太守解释“胡大人不是有话要说吗?”
看到严恺之这么不配合,胡太守只好摸摸鼻子,把严恺之请回屋里“严大人这边请。”胡太守把严恺之带到了偏厅的huā廊里,又吩咐丫鬟重新上茶。
看着几个打扮一样的丫鬟鱼贯而来,重新摆上茶水点心,相较于刚刚的茶水,显然这一杯要好上许多。严恺之瞄了一眼,没有说话,依旧沉默地等待胡太守说话。胡太守见严恺之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忙举杯,轻笑道:“严大人不必这么紧张,先喝杯茶。”看严恺之不发一声地把茶喝完,胡太守又道:“严大人此行川北,凶险无比,江山社稷的安稳、天下百姓的安危全都依仗严大人。皇帝将此重任寄托给严大人,想必对严恺之是极重的信任,本想略备薄酒简食,替凉城百姓敬严大人一杯,聊表心意,慰劳大人辛苦。”
没想到胡太守把他叫来,不说正事,却夸了一大堆虚话,严恺之脸上有些不悦“保家卫国,替皇上排忧解难本就是我等臣子的职责,何来辛苦一说。再说,如今战事未停,胡大人说这话未免有点早。”
胡太守立刻拍马屁道:“严大人果然是忠臣良将,真令胡某羞愧。只是不知严大人何时启辰,胡某也好替大人践行,府里已经备好车马,随时等候严大人吩咐。”
严恺之再也坐不住,脸色一变“胡大人若没有其他事,恕我不能久留。”
胡太守见此,只好坦白:“实不相瞒,我是个怕死的人,谈不上什么好官,但也小有政绩。如今能做到凉城太守这个位子,都是我祖上冒青烟的事,我也不指望也不想到京里去,但求能平平安安在这里坐稳了就行。我只希望大人将来旗开得胜,凯旋归京的时候,能替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严恺之沉着脸,说了三个字:“说实话。”
胡太守被严恺之问得差点下不来台,哪有人说话这么直接的,可是看他这一脸就写着“我不稀罕和别人打太极”胡太守也只好无奈放弃。谁让他是有事相求,自该是要好声好气,没想到碰到一个不买账的“欸,我底下的人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木侍郎,明年我就要回京述职,实在不想就这么被毁了前程。”
方有信的名声自从他宣读了先帝遗诏,辅佐新帝登基后,几乎满天下踏破方家大门,想要拜在他门下。而方有信也自觉有辅佐和监督新帝的职责,终于不再独善其身,广招人才,为朝廷效劳。而被方有信相中的大臣学子个个也都以忠君清臣自称,其傲气堪比翰林院的老学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