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国姓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量还远远不够,就没再动这个心思。
然后,他们就转而想起,如何让曹李二人弄不清昨晚到底有多少部队被救了出来,以便沉抚台上下其手克扣——
昨晚李辅明逃出来应该有六千人,但这六千人不是同时抵达的,还有昨晚血战被杀散、后续陆续赶来的。曹变蛟那边,一万二应该活下来一万整,可这一万人同样有很多被冲散了。
所以按两人自己的估计,贴身紧跟自己冲杀出来的,也就分别只有三四千到六七千。这里面有将近一半,是不在账目上的。
张名振想了想,也就建议:“不如这样,我们还要在此坚守,一会儿阿济格的人马可能会先到,八旗骑兵虽然骁勇,但现在轮到我军以逸待劳、据险而守,还有水寨的残骸可以利用,扛住一波应该是没问题的。
扛完那一波后,曹军门李军门你们也累了,后续换我们的部队守水寨,你们全都上船吧,我们再酌情等等,看看有没有更多后军散兵游勇赶来,能多救一点就多救一点。”
说句良心话,张名振这个建议,确实不是为了大明的整体利益,而是为了沉树人这个小集团在后续分赃中的利益最大化。但朝廷制度如此,这些戏也不得不做。
把两位总兵支开之后,就能劝诱手下那些苦哈哈的基层军官,看看谁愿意“装死漂没”去南方。
舍不得目前身份的,往往是在大明已经有了较高官职待遇的,要是装死换个身份,就什么都没了。
但如果只是普通士兵,或者把总千总以下官位不值钱的,到了哪儿都是当兵吃粮,谁不愿意去南方呢?
这事儿要彻底做好,必须利用将和兵的利益不一致。
曹变蛟等人不知是计,还觉得张名振是体恤他们,就表示过会一定好好打,如果能击退阿济格一次,他们这些高级将领就全部撤。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就是为了分赃多拖延一会儿好演戏,明军很快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异常。
……
一个时辰很快过了,天色也已彻底大亮,阳光普照。此刻差不多已是辰时近半,也就是快早上八点了。
明军昨晚被打散的溃兵还有陆续百十人地一批批赶来集结,看到船队居然还在等候,也是感激不已,立刻加入了战斗队列、接受临时改编。
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找到原来的部队了,这里每来一个人,都是编外的,属于沉家军赚到的纯利润。而不像之前成建制撤退的部队,还有一部分是做假戏所需的“成本”。
明军士气高涨之下,姗姗来迟的伪清郡王旗主阿济格,也终于带着部队抵达了笔架山。
然而,阿济格的兵马规模,却让人大跌眼镜。
原本明军主要将领,都估计阿济格会会同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一共七千骑兵出现。
可是此刻面前的鞑子,至少比预期缩水了将近一半,怎么看,最多也就三个甲喇的旗号。
而且,按照八旗的旗色分辨,属于阿济格的旗的甲喇,似乎只有一个,倒是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都来了、临时受阿济格节制。
面对明军有残破营垒的地利依托、明军岸上的人数也至少是八旗兵两倍,还有那么多战船在海面上提供侧翼火力支援,明军当然是士气大振,一时也没人觉得守不住营寨。
阿济格却不知道明军的海上战船有装红夷大炮,他仓促赶来,敌情了解不充分,只看到岸上有明军还在守着水寨,而水寨已经很残破了,
战马也不是不能直接跳过壕沟和木桩、拒马冲进去,只要肯付出伤亡,稍微打开一个缺口就行。
阿济格怕夜长梦多,连忙下令部队组织一次试探性的冲锋,争取一举夺回水寨,至少把还没登船的明军全部灭了。
阿济格在那儿仓促准备进攻,这一边的郑成功等人也想不明白,就问曹变蛟:
“曹军门,刚才我们核计,阿济格的援军要是到了至少是七千骑,现在看,怎么规模小了这么多?莫非是其他有诈?还是有什么变故?”
曹变蛟算是辽东诸将中跟鞑子血战最多的了。他虽不擅智谋,却好在对敌人很了解。
一番思忖后,曹变蛟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鞑子看到我们跑了之后,怕松山的洪督师也想跑,所以分了主要兵力加强对松山的围困?
毕竟在鞑子看来,我们都是小鱼小虾,猝遇意外之下,丢了也就丢了。洪督师却是最大的大鱼,容不得有半点闪失,而且松山城内的兵马,比塔山杏山两处相加还多,我估计洪督师还有三万兵马,把守城壮丁也算上的话。”
张名振郑成功被提醒后,也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很大。
但郑成功略一思索,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只是加强围困,那也不过是缓计而已,没必要急在一时。
只要鞑子把阿济格、济尔哈朗的两旗兵力,在今日集结完毕,就算放洪督师出城向笔架山而来,松山至此路途遥远,至少近百里,鞑子两旗骑兵野战,绝对能歼灭洪督师的疲惫之兵,鞑子何必急于这两三个时辰呢?
依我看,曹军门说鞑子留兵是为了洪督师,这点我信。但留得这么急,就肯定不是为了‘围城’或者‘野战围歼突围部队’这么简单。或许是鞑子有更激进的计划!”
一旁的李辅明听了,他还是比较赞同曹变蛟的看法的,觉得郑成功毕竟太年轻,于是他忍不住提醒:
“鞑子还能有什么更激进的计划?难不成鞑子就差这一天、非要集结那么多兵力,是想强攻松山城不成?
鞑子都围了五个多月了都不急,现在好不容易熬到青黄不接,洪督师的部队很快就会自行饿死,鞑子反而忍不下去了?”
郑成功:“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觉得,松山守军也未必都会一条心熬到饿死那天,说不定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呢?强攻也确有可能得手呢?
当然,如果李军门您想得出其他解释,来说明鞑子为什么分兵分得那么急,连一天甚至几个时辰都等不得,那我就听你的。”
李辅明哑然,想了一会儿,他也确实想不出其他解释,为什么阿济格只带来这么点人围攻笔架山。
当一切可能性都被排除后,剩下的最后那个选项,哪怕看起来再不合理,似乎也没别的选择了。
量还远远不够,就没再动这个心思。
然后,他们就转而想起,如何让曹李二人弄不清昨晚到底有多少部队被救了出来,以便沉抚台上下其手克扣——
昨晚李辅明逃出来应该有六千人,但这六千人不是同时抵达的,还有昨晚血战被杀散、后续陆续赶来的。曹变蛟那边,一万二应该活下来一万整,可这一万人同样有很多被冲散了。
所以按两人自己的估计,贴身紧跟自己冲杀出来的,也就分别只有三四千到六七千。这里面有将近一半,是不在账目上的。
张名振想了想,也就建议:“不如这样,我们还要在此坚守,一会儿阿济格的人马可能会先到,八旗骑兵虽然骁勇,但现在轮到我军以逸待劳、据险而守,还有水寨的残骸可以利用,扛住一波应该是没问题的。
扛完那一波后,曹军门李军门你们也累了,后续换我们的部队守水寨,你们全都上船吧,我们再酌情等等,看看有没有更多后军散兵游勇赶来,能多救一点就多救一点。”
说句良心话,张名振这个建议,确实不是为了大明的整体利益,而是为了沉树人这个小集团在后续分赃中的利益最大化。但朝廷制度如此,这些戏也不得不做。
把两位总兵支开之后,就能劝诱手下那些苦哈哈的基层军官,看看谁愿意“装死漂没”去南方。
舍不得目前身份的,往往是在大明已经有了较高官职待遇的,要是装死换个身份,就什么都没了。
但如果只是普通士兵,或者把总千总以下官位不值钱的,到了哪儿都是当兵吃粮,谁不愿意去南方呢?
这事儿要彻底做好,必须利用将和兵的利益不一致。
曹变蛟等人不知是计,还觉得张名振是体恤他们,就表示过会一定好好打,如果能击退阿济格一次,他们这些高级将领就全部撤。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就是为了分赃多拖延一会儿好演戏,明军很快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异常。
……
一个时辰很快过了,天色也已彻底大亮,阳光普照。此刻差不多已是辰时近半,也就是快早上八点了。
明军昨晚被打散的溃兵还有陆续百十人地一批批赶来集结,看到船队居然还在等候,也是感激不已,立刻加入了战斗队列、接受临时改编。
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找到原来的部队了,这里每来一个人,都是编外的,属于沉家军赚到的纯利润。而不像之前成建制撤退的部队,还有一部分是做假戏所需的“成本”。
明军士气高涨之下,姗姗来迟的伪清郡王旗主阿济格,也终于带着部队抵达了笔架山。
然而,阿济格的兵马规模,却让人大跌眼镜。
原本明军主要将领,都估计阿济格会会同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一共七千骑兵出现。
可是此刻面前的鞑子,至少比预期缩水了将近一半,怎么看,最多也就三个甲喇的旗号。
而且,按照八旗的旗色分辨,属于阿济格的旗的甲喇,似乎只有一个,倒是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都来了、临时受阿济格节制。
面对明军有残破营垒的地利依托、明军岸上的人数也至少是八旗兵两倍,还有那么多战船在海面上提供侧翼火力支援,明军当然是士气大振,一时也没人觉得守不住营寨。
阿济格却不知道明军的海上战船有装红夷大炮,他仓促赶来,敌情了解不充分,只看到岸上有明军还在守着水寨,而水寨已经很残破了,
战马也不是不能直接跳过壕沟和木桩、拒马冲进去,只要肯付出伤亡,稍微打开一个缺口就行。
阿济格怕夜长梦多,连忙下令部队组织一次试探性的冲锋,争取一举夺回水寨,至少把还没登船的明军全部灭了。
阿济格在那儿仓促准备进攻,这一边的郑成功等人也想不明白,就问曹变蛟:
“曹军门,刚才我们核计,阿济格的援军要是到了至少是七千骑,现在看,怎么规模小了这么多?莫非是其他有诈?还是有什么变故?”
曹变蛟算是辽东诸将中跟鞑子血战最多的了。他虽不擅智谋,却好在对敌人很了解。
一番思忖后,曹变蛟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鞑子看到我们跑了之后,怕松山的洪督师也想跑,所以分了主要兵力加强对松山的围困?
毕竟在鞑子看来,我们都是小鱼小虾,猝遇意外之下,丢了也就丢了。洪督师却是最大的大鱼,容不得有半点闪失,而且松山城内的兵马,比塔山杏山两处相加还多,我估计洪督师还有三万兵马,把守城壮丁也算上的话。”
张名振郑成功被提醒后,也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很大。
但郑成功略一思索,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只是加强围困,那也不过是缓计而已,没必要急在一时。
只要鞑子把阿济格、济尔哈朗的两旗兵力,在今日集结完毕,就算放洪督师出城向笔架山而来,松山至此路途遥远,至少近百里,鞑子两旗骑兵野战,绝对能歼灭洪督师的疲惫之兵,鞑子何必急于这两三个时辰呢?
依我看,曹军门说鞑子留兵是为了洪督师,这点我信。但留得这么急,就肯定不是为了‘围城’或者‘野战围歼突围部队’这么简单。或许是鞑子有更激进的计划!”
一旁的李辅明听了,他还是比较赞同曹变蛟的看法的,觉得郑成功毕竟太年轻,于是他忍不住提醒:
“鞑子还能有什么更激进的计划?难不成鞑子就差这一天、非要集结那么多兵力,是想强攻松山城不成?
鞑子都围了五个多月了都不急,现在好不容易熬到青黄不接,洪督师的部队很快就会自行饿死,鞑子反而忍不下去了?”
郑成功:“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觉得,松山守军也未必都会一条心熬到饿死那天,说不定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呢?强攻也确有可能得手呢?
当然,如果李军门您想得出其他解释,来说明鞑子为什么分兵分得那么急,连一天甚至几个时辰都等不得,那我就听你的。”
李辅明哑然,想了一会儿,他也确实想不出其他解释,为什么阿济格只带来这么点人围攻笔架山。
当一切可能性都被排除后,剩下的最后那个选项,哪怕看起来再不合理,似乎也没别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