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清穿之我要做女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放过了炮,衙役就抬出了一个红木香案,放在正中央,此次的主考官徐乾学徐尚书,乃是康熙九年的探花郎,是顾炎武的外甥,与其弟弟徐元文,徐秉义并称为昆山三徐,要真说起来,徐树本和这位徐尚书还是同宗呢!
徐尚书穿着绯色官袍,出现在考生面前;先给至圣先师上过了香,徐尚书起身,然后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镇压,行过了礼,接着再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君进场来主试,最后请魁星老爷进场放光,等到把考试有关的鬼神都请了一遍,徐尚书便开始对站在场中的考生训话,无非就是些珍惜机会,用心考试,切勿心存侥幸作弊云云。
好不容易挨到徐尚书讲演完了,便当众开封试题,把用黄绫裹着,贴满封条的卷筒打开,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二月国子监发解试的进士及诸科试题,终于大白天下。
考生们踮着角,希望看看那个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考题,但是因为离得远,只能白搭!不过也不用着急,因为考官们正在誊抄,然后张贴在各个考场中;而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从二门进入真正的考场。
贡院为三进的院落,大门五楹对开,称为第一龙门,上面高悬着三块牌匾,最东边那块黑底描金的牌匾上写着‘明经取士’,中间高悬着的是一块同质的‘开天文运’,西则是‘为国求贤’。
至于宁玉方才进得就是第二龙门,也有人称‘内龙门’,门内建有许多木栅制成的小屋子,专门供学子在贡院内答卷吃饭住宿。
在进入内龙门的时候,宁玉也不列外的摸摸龙雕以图吉利;进了二门,便是一道长长的粉墙,上面张贴布告,密密麻麻的上百张纸,注明了每个考生的考场和座次,宁玉花了半盏茶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考场座次,便互相道别,各奔前程去了。
宁玉顺着路标的引导下,前往自己虽在的考场,门口贴着‘严禁喧哗’的告示,四处都有御林军把守,进去后,一共有一百个蜂窝式的小间,宁玉找到自己所在的东厢,在门口领了考卷。装在卷袋里。这才走了进去。只见桌子的右上角贴着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考生的姓名、籍贯、年甲,杜绝了学子乱坐的可能;把考箱搁下,卷袋挂在桌边。从中拿出笔墨纸砚,又找出水杯,到外面的饮水处,斟了一杯温开水,一来润润喉,缓解一下疲累,二来,待会儿磨墨要用。
宁玉乘着考生还没有全部就位,赶紧拿出了香桡准备的吃食填饱肚子。等到小半斤熏肉,三个杏仁酥,两个玫瑰红豆卷下肚,才觉得胃里舒服了不少。
等到宁玉收拾好,就见负责监考的官员进了考场。他身后还跟着两名穿着青袍的低级官员,还有八名穿着铠甲的军汉;一百个考生,十个监考,流动巡视,这完全是防贼的架势!
考官又宣布一遍考场纪律,诸如不得擅自离座,任何行动都必须先报告等等;然后才把详细的考题发给了每一个人。
清代的科举科举分为进士、九经、学究、明经、明法等诸科,他们这些举子几乎都是考进士科的;今年的进士科考题,试诗、赋、论各一首,策论一道,帖《论语》十贴,对《春秋》、《礼记》墨义二十条,和往年一样,题量之大,相当惊人。
不过想到这么多题目,有九天的时间来完成,也就不觉得多了,但是还没开始答题,就已经是黄昏了,不免让人心里有些急躁,唐宋时期还会给考生提供蜡烛,但是从明朝开始,为避免考生趁黑作弊,是不许点蜡烛的,换句话说,天黑了就要停笔,等到天亮才能作答。
既然时间宝贵,宁玉也不敢浪费,先把所有题目都看了一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宁玉选择写《论语》十贴,,所谓帖经,既默写《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这算是最基础的考题,也是考官判卷时,首先要审查的,如果考生连《论语》都背不过,平日里又能下过多少功夫?也就可想而知,后面连看都不需要看~~~~
对于拥有神童之称的宁玉来说,这些当然不会难住他,提起笔,连草稿都不打,直接在考卷上作答,等他写完六条之后,发现已经模糊了,怕写坏了字,影响卷面,宁玉只好搁笔;不是他多虑,而是在交卷之后,考官誊卷之前,会有专门的人挑出卷面污损、字迹潦草的卷子,这些卷子会被登记,用蓝笔写在一张榜单上,连见到阅卷官的资格都没有。
宁玉伸头向外面看了一眼,天... -->>
放过了炮,衙役就抬出了一个红木香案,放在正中央,此次的主考官徐乾学徐尚书,乃是康熙九年的探花郎,是顾炎武的外甥,与其弟弟徐元文,徐秉义并称为昆山三徐,要真说起来,徐树本和这位徐尚书还是同宗呢!
徐尚书穿着绯色官袍,出现在考生面前;先给至圣先师上过了香,徐尚书起身,然后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镇压,行过了礼,接着再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君进场来主试,最后请魁星老爷进场放光,等到把考试有关的鬼神都请了一遍,徐尚书便开始对站在场中的考生训话,无非就是些珍惜机会,用心考试,切勿心存侥幸作弊云云。
好不容易挨到徐尚书讲演完了,便当众开封试题,把用黄绫裹着,贴满封条的卷筒打开,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二月国子监发解试的进士及诸科试题,终于大白天下。
考生们踮着角,希望看看那个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考题,但是因为离得远,只能白搭!不过也不用着急,因为考官们正在誊抄,然后张贴在各个考场中;而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从二门进入真正的考场。
贡院为三进的院落,大门五楹对开,称为第一龙门,上面高悬着三块牌匾,最东边那块黑底描金的牌匾上写着‘明经取士’,中间高悬着的是一块同质的‘开天文运’,西则是‘为国求贤’。
至于宁玉方才进得就是第二龙门,也有人称‘内龙门’,门内建有许多木栅制成的小屋子,专门供学子在贡院内答卷吃饭住宿。
在进入内龙门的时候,宁玉也不列外的摸摸龙雕以图吉利;进了二门,便是一道长长的粉墙,上面张贴布告,密密麻麻的上百张纸,注明了每个考生的考场和座次,宁玉花了半盏茶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考场座次,便互相道别,各奔前程去了。
宁玉顺着路标的引导下,前往自己虽在的考场,门口贴着‘严禁喧哗’的告示,四处都有御林军把守,进去后,一共有一百个蜂窝式的小间,宁玉找到自己所在的东厢,在门口领了考卷。装在卷袋里。这才走了进去。只见桌子的右上角贴着一张纸片,上面写着考生的姓名、籍贯、年甲,杜绝了学子乱坐的可能;把考箱搁下,卷袋挂在桌边。从中拿出笔墨纸砚,又找出水杯,到外面的饮水处,斟了一杯温开水,一来润润喉,缓解一下疲累,二来,待会儿磨墨要用。
宁玉乘着考生还没有全部就位,赶紧拿出了香桡准备的吃食填饱肚子。等到小半斤熏肉,三个杏仁酥,两个玫瑰红豆卷下肚,才觉得胃里舒服了不少。
等到宁玉收拾好,就见负责监考的官员进了考场。他身后还跟着两名穿着青袍的低级官员,还有八名穿着铠甲的军汉;一百个考生,十个监考,流动巡视,这完全是防贼的架势!
考官又宣布一遍考场纪律,诸如不得擅自离座,任何行动都必须先报告等等;然后才把详细的考题发给了每一个人。
清代的科举科举分为进士、九经、学究、明经、明法等诸科,他们这些举子几乎都是考进士科的;今年的进士科考题,试诗、赋、论各一首,策论一道,帖《论语》十贴,对《春秋》、《礼记》墨义二十条,和往年一样,题量之大,相当惊人。
不过想到这么多题目,有九天的时间来完成,也就不觉得多了,但是还没开始答题,就已经是黄昏了,不免让人心里有些急躁,唐宋时期还会给考生提供蜡烛,但是从明朝开始,为避免考生趁黑作弊,是不许点蜡烛的,换句话说,天黑了就要停笔,等到天亮才能作答。
既然时间宝贵,宁玉也不敢浪费,先把所有题目都看了一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宁玉选择写《论语》十贴,,所谓帖经,既默写《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这算是最基础的考题,也是考官判卷时,首先要审查的,如果考生连《论语》都背不过,平日里又能下过多少功夫?也就可想而知,后面连看都不需要看~~~~
对于拥有神童之称的宁玉来说,这些当然不会难住他,提起笔,连草稿都不打,直接在考卷上作答,等他写完六条之后,发现已经模糊了,怕写坏了字,影响卷面,宁玉只好搁笔;不是他多虑,而是在交卷之后,考官誊卷之前,会有专门的人挑出卷面污损、字迹潦草的卷子,这些卷子会被登记,用蓝笔写在一张榜单上,连见到阅卷官的资格都没有。
宁玉伸头向外面看了一眼,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