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三国第一强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位者一举一动皆有深意,这话说的虽未全中,亦不远矣。
王羽班师后处理的这些事务,除了马岱来的突然,处理的相对随意之外,其他的举动无不影响深远。
在长乐别过马岱兄妹,王羽率军继续东进,沿途遇到城邑,皆是效法在邺城之时,全军披挂,整军耀武而行。听到捷报在先,又亲眼看到这等威武雄狮,民心士气自然高涨,心中的些许疑虑也就消散了。
按说捷报已经传出,王羽没必要如此劳师动众,虽然近似阅兵的仪式耗费不了什么,但维护秩序,组织民众,也不少折腾,以骠骑军的鼎鼎大名,颇有些多此一举的味道。
但实际上,王羽此举也是有的放矢,在北疆大战期间,一直有流言在暗中涌动。
一开始,流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大战的成败上。做为草原霸主,鲜卑在中原,特别是河北之地还是很响亮的,十万鲜卑铁骑,再加上乌桓从旁帮衬,以及幽州本身的力量,单从数字上来说,是远远超过了北征军的。
青州新政中有开民智这一条,但毕竟施行的时间太短,而且流言这种东西,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依然有着相当可观的市场,很难彻底杜绝。
大军北征,本土空虚,敌人势大,外敌环伺,这些因素都足以使得领内人心惶惶,要不是新政中同样有政务公开的措施,说不定真的闹出些乱子什么的。
战事虽有波折,但进程比很多人预想中都要快得多,还没出正月,最新的捷报就传回来了。按说之前那些流言应该不攻自破,自己销声匿迹才对。
结果,流言也是与时俱进,直接换成了另一副腔调。先说骠骑军虽然打了胜仗,可毕竟是以寡敌众。伤亡相当之大,然后又提及中原的局势,若有若无的暗示中原大战在即,骠骑军甚至有可能得不到休整的时间,就再次与优势敌人作战,前景凶险难料云云。
这些内容算是主流。还有一些内容不同,关联却不小的,比如曹操得关中之后,实力如何膨胀,西凉叛军并羌胡的力量何等强大,江东孙策又是何等威武之类。
曹操得关中。接收了董卓半数的嫡系部队,以及段煨麾下的关中卫戎部队,流言中说的却是近乎全部。
西凉军的强大,流言则是直接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说明,汉末这几十年,关中一直动乱不休,最严重的时候。朝廷已经在讨论放弃三辅的问题了,要知道,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黄巾之乱还没开始呢,可见西凉军有多强。
至于孙策的威武强悍,就更容易说明了,如今江东军在江夏打得风生水起,黄祖眼见着就无地容身,弃守江夏了,这还不厉害?散布流言的人还特意说明。江东军攻打荆州,是从下游向上游进攻,难度非常大。
情报司对此当然有所防范,不过这些散布流言的人很专业,他们采取了分段造谣的模式。情报司的人员即便摸到了线索,也很难直接判断,始作俑者的用意是造谣,还是单纯的人云亦云,拿这些时事当八卦来闲谈。
新政中有开放〖言〗论的条目在,虽然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在对付流言方面却成了障碍。
这当然是没办法的事,世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政策是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的,王羽班师回来,一路耀武而行,一方面是让士兵享受点福利待遇,享受民众的喝彩和欢呼,增强荣誉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流言了。
流言中有一条倒是没说错,大战在即,青州面临的局势确实很紧张。实际上,要不是西凉军突然因为未知的原因放缓了进攻的脚步,高干又很识时务,说不定大军已经开入并州,与西凉军大战了。
大军这么走一遭,流言未必会全部消弭,但受众肯定会少很多。
随着新政的不断推行,领内利益受损者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毕竟新政是以大众收益做为纲领,受损的只是那些豪门世家,即便是后者,若肯放下架子,低下高傲的头颅好好审视现实情况,也能找到融入新时代的办法。
那些冥顽不灵的终究是少数,也只有这些人,才对唱衰青州的流言这么乐而不疲。
当然,王羽的应对措施不会只有这么一点,情报司如今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做出布置,一面加强内部监察,以求能在流言刚有苗头的时候便及时扑灭,另一面则加紧追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背后捣鬼。
追查暂时还没有结果,不过大致的范围应该可以确定,肯定是某一方诸侯势力,其中曹操的嫌疑自然最大。
“来而不往非礼也,曹操搞了这么多小动作,咱们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传信给文和、子仲,经济战应该升升级了!”
王羽在繁阳与貂蝉汇合,说出的第一句话却不是夫妻间久别重逢的温存软语,而是杀气腾腾的一道军令。
“遵命。”貂蝉却不以为意,如同普通幕僚一般,躬身接令。
坦白说,这不是她想象中的夫妻生活,当年在王允府中,她的最高梦想是运气好些,不要被送给王允那样的老头子,也不要被送给不懂怜香惜玉的莽夫,而是送给一位知书达理的士子,就是天降之喜了。
至于一个被当做礼物送给人,连妾室都不如的歌姬,是否能享受到书中说的琴瑟和鸣,夫唱妇随,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命运根本无法把握在自己手里,哪还能考虑得那么长远,考虑得那么长远又有什么用呢?
遇到王羽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奇异的转折,一步步变成了今天这般她想都没想过的状态。貂蝉很知足,也很珍惜,在遇到王羽之前。她只是王允手中的商品,士大夫们的高级玩物,而现在,她是人,是大汉骠骑将军王羽的家人。
在这样的工作中。貂蝉觉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有价值,不再是靠这自己的相貌身段,各色技艺来取悦男人,而是靠着自己的头脑,对文牍地处理,对情报的分析。在这将军府中应得了自己的地位。
这还有什么可不知足的呢?
“这次还要商务司做配合吗?要不要全面封锁?”
从前操琴弄瑟的芊芊素手,现在却是拿起了笔墨,貂蝉要将王羽的命令变成文字,一边书写,一边问道。以他们这对夫妻现在这个地位,家务和政务很难完全区分开。诸葛亮在军中的职责,在家就是貂蝉、蔡琰来履行的,是妻子,也是秘书。
垄断盐市场的工作,在王羽刚招揽到糜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谋了,当时是为了牟利。但后来王羽打败了袁绍,取得了大半个冀州。有了足够的资源推行新政,盐政之事倒成了细枝末节,一时顾不上了。
盐铁之利,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是经济领域的大头,属于暴利商品,王羽没操持过家务,自然对钢铁铸造冶炼更关注些,但糜家虽然有很多业务,但起家的根本。却在这盐上面。
后世有两淮盐,天下行的说法,说的就是两淮地区盐务的利润之丰,糜竺的老家东海朐县,正是后来两淮盐商的重要据点之一。
以此起家。糜竺对这项任务可是看重得很,尽管王羽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又扔了很多事务过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糜竺却一直没忘了整合盐政的事,并一直在推进之中。
王羽在徐州指东打西,威风八面的时候,糜竺的商务司人员就跟在后面圈地。糜家因盐而兴,家中精于此道者颇多,不光他是行家,连糜芳对此也有很深的研究。由后者带队,将沿海地带最适合建造盐场的地方扫了个遍。
冀州方面,公孙瓒对面子看得重,对商贾之事完全就不在意,糜竺随便一交涉,就达成了协议。就在王羽挥军北征,在幽州、塞外连场大战之时,糜竺已经不声不响的完成了盐政的布局。
人只要几天不吃盐,就会浑身无力,时间再长,各种疾病也会缠身,是相当重要的物资。垄断了大江以北的所有盐场,商业司盈利的能力自然有大幅增长。
这么大的动静,别说留守高唐的国渊等人了,连专注于军务的贾诩,和在外奔波的田丰都吓了一跳,将目光转了回来,传信糜竺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等糜竺一解释,众人这才恍然,纷纷惊呼主公高瞻远瞩,竟然早就有了这般深远布局,同时也对糜竺润物无声的手段赞叹不已。
众人都是饱学之士,桓宽的盐铁论当然是读过的,当然不会不知道盐铁这两种物资的重要性。不过王羽的提前布置实在太早,而糜竺在整合盐务的过程中,又几乎没动用过幕府的力量,闷声不响的就成了事,让人不得不惊讶万分。
国渊等人对此相当满意,青州这几年南征北讨的就没消停过,威风是很难威风,但个中辛苦,却只有他们这些管家才知道。有道是:大军一动,黄金万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骠骑军的赫赫威名,对财政造成的压力也是同样巨大的。
王羽练兵练的勤,骠骑军的军饷供应都是相当丰厚的,再加上各种精良... -->>
上位者一举一动皆有深意,这话说的虽未全中,亦不远矣。
王羽班师后处理的这些事务,除了马岱来的突然,处理的相对随意之外,其他的举动无不影响深远。
在长乐别过马岱兄妹,王羽率军继续东进,沿途遇到城邑,皆是效法在邺城之时,全军披挂,整军耀武而行。听到捷报在先,又亲眼看到这等威武雄狮,民心士气自然高涨,心中的些许疑虑也就消散了。
按说捷报已经传出,王羽没必要如此劳师动众,虽然近似阅兵的仪式耗费不了什么,但维护秩序,组织民众,也不少折腾,以骠骑军的鼎鼎大名,颇有些多此一举的味道。
但实际上,王羽此举也是有的放矢,在北疆大战期间,一直有流言在暗中涌动。
一开始,流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大战的成败上。做为草原霸主,鲜卑在中原,特别是河北之地还是很响亮的,十万鲜卑铁骑,再加上乌桓从旁帮衬,以及幽州本身的力量,单从数字上来说,是远远超过了北征军的。
青州新政中有开民智这一条,但毕竟施行的时间太短,而且流言这种东西,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依然有着相当可观的市场,很难彻底杜绝。
大军北征,本土空虚,敌人势大,外敌环伺,这些因素都足以使得领内人心惶惶,要不是新政中同样有政务公开的措施,说不定真的闹出些乱子什么的。
战事虽有波折,但进程比很多人预想中都要快得多,还没出正月,最新的捷报就传回来了。按说之前那些流言应该不攻自破,自己销声匿迹才对。
结果,流言也是与时俱进,直接换成了另一副腔调。先说骠骑军虽然打了胜仗,可毕竟是以寡敌众。伤亡相当之大,然后又提及中原的局势,若有若无的暗示中原大战在即,骠骑军甚至有可能得不到休整的时间,就再次与优势敌人作战,前景凶险难料云云。
这些内容算是主流。还有一些内容不同,关联却不小的,比如曹操得关中之后,实力如何膨胀,西凉叛军并羌胡的力量何等强大,江东孙策又是何等威武之类。
曹操得关中。接收了董卓半数的嫡系部队,以及段煨麾下的关中卫戎部队,流言中说的却是近乎全部。
西凉军的强大,流言则是直接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说明,汉末这几十年,关中一直动乱不休,最严重的时候。朝廷已经在讨论放弃三辅的问题了,要知道,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黄巾之乱还没开始呢,可见西凉军有多强。
至于孙策的威武强悍,就更容易说明了,如今江东军在江夏打得风生水起,黄祖眼见着就无地容身,弃守江夏了,这还不厉害?散布流言的人还特意说明。江东军攻打荆州,是从下游向上游进攻,难度非常大。
情报司对此当然有所防范,不过这些散布流言的人很专业,他们采取了分段造谣的模式。情报司的人员即便摸到了线索,也很难直接判断,始作俑者的用意是造谣,还是单纯的人云亦云,拿这些时事当八卦来闲谈。
新政中有开放〖言〗论的条目在,虽然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在对付流言方面却成了障碍。
这当然是没办法的事,世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政策是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的,王羽班师回来,一路耀武而行,一方面是让士兵享受点福利待遇,享受民众的喝彩和欢呼,增强荣誉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流言了。
流言中有一条倒是没说错,大战在即,青州面临的局势确实很紧张。实际上,要不是西凉军突然因为未知的原因放缓了进攻的脚步,高干又很识时务,说不定大军已经开入并州,与西凉军大战了。
大军这么走一遭,流言未必会全部消弭,但受众肯定会少很多。
随着新政的不断推行,领内利益受损者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毕竟新政是以大众收益做为纲领,受损的只是那些豪门世家,即便是后者,若肯放下架子,低下高傲的头颅好好审视现实情况,也能找到融入新时代的办法。
那些冥顽不灵的终究是少数,也只有这些人,才对唱衰青州的流言这么乐而不疲。
当然,王羽的应对措施不会只有这么一点,情报司如今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做出布置,一面加强内部监察,以求能在流言刚有苗头的时候便及时扑灭,另一面则加紧追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背后捣鬼。
追查暂时还没有结果,不过大致的范围应该可以确定,肯定是某一方诸侯势力,其中曹操的嫌疑自然最大。
“来而不往非礼也,曹操搞了这么多小动作,咱们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传信给文和、子仲,经济战应该升升级了!”
王羽在繁阳与貂蝉汇合,说出的第一句话却不是夫妻间久别重逢的温存软语,而是杀气腾腾的一道军令。
“遵命。”貂蝉却不以为意,如同普通幕僚一般,躬身接令。
坦白说,这不是她想象中的夫妻生活,当年在王允府中,她的最高梦想是运气好些,不要被送给王允那样的老头子,也不要被送给不懂怜香惜玉的莽夫,而是送给一位知书达理的士子,就是天降之喜了。
至于一个被当做礼物送给人,连妾室都不如的歌姬,是否能享受到书中说的琴瑟和鸣,夫唱妇随,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命运根本无法把握在自己手里,哪还能考虑得那么长远,考虑得那么长远又有什么用呢?
遇到王羽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奇异的转折,一步步变成了今天这般她想都没想过的状态。貂蝉很知足,也很珍惜,在遇到王羽之前。她只是王允手中的商品,士大夫们的高级玩物,而现在,她是人,是大汉骠骑将军王羽的家人。
在这样的工作中。貂蝉觉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有价值,不再是靠这自己的相貌身段,各色技艺来取悦男人,而是靠着自己的头脑,对文牍地处理,对情报的分析。在这将军府中应得了自己的地位。
这还有什么可不知足的呢?
“这次还要商务司做配合吗?要不要全面封锁?”
从前操琴弄瑟的芊芊素手,现在却是拿起了笔墨,貂蝉要将王羽的命令变成文字,一边书写,一边问道。以他们这对夫妻现在这个地位,家务和政务很难完全区分开。诸葛亮在军中的职责,在家就是貂蝉、蔡琰来履行的,是妻子,也是秘书。
垄断盐市场的工作,在王羽刚招揽到糜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谋了,当时是为了牟利。但后来王羽打败了袁绍,取得了大半个冀州。有了足够的资源推行新政,盐政之事倒成了细枝末节,一时顾不上了。
盐铁之利,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是经济领域的大头,属于暴利商品,王羽没操持过家务,自然对钢铁铸造冶炼更关注些,但糜家虽然有很多业务,但起家的根本。却在这盐上面。
后世有两淮盐,天下行的说法,说的就是两淮地区盐务的利润之丰,糜竺的老家东海朐县,正是后来两淮盐商的重要据点之一。
以此起家。糜竺对这项任务可是看重得很,尽管王羽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又扔了很多事务过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糜竺却一直没忘了整合盐政的事,并一直在推进之中。
王羽在徐州指东打西,威风八面的时候,糜竺的商务司人员就跟在后面圈地。糜家因盐而兴,家中精于此道者颇多,不光他是行家,连糜芳对此也有很深的研究。由后者带队,将沿海地带最适合建造盐场的地方扫了个遍。
冀州方面,公孙瓒对面子看得重,对商贾之事完全就不在意,糜竺随便一交涉,就达成了协议。就在王羽挥军北征,在幽州、塞外连场大战之时,糜竺已经不声不响的完成了盐政的布局。
人只要几天不吃盐,就会浑身无力,时间再长,各种疾病也会缠身,是相当重要的物资。垄断了大江以北的所有盐场,商业司盈利的能力自然有大幅增长。
这么大的动静,别说留守高唐的国渊等人了,连专注于军务的贾诩,和在外奔波的田丰都吓了一跳,将目光转了回来,传信糜竺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等糜竺一解释,众人这才恍然,纷纷惊呼主公高瞻远瞩,竟然早就有了这般深远布局,同时也对糜竺润物无声的手段赞叹不已。
众人都是饱学之士,桓宽的盐铁论当然是读过的,当然不会不知道盐铁这两种物资的重要性。不过王羽的提前布置实在太早,而糜竺在整合盐务的过程中,又几乎没动用过幕府的力量,闷声不响的就成了事,让人不得不惊讶万分。
国渊等人对此相当满意,青州这几年南征北讨的就没消停过,威风是很难威风,但个中辛苦,却只有他们这些管家才知道。有道是:大军一动,黄金万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骠骑军的赫赫威名,对财政造成的压力也是同样巨大的。
王羽练兵练的勤,骠骑军的军饷供应都是相当丰厚的,再加上各种精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