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晚上吃饭时,只有林如海、贾敏夫妇并黛玉一人。

    除了外面应酬,林如海每日几乎都陪着妻儿同桌用膳,幼子林智年纪小,自有奶娘照料,并未上桌,而林睿早黛玉刚过完生日,和俞恒便去姑苏求学了。贾敏虽是百般不舍,但长子学业要紧,只能忍痛别离,谆谆嘱咐无数。幸而俞老太太不放心幼孙,早于年前就姑苏置了一处三进小院,带人搬了过去,竟是打算长住姑苏,好看顾着些。

    贾敏这回大伤元气,得林如海百般叮嘱,足足调理了小半年至前日方好,因此竟未能亲自送长子去姑苏求学,只打点了行李,命二十来个管家仆从相随,连两个奶娘也一并打发去了,又命人早早收拾了姑苏祖宅,也托了俞老太太一番。

    因而独有黛玉坐林如海怀里,就着林如海手里调羹喝汤。

    黛玉胃口甚小,因春分时犯了咳疾,着实吃了半个月药,导致她近来不爱吃饭,才喝两口便不肯张嘴了,静待林如海和贾敏饭毕,漱了口便跑去看弟弟。

    林如海命奶娘丫头跟着,面上掠过一丝忧色,问贾敏道:“今日大夫怎么说?”

    即使千般仔细,万般谨慎,黛玉毕竟年纪小,幼儿发热咳嗽已是常事,何况她胎里又有些弱症,虽比上辈子强了许多,不必从吃饭时便开始吃药,但是每逢换季之时,她仍旧易患旧症,林如海十分担心。

    贾敏笑道:“今儿并没听她咳,丑儿热也退了,将养几日便好了。”

    林如海点点头,不再言语。

    贾敏劝解了一番,同林如海园中消食时,想起今日得消息,闷闷不乐地道:“今日接到了母亲来信,怕是元春必定进宫了。母亲和二哥此举,实属不智,打量着别人都是傻子呢,亏得还托我请俞老太太给太子妃写信,宫里照应元春一些。”

    宣康帝年过半百,近年来后宫已不大进嫔妃了,而太子正当壮年,储君之位极稳,东宫妻妾子嗣不多,谁不明白贾家主意?不然,好好仕宦名家之女进宫做什么?当真是老老实实做十几年女史,然后三十岁时出宫?贾敏暗叹,元春既进了宫,名分上便是宣康帝人,太子哪敢出格?若无宣康帝并皇后出言,压根儿不能进东宫半步。

    彼时已是三月下旬了,夜风不冷不热,前面丫鬟提着羊角灯,后面林如海扶着贾敏手,不紧不慢地行于园中花间,听了这话,并未接口。

    贾敏絮絮叨叨地又道:“不知道母亲和二哥是怎么想,本就大不如从前了,偏还奢靡非常,不知将就俭省。玉儿说这话,便是我想说,好好绫绢纱罗不做衣裳,倒用来做花儿扎枝头上,过后就无用了,白白浪费许多。我听大嫂说,她近几年来冷眼旁观,族中子嗣愈多,事务又忙,上上下下只知锦衣玉食,排场使费极大,瞧着内囊已经上来了。”

    林如海道:“你没劝岳母?总不能到了寅吃卯粮时候再说,那时已经晚了。”他比贾敏明白,上辈子若没有自己死后林家偌大家业入荣国府囊中,荣国府焉能大张旗鼓地建造省亲别墅,恭迎元春省亲,又安享了多年富贵,不必忧心银钱。

    贾敏摇摇头,道:“老爷当我没说?几次三番,哪有人肯听呢。母亲讲究体面,何况家中虽说不及祖父和父亲时那样兴盛,到底和别家不同,为了外面架子,不想叫人小觑。”

    林如海不置可否,今生贾赦还了一笔亏空,又没有自己家家业,荣国府怕要比上辈子早几年出现银钱窘迫之景了。他们自作自受,自己何必多管闲事?他总不能拿着自己家银子倒贴荣国府去撑他们家体面,这些可是要留给自己儿女。

    咽下后面半截,将前面想法一说,林如海道:“咱们远江南,总不能管起岳家事,倒让人笑话,既然劝说不得,只能各安天命罢了。”

    贾敏叹道:“我何尝不知?这些年,我看得明白,娘家桩桩件件就没办几件聪明事,荣国府比别家不同是真,可是做事却让人不敢苟同。幸而如今娶大嫂颇有见识,管得大哥一房井井有条,并未出格儿,若是再加上大哥一房,那才热闹呢。只是府里头偏有老母亲坐镇,焉能不为之忧虑。如今,元春进宫已成定局,咱们去送礼人带回书信,信中说已经将名字报上去了,只等着八月进宫待选。我只盼着元春聪明些,怕就怕娘家到底还有些旧部,皇后娘娘选了元春后,反将她赐给太子。皇后娘娘并非太子殿下生母,太子殿下储君之位稳当得紧,倘或有一日太子登基,皇后娘娘势必要送跟前心腹,以示其意。”

    听到这里,林如海忍不住看了贾敏一眼,真真让她说中了。皇后娘娘非太子生母,亦非九皇子生母,上辈子九皇子登基后,她便将元春赐给了九皇子,她是嫡母,既赐女史为妃,九皇子自不能辞。当然,元春册封来得古怪,想必其中还有林如海不知道缘故。

    林如海料想,恐怕皇后要留元春跟前几年了,说不定,太子登基后,便会将元春赐给太子,毕竟今生若无意外话,太子必定为帝,而非上辈子九皇子。

    皇后其人,林如海深知,绝非简单人物,不过倒也能屈能伸,九皇子登基后,其嫡出七皇子封为忠顺亲王,此封号明明白白地流露出帝意思,不求他建功立业,只求他做到忠顺二字,而太子谥号却是义忠,因此忠顺亲王流荡优伶,名声大坏,反而落得了个清静,而承继义忠亲王太子长子,却因心怀不忿,意图谋反,终被赐毒酒身亡。

    林如海道:“多想无益,你别太费心了。”

    贾敏又是一叹,抬头看了一眼天边残月,点头道:“谁也不能管谁一辈子,我理会得。只是元春若进了东宫,咱们俞老太太跟前颇不好看。”

    林如海呵呵一笑,安慰道:“此事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到时候再说。”

    两人又说了一回京城诸事,贾敏既问了去送礼人,那人又是个精明圆滑,难免知道京城中其他人家消息,京城各家大多盘根错节,从中能看到各家动静,直说到方先生来拜,贾敏回房,林如海去了书房。

    一进书房,方先生便站了起来。

    方先生乃是林睿先生,林如海对儿女教养一视同仁,既请先生,自然请了好。方先生乃是进士出身,做过官,不过祖上落了罪,子孙再也不能出仕,方林家做馆。如今林睿去姑苏求学,方先生不好白留林家,意欲辞馆别图。

    林如海听了来意,他不想给黛玉请贾雨村做先生,忙开口挽留道:“先生留下又何妨?小女数年后也该上学读书了,先生学问好,人品又是一流,若是别人,我却不放心呢。”黛玉聪明伶俐,再过三年,便该正经上学了。对方先生,林如海早有如此打算,倒也不是今日心血来潮。好先生难求,何况方先生这样极得他心意,又教导林睿多年。

    听了林如海话,又知林如海素来心疼女儿,方先生心中一动,倒也愿意,只是仍旧摇头道:“女公子今年不过两岁,等到上学,也得三年,难不成这三年内我都无所作为只领府上束脩不成?何况,我是闲不住人,实不肯耽误三年工夫。”

    若真是这般,他却是受之有愧了。

    方先生本就有读书人风骨,哪肯闲置三年。

    林如海想了想,道:“不知先生辞馆后有何打算?”

    方先生叹道:“尚未有所打算,我乃罪臣,侥幸未曾身陷囹圄,哪敢说自己打算,只盼着有人看中我一点子粗浅知识,请我做馆罢。”

    方先生暗暗苦笑,他本无辜,却受他人牵连,也是言辞不当,与人留下话柄,落得如此,又连累子孙,真是有愧于祖宗,这些年若不是林如海帮衬了一把,请他做西席,束脩并三节两寿不断,恐怕一家老小都没有栖身之地。

    林如海听了,却笑道:“我举荐先生去睿儿现今求学书院如何?先生博学多才,实不该埋没于乡野之处,此书院原是家学,而后方有四方学子来拜,如今已颇具规模,先生到了那里,才算是一展所长。”

    方先生大喜,随即踌躇道:“我若过去,岂不是有损书院清名?”他颇有自知之明,既知自己身份,自然不愿意连累书院。

    林如海笑道:“世人耳聪目明,不是人人都盯着旧事不放,何况先生寒舍教导犬子多年,谁不知晓先生才气?再说,那书院里并非人人都是大儒,也并非人人都是乡宦,其中也有坏了事落了罪官员,书院中求得清净之所。”

    此言并非虚妄,乃是事实。

    林如海性子豁达,并不意世人言谈,但凡是有才华却又命运不济人,只要他们品行良善,非藏奸之人,他都愿意亲自相邀去书院做先生,或是亲去,或是命管家下帖,如今书院中似方先生这般先生已有三四个了。

    因林如海此举,别处先生趋之若鹜,都愿意姑苏书院教导学生。

    方先生对此颇有耳闻,听了林如海话,自是满意,林如海如此看重他,他少不得投桃报李,道:“我只是闲不住,且去书院几年,三年后,女公子上学,定然回来。”

    前者虽然名声极大,但是后者单独教导学生却是十分清闲。方先生算了算,三年后,自己也有五十岁了,精力不济,倒不如回来教导黛玉,同林睿一般,顶多身边有两个伴读小学生,一个小女孩儿家,工课不限多寡,不必费力。教完了黛玉,还有林智呢。

    因此,东家和先生皆大欢喜。

    第二日,林如海先修书一封,命人送给方先生带去,方去衙门上班。

    贾敏已经从林如海处知道来龙去脉了,忙命人准备了许多礼物,既有给方先生饯别礼物,又有托方先生捎给林睿等人东西,料理完,便没有别事情了。

    这日贾敏闷坐半晌,闲来无事,难得今日没有人请客,亦无访客,家中诸事又不必费心,因觉春阳温煦,偏生心中思念长子,抑郁难解,便命人亭中设案,取了一张古琴,净手焚香,端坐案边,然后素手拨弦,清音流泻而出。

    此亭临水而建,四面曲廊环桥,推窗便可见一汪碧水,数只鸳鸯。

    亭中地上铺着红毡,黛玉坐上面逗林智顽,乍听乐起,立时侧耳倾听,双眼紧盯贾敏,而林智已满五月,躺毡上挥舞着藕节般粉嫩胳膊腿脚。

    不同于元春擅抚琴,迎春学弈棋,探春惜春如今尚且不知,贾敏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歌声亦极清澈,除了林如海闲暇家时夫妇二人抚琴吹、箫,一唱一和外,平常忙于家事,又常出门,已是极少作此消遣了。

    不独黛玉姐弟二人,旁边侍婢亦沉醉其中。

    一曲作罢,余音袅袅,众人方惊醒过来,暗暗惊叹不已,黛玉跑到贾敏跟前,伸手去拨弄琴弦,听到铮铮两声,眼睛亮如春水,嚷道:“我也会!”

    贾敏脸上变色,道:“仔细些,别割了手!”

    黛玉挑了一根琴弦,扯了扯,放手一松,铮然有声,得意地道:“没有。”

    听到她娇娇嫩嫩一嗓子,贾敏不禁莞尔,弹了一曲,心情不若先前那般烦闷了,搂着黛玉,手把手地教她辨认宫商角徵羽,口内笑道:“等割了手才有你哭时候呢。等你大些,除了跟你父亲读书识字外,也得跟我学管家理事。不过,若是学琴话,竟是请教你父亲为上,他琴艺比我还强呢。我能教你,只管家本事和针黹女工、应酬交际罢了。”

    想起和林如海琴瑟相和之景,贾敏脸上露出一丝温柔,温婉雍容。

    黛玉听得似懂非懂。

    贾敏却是一笑,又继续道:“小丫头,你要学东西多着呢,咱们这样人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都得精通,针黹女工还罢了,能做几针过得去就是了,还要学会唱些雅而不俗曲韵,免得和人相聚,兴之所至,击案而歌,她们唱得出,你却接不过,岂不是让人笑话?到那时,咱们几代人脸面都没有了。”

    达官显贵之家相会,哪里都是说些世俗经济,他们消遣多着呢,贾敏见多识广,对此十分精通,本来受此教养,女儿身上自然寄予厚望。

    贾敏早就打算好了,除了针黹女工外,其他都得仔细教给黛玉。

    黛玉哪里懂得贾敏所言,只觉得琴声悠扬,如同流水潺潺,十分动听,便缠着贾敏教她。贾敏打算教她一点作罢,她年纪太小,等几年才好。谁承想,她倒来兴致了,不肯让贾敏收回古琴,胡乱拨动之下,不小心割伤了手指,登时哇哇大哭。

    贾敏唬了一跳,一面命人拿药来,一面哄她。黛玉一哭,躺毡上林智也跟着哭将起来,慌得众人哄这个,哄那个,好半日黛玉方止住哭声,姐姐既不哭,林智又吃了奶水,呜咽两声,也不哭了,反倒笑起来。

    黛玉手指上裹着一层纱,瞪了林智一眼,咕哝道:“还是哥哥好,丑儿坏。”

    林智却是一无所知,以为姐姐同自己顽乐,咯咯直笑。

    贾敏心疼女儿,安慰了半日,虽然流血不多,仍旧让人做些补血益气汤。

    林如海回来,黛玉举着手指给他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