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俞家祖孙一个老,一个小,行程甚慢,途中俞老太太又吃坏了肚子,耽误了几日,因此他们未至江南,林如海却先看到了邸报,见到朝堂上动静,微微一笑。
太子如今愈发稳得住了,不愧是宣康帝悉心教导二三十年元后嫡子,想来他看明白了,不必动作,宣康帝便会将几位皇子拉拢人处置了,作为一国之君,太子结党营私尚且不能容忍,何况其他皇子。
林如海刚放下邸报,便有下面盐商来拜。
林如海闻得是吴越并崔家、海家等十数位大小盐商,猜测到他们来意,必然和自己才颁发下去条令有关。他进京述职,向宣康帝进言,多云灶户凄苦,百姓为盐价所扰,盐商贩盐,抬高盐价无数,许多百姓竟至淡食,少时无碍,长则必致民怨沸腾,反观盐商挥金如土,奢靡之极,林如海虽有心为百姓解忧,然只他一人,并不能扭转原先条令。
宣康帝性情仁厚,沉吟良久,认同林如海提议,提升了灶户待遇,虽然不多,好歹稍解民怨,又勒令盐商不许胡乱抬高盐价,为此,还命林如海亲自交代各处盐官,每年巡视,以免下面阳奉阴违。
宣康帝和林如海一君一臣,条令发下,虽然所改不多,灶户待遇和盐商无关,然而不许胡乱抬高盐价,终究是损了盐商利益。盐商花钱买盐引运盐,可不就是靠卖出去获利。
想到这里,林如海微微一笑,命人请进来。
因太子重视林如海缘故,吴越又十分聪明,对于林如海之命倒不敢违反,今日拗不过旁人,才一同过来,一进来,见到林如海面带微笑,心中打了个激灵,脚下一顿,便落了众人后头几步,并不先开口。
崔盐商等人请了安,奉承了几句,话题一转,便说到了朝廷抑制盐价一事。
林如海摸了摸颌下三缕长须,笑道:“此乃圣人之意,岂能不从?虽说盐价稍有抑制,然并未影响各处销盐,你们来寻本官,又有何用?圣人仁厚,爱民如子,虽然提升灶户之待遇,却不曾抬高盐引之价。”
言及于此,又笑看众人道:“圣人既知百姓疾苦,亦晓扬州奢华太过,屡次比丑抛金,若非圣人慈和,尔等焉能如此平安无事?据本官所知,朝中已有官员提议改盐制了。”
听了林如海话,众人登时悚然一惊。
扬州风气讲究奢华,讲究精致,讲究四角俱全,其实皆是来自他们这一干盐商。他们居住有精致园林,看戏有热闹戏楼,喝茶有茶馆,洗澡有澡堂,吃食有名扬四海淮扬菜,另外还有冠绝天下青楼名坊,与此同时,扬州香粉亦是天下一绝。便是京城各家喜欢鲜花样,也多是来自扬州,均是因为两淮盐商富甲天下之故,若是宣康帝当真追究灶户百姓之苦源自盐商大贾,他们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别不做,单是抑制盐价之余,提升盐税,或是允他人销盐,不独盐商作此,便足够他们倾家荡产了。
宣康帝如今待他们已是十分宽厚了,虽说暂少些许进益,可和日后厉害相比,倒不如这般,想到这里,众人忙都陪笑称是,又问何人要改盐制。
林如海久经官场,却知改制说得容易,但是没有数十年乃至于百八十年,一时是改不得,触及了其他人利益,上下自然一心抵制,因此现今宣康帝并没有改制意思,尤其是盐税趋于稳定,又比往年多了不少,边关打仗皆需,不可能改制了。
林如海今日说将出来,只是吓唬他们,因此淡淡一笑,道:“圣人暂且并没有此意,但是若灶户、百姓仍旧贫困之极,民怨沸腾之时,却不好说了。”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不敢再罗唣林如海,相继告辞。
吴越亦未停留,暗暗感慨林如海厉害,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各人心思。他倒想继续奉承太子,可惜太子性情大变,不但打发了三家送去养女,而且将三家孝敬银子都送到了御前,幸而他消息灵通,闻得太子此举,立时便将五万两银子增加到了十万两,如今太子殿下待崔海两家一如从前,待自己家倒比从前略厚些。
吴越回头望了衙门一眼,按太子如此重视林如海举动,若说其中没有林如海缘故,他是不信,也不知道他其中做了什么,竟同时得宣康帝和太子看重。
吴越叹了一口气,只盼着能用银子换个前程,好叫子孙不必似自己这般,纵然家资千万,亦不如清贫读书人来得体面。养女是不能送太子殿下了,银子和东西却可以多送些,太子孝敬圣人,不也是他们入了宣康帝眼?家里前儿才得了一枚极其罕见夜明珠,价值连城,不如送到京城里给太子,由太子进上做万寿节礼。
只有一件,想到妻子性情执拗,仍未放弃让自己送养女给林如海,吴越十分头痛,自己已经三番五次地训斥她了,她竟然还不肯改。
女人不敢怨天怨地怨夫君,只知为难女人,吴越便是有心敬重发妻,也因此淡了。
不说吴越如何想,送走诸位盐商,林如海便已下班了,林家便住府衙后面,他一日不见女儿,便觉得十分挂念,兼之贾敏身子笨重,匆忙回到后院,还没进门,便听到黛玉哭声,心头一紧,连忙走了进去。
只见黛玉坐床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周围贾敏并丫鬟们都急得红了脸。
林如海问道:“怎么回事?她哭什么?”
林如海顾不得换下官服,一面说,一面步上前抱起黛玉,柔声问道:“告诉爹爹,谁欺负你了?爹爹给你出气去。”
黛玉哭得眼睛都肿了,满脸泪光,显得可怜,见到林如海,她顿觉心安,搂着林如海,呜呜咽咽地道:“肚子疼。”
林如海一愣,看向贾敏,贾敏扶着丫鬟手款款起身,无奈地说道:“已经请大夫看过了,细细诊了脉息,并没有什么,偏生她哭得厉害,只说肚子疼,问又问不出来。玉儿吃得向来清淡,今儿并没有吃什么生冷果子饭食,我竟也无措了。”
林如海皱眉道:“她年纪小,说话虽清楚,知道却不多,是不是不是肚子疼?”
贾敏亲自抚养一双儿女,焉能不知其中厉害,忙道:“已经细细检查了一遍,又换了衣裳,通身上下并没有一丝儿淤青,衣服上也没有针头线脑扎着她。”
林如海听了,也觉不解,问黛玉道:“玉儿,哪里疼?指给爹爹看好不好?”
黛玉指了指膝盖,含泪道:“爹爹,疼。”
贾敏一怔,忙看向黛玉双膝,伸手轻轻揉了揉,见黛玉眉头稍展,道:“腿疼怎么说是肚子疼了?大夫还没走呢,一会子叫大夫进来问问。”
林如海叹道:“她小孩子家,哪里说得清楚?你进屋歇着,我问大夫话。”
贾敏亦十分担忧女儿,点头进去了。
少时,屋里只剩几个嬷嬷和未留头小丫头,方请了大夫进来,闻得黛玉是腿疼,他忙就着林如海怀,托着黛玉手细细诊脉,乃道:“姐儿并无大碍,许多幼童皆易患腿疼之疾,却并非大病,不必吃药,多吃些肉和豆腐也就是了。”
林如海道:“小女脾胃弱,肉虽然好吃,却吃了不消化,因此不大爱吃。”
大夫想了想,笑道:“府上便有极出名厨子,只跟他说姐儿吃得清淡,却又得吃些肉蛋豆腐,想来有是法子,便是姐儿不爱吃肉,喝些肉骨头汤也是极好。”
林如海一听,也笑了。
命人送走大夫后,林如海立即吩咐厨子,做些易消化肉骨头汤送上来,又道:“玉儿爱吃豆腐馅儿包子,明儿早上做些送上来。”
外面答应了一声,自去吩咐。
别瞧着黛玉年纪小,性子却聪慧,记得自己吃肉就难受,因此不大喜吃肉,林如海好容易才哄她喝了些,次日豆腐包子她倒是喜欢,晌午鱼肉也吃了些,林如海又常带她出门顽耍,过了几日便没再说腿疼。
黛玉这一回闹得府里人仰马翻,幸而无事,林如海和贾敏并林睿方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日,已进十月,各地租子送来,今年并非风调雨顺,较去年减了好些。贾敏身子愈加笨重,林如海便命林睿看着管家料理,此非内务,因此林睿也料理得,林如海闲暇时,旁边也指点林睿一二。
林睿因见除了贾敏陪嫁庄子外,另有几处庄子账并未入公中,忙问缘故。
彼时林如海不,大管家却知道这些庄子来历,当时林如海大刀阔斧料理府中下人无数,真真是骇得府里下人心惊胆战,自己因秉性老实才取代了原来大管家,故听了林睿话,陪笑道:“这是十多年前老爷预备给姐儿做嫁妆庄子,每年都不入公中,只用这笔进账另外再添房舍田庄商铺,累积十几年下来,早非昔日了。”
林睿笑道:“原来如此,我说呢。妹妹年纪小,又娇弱,多给她些才是正经。”
料理完这些事务,林睿方去上学。
林如海对林睿愈加满意了,文章做得好,骑射拿得出手,管家算账虽不必亲力亲为,到底该知晓些才不会被下人蒙骗,只盼着幼子也如此才好。
想到幼子,林如海微微一叹。贾敏年纪到底有些大了,这一胎又是继黛玉一年后得,接连怀胎,未免有损身体,而且怀相也不好,几次三番请大夫,如今大夫几乎都是常驻林家了,记得上辈子这个孩子生来虽比黛玉好些,终究也是体弱多病。
林如海待贾敏心了,处处嘘寒问暖。
贾敏如何不知林如海担心,她亦十分小心,便是不爱吃东西,只要对身体好,她也量吃些,一时连林睿和黛玉身边琐事都顾不得了,只觉得渴睡,又觉得行动费力,索性连门也不出了,只自己院中走动。屈指算来,她怀孕已有九月,从七月上就不和人应酬交际了,旁人知晓林家子嗣单薄,这一代好容易才有林睿黛玉兄弟,自然明白这一胎要紧,也都不敢过来打扰贾敏,便是送礼,也只打发下人送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何况初冬,这日不比先前雨丝如雾,竟是滂沱大雨,顷刻间,淹了院子里路,便是疏通了水沟,亦敌不过大雨之速,林如海回到家中,听得院中一阵笑声,进来一看,却是林睿站廊下看黛玉手里握着不知从哪里拿来玉柄拂尘,指挥丫头们将那些彩鸳鸯、绿头鸭、丹顶鹤、花鸂鶒等赶到雨中,看着它们戏水。
黛玉正顽得高兴,不妨有几只扑棱着翅膀,将羽上水甩向四周,黛玉啊一声,瞪着裤子上几点泥水,她癖性喜洁,登时不高兴地撅着嘴。
林睿莞尔一笑,拿着手帕给她擦拭,道:“看你还淘气不淘气,外面冷得很,非得看鸳鸯戏水。先回屋换件衣裳好不好?不然,就叫丫头们将鸳鸯鸂鶒野鸭子翅膀缝上,它们只水里顽耍,溅不到你身上。”
黛玉却道:“针扎了手我都觉得疼,它们也一样。”
林如海听到这里,抬步进门,放下伞,弯腰抱起黛玉,道:“既知它们一样,便不该撵到一处,它们好好儿水里岂不是好?正如花儿枝头。”
黛玉渐渐懂事了,从前喜欢折下来花儿,如今却不要了,只说开枝头好看。
黛玉眨了眨眼,将手里拂尘往林睿处一指,理直气壮地道:“哥哥要顽。”
一旁林睿登时哭笑不得,她... -->>
俞家祖孙一个老,一个小,行程甚慢,途中俞老太太又吃坏了肚子,耽误了几日,因此他们未至江南,林如海却先看到了邸报,见到朝堂上动静,微微一笑。
太子如今愈发稳得住了,不愧是宣康帝悉心教导二三十年元后嫡子,想来他看明白了,不必动作,宣康帝便会将几位皇子拉拢人处置了,作为一国之君,太子结党营私尚且不能容忍,何况其他皇子。
林如海刚放下邸报,便有下面盐商来拜。
林如海闻得是吴越并崔家、海家等十数位大小盐商,猜测到他们来意,必然和自己才颁发下去条令有关。他进京述职,向宣康帝进言,多云灶户凄苦,百姓为盐价所扰,盐商贩盐,抬高盐价无数,许多百姓竟至淡食,少时无碍,长则必致民怨沸腾,反观盐商挥金如土,奢靡之极,林如海虽有心为百姓解忧,然只他一人,并不能扭转原先条令。
宣康帝性情仁厚,沉吟良久,认同林如海提议,提升了灶户待遇,虽然不多,好歹稍解民怨,又勒令盐商不许胡乱抬高盐价,为此,还命林如海亲自交代各处盐官,每年巡视,以免下面阳奉阴违。
宣康帝和林如海一君一臣,条令发下,虽然所改不多,灶户待遇和盐商无关,然而不许胡乱抬高盐价,终究是损了盐商利益。盐商花钱买盐引运盐,可不就是靠卖出去获利。
想到这里,林如海微微一笑,命人请进来。
因太子重视林如海缘故,吴越又十分聪明,对于林如海之命倒不敢违反,今日拗不过旁人,才一同过来,一进来,见到林如海面带微笑,心中打了个激灵,脚下一顿,便落了众人后头几步,并不先开口。
崔盐商等人请了安,奉承了几句,话题一转,便说到了朝廷抑制盐价一事。
林如海摸了摸颌下三缕长须,笑道:“此乃圣人之意,岂能不从?虽说盐价稍有抑制,然并未影响各处销盐,你们来寻本官,又有何用?圣人仁厚,爱民如子,虽然提升灶户之待遇,却不曾抬高盐引之价。”
言及于此,又笑看众人道:“圣人既知百姓疾苦,亦晓扬州奢华太过,屡次比丑抛金,若非圣人慈和,尔等焉能如此平安无事?据本官所知,朝中已有官员提议改盐制了。”
听了林如海话,众人登时悚然一惊。
扬州风气讲究奢华,讲究精致,讲究四角俱全,其实皆是来自他们这一干盐商。他们居住有精致园林,看戏有热闹戏楼,喝茶有茶馆,洗澡有澡堂,吃食有名扬四海淮扬菜,另外还有冠绝天下青楼名坊,与此同时,扬州香粉亦是天下一绝。便是京城各家喜欢鲜花样,也多是来自扬州,均是因为两淮盐商富甲天下之故,若是宣康帝当真追究灶户百姓之苦源自盐商大贾,他们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别不做,单是抑制盐价之余,提升盐税,或是允他人销盐,不独盐商作此,便足够他们倾家荡产了。
宣康帝如今待他们已是十分宽厚了,虽说暂少些许进益,可和日后厉害相比,倒不如这般,想到这里,众人忙都陪笑称是,又问何人要改盐制。
林如海久经官场,却知改制说得容易,但是没有数十年乃至于百八十年,一时是改不得,触及了其他人利益,上下自然一心抵制,因此现今宣康帝并没有改制意思,尤其是盐税趋于稳定,又比往年多了不少,边关打仗皆需,不可能改制了。
林如海今日说将出来,只是吓唬他们,因此淡淡一笑,道:“圣人暂且并没有此意,但是若灶户、百姓仍旧贫困之极,民怨沸腾之时,却不好说了。”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不敢再罗唣林如海,相继告辞。
吴越亦未停留,暗暗感慨林如海厉害,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各人心思。他倒想继续奉承太子,可惜太子性情大变,不但打发了三家送去养女,而且将三家孝敬银子都送到了御前,幸而他消息灵通,闻得太子此举,立时便将五万两银子增加到了十万两,如今太子殿下待崔海两家一如从前,待自己家倒比从前略厚些。
吴越回头望了衙门一眼,按太子如此重视林如海举动,若说其中没有林如海缘故,他是不信,也不知道他其中做了什么,竟同时得宣康帝和太子看重。
吴越叹了一口气,只盼着能用银子换个前程,好叫子孙不必似自己这般,纵然家资千万,亦不如清贫读书人来得体面。养女是不能送太子殿下了,银子和东西却可以多送些,太子孝敬圣人,不也是他们入了宣康帝眼?家里前儿才得了一枚极其罕见夜明珠,价值连城,不如送到京城里给太子,由太子进上做万寿节礼。
只有一件,想到妻子性情执拗,仍未放弃让自己送养女给林如海,吴越十分头痛,自己已经三番五次地训斥她了,她竟然还不肯改。
女人不敢怨天怨地怨夫君,只知为难女人,吴越便是有心敬重发妻,也因此淡了。
不说吴越如何想,送走诸位盐商,林如海便已下班了,林家便住府衙后面,他一日不见女儿,便觉得十分挂念,兼之贾敏身子笨重,匆忙回到后院,还没进门,便听到黛玉哭声,心头一紧,连忙走了进去。
只见黛玉坐床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周围贾敏并丫鬟们都急得红了脸。
林如海问道:“怎么回事?她哭什么?”
林如海顾不得换下官服,一面说,一面步上前抱起黛玉,柔声问道:“告诉爹爹,谁欺负你了?爹爹给你出气去。”
黛玉哭得眼睛都肿了,满脸泪光,显得可怜,见到林如海,她顿觉心安,搂着林如海,呜呜咽咽地道:“肚子疼。”
林如海一愣,看向贾敏,贾敏扶着丫鬟手款款起身,无奈地说道:“已经请大夫看过了,细细诊了脉息,并没有什么,偏生她哭得厉害,只说肚子疼,问又问不出来。玉儿吃得向来清淡,今儿并没有吃什么生冷果子饭食,我竟也无措了。”
林如海皱眉道:“她年纪小,说话虽清楚,知道却不多,是不是不是肚子疼?”
贾敏亲自抚养一双儿女,焉能不知其中厉害,忙道:“已经细细检查了一遍,又换了衣裳,通身上下并没有一丝儿淤青,衣服上也没有针头线脑扎着她。”
林如海听了,也觉不解,问黛玉道:“玉儿,哪里疼?指给爹爹看好不好?”
黛玉指了指膝盖,含泪道:“爹爹,疼。”
贾敏一怔,忙看向黛玉双膝,伸手轻轻揉了揉,见黛玉眉头稍展,道:“腿疼怎么说是肚子疼了?大夫还没走呢,一会子叫大夫进来问问。”
林如海叹道:“她小孩子家,哪里说得清楚?你进屋歇着,我问大夫话。”
贾敏亦十分担忧女儿,点头进去了。
少时,屋里只剩几个嬷嬷和未留头小丫头,方请了大夫进来,闻得黛玉是腿疼,他忙就着林如海怀,托着黛玉手细细诊脉,乃道:“姐儿并无大碍,许多幼童皆易患腿疼之疾,却并非大病,不必吃药,多吃些肉和豆腐也就是了。”
林如海道:“小女脾胃弱,肉虽然好吃,却吃了不消化,因此不大爱吃。”
大夫想了想,笑道:“府上便有极出名厨子,只跟他说姐儿吃得清淡,却又得吃些肉蛋豆腐,想来有是法子,便是姐儿不爱吃肉,喝些肉骨头汤也是极好。”
林如海一听,也笑了。
命人送走大夫后,林如海立即吩咐厨子,做些易消化肉骨头汤送上来,又道:“玉儿爱吃豆腐馅儿包子,明儿早上做些送上来。”
外面答应了一声,自去吩咐。
别瞧着黛玉年纪小,性子却聪慧,记得自己吃肉就难受,因此不大喜吃肉,林如海好容易才哄她喝了些,次日豆腐包子她倒是喜欢,晌午鱼肉也吃了些,林如海又常带她出门顽耍,过了几日便没再说腿疼。
黛玉这一回闹得府里人仰马翻,幸而无事,林如海和贾敏并林睿方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日,已进十月,各地租子送来,今年并非风调雨顺,较去年减了好些。贾敏身子愈加笨重,林如海便命林睿看着管家料理,此非内务,因此林睿也料理得,林如海闲暇时,旁边也指点林睿一二。
林睿因见除了贾敏陪嫁庄子外,另有几处庄子账并未入公中,忙问缘故。
彼时林如海不,大管家却知道这些庄子来历,当时林如海大刀阔斧料理府中下人无数,真真是骇得府里下人心惊胆战,自己因秉性老实才取代了原来大管家,故听了林睿话,陪笑道:“这是十多年前老爷预备给姐儿做嫁妆庄子,每年都不入公中,只用这笔进账另外再添房舍田庄商铺,累积十几年下来,早非昔日了。”
林睿笑道:“原来如此,我说呢。妹妹年纪小,又娇弱,多给她些才是正经。”
料理完这些事务,林睿方去上学。
林如海对林睿愈加满意了,文章做得好,骑射拿得出手,管家算账虽不必亲力亲为,到底该知晓些才不会被下人蒙骗,只盼着幼子也如此才好。
想到幼子,林如海微微一叹。贾敏年纪到底有些大了,这一胎又是继黛玉一年后得,接连怀胎,未免有损身体,而且怀相也不好,几次三番请大夫,如今大夫几乎都是常驻林家了,记得上辈子这个孩子生来虽比黛玉好些,终究也是体弱多病。
林如海待贾敏心了,处处嘘寒问暖。
贾敏如何不知林如海担心,她亦十分小心,便是不爱吃东西,只要对身体好,她也量吃些,一时连林睿和黛玉身边琐事都顾不得了,只觉得渴睡,又觉得行动费力,索性连门也不出了,只自己院中走动。屈指算来,她怀孕已有九月,从七月上就不和人应酬交际了,旁人知晓林家子嗣单薄,这一代好容易才有林睿黛玉兄弟,自然明白这一胎要紧,也都不敢过来打扰贾敏,便是送礼,也只打发下人送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何况初冬,这日不比先前雨丝如雾,竟是滂沱大雨,顷刻间,淹了院子里路,便是疏通了水沟,亦敌不过大雨之速,林如海回到家中,听得院中一阵笑声,进来一看,却是林睿站廊下看黛玉手里握着不知从哪里拿来玉柄拂尘,指挥丫头们将那些彩鸳鸯、绿头鸭、丹顶鹤、花鸂鶒等赶到雨中,看着它们戏水。
黛玉正顽得高兴,不妨有几只扑棱着翅膀,将羽上水甩向四周,黛玉啊一声,瞪着裤子上几点泥水,她癖性喜洁,登时不高兴地撅着嘴。
林睿莞尔一笑,拿着手帕给她擦拭,道:“看你还淘气不淘气,外面冷得很,非得看鸳鸯戏水。先回屋换件衣裳好不好?不然,就叫丫头们将鸳鸯鸂鶒野鸭子翅膀缝上,它们只水里顽耍,溅不到你身上。”
黛玉却道:“针扎了手我都觉得疼,它们也一样。”
林如海听到这里,抬步进门,放下伞,弯腰抱起黛玉,道:“既知它们一样,便不该撵到一处,它们好好儿水里岂不是好?正如花儿枝头。”
黛玉渐渐懂事了,从前喜欢折下来花儿,如今却不要了,只说开枝头好看。
黛玉眨了眨眼,将手里拂尘往林睿处一指,理直气壮地道:“哥哥要顽。”
一旁林睿登时哭笑不得,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