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中华第一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头疼,是的,王思锐现在也只剩下了头疼。
难道这些情况是每一个上位者都必须要经历的吗?
反正王思锐上辈子最高也就是个连长,营长说,他干的不错,打算在年底的时候向团长推荐他担任副营长,结果还没等到营长的推荐,王思锐就穿越了。
手里管着一百来号人,跟管着几百万,数亿人口那会一样吗?
虽然某位圣人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调味料固然味道很好,而有些调味料的味道则很差,但一道佳肴绝不仅仅只使用一味调味料,它需要将众多的调味料混合在一起,相互的弥补对方的不足,亦或者相互的去刺激对方,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或是将某种味道稍稍的收敛一些,这样才能使这道佳肴的味道更完美一些。
王思锐很清楚,一个国家,固然需要王士珍这样的激进派,但也同样需要王树起和武羊这种的保守派,同样的,还需要有武自诩这样的搅和派。
可是又该如何才能将这些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呢?
现在的王思锐,已经不再去计较他们联合起来秘密的篡改通电这件事情了,反而是为了如何才能让这些人融合在一起而发愁。
之前倒是好说,大家只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努力着,各自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集。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王思锐登基已经成为定局,那么下面的人,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将会相互之间联合起来,形成数个小团体,然后小团体之间再去进行争夺,从而将一个人的利益转化为整个团体之间的利益。
如果王思锐能够活上个千秋万世,那么自然不需要去担心这个问题,他只要控制好军队就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王思锐并没有不死之身。
那么又该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恶意的竞争呢?
体制,说一千到一万,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更加完美的体制才可以。
在华夏繁衍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帝制这一套已经不行了,缺乏改变,过份的依赖皇帝,这便是最大的弊端。
这套体制需要皇帝必须要是一位全能型的选手,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拔尖,虽然不需要他事事亲为,但也要防止被下属给忽悠了。
一旦后面的哪个皇帝是个草包,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就像东西两汉末期,唐后期,明清后期,特别是清朝后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后宫听政,结果一去不复返,历史上光绪皇帝当了三十四年的皇帝,可是也当了三十四年的傀儡。
而慈禧临死之前,还先将光绪皇帝给作死了,这也就更加导致了清廷的覆灭。
虽然光绪活着也未必能够改变清朝的局面,但至少可以肯定,清朝还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年的。
“杏城!你说,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能够确保国家永久不陷入内乱的完美的体制?”王思锐奋力的摇了摇头,看向了坐在对面的杨士琦,问道。
杨士琦祖籍江苏,光绪八年中举,报捐道员,光绪二十五年,杨士琦为李鸿章所重用,后来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将杨士骧、杨士琦兄弟一同带到了直隶。
八国联军事件谈判时期,杨士琦曾力劝李鸿章拒绝洋人关于杀掉王思锐的提议,理由是唇亡齿寒。
尽管朝廷察觉未来对王思锐可能会失去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清廷,可王思锐毕竟还算是他们自己人,内部的事情,大可关起门来自己人商议,现在是对外,如果同意了洋人的条件,那无疑是给他们自己埋了一颗雷。
一段时间内,李鸿章也深深的认同了杨士琦的建议,但无奈洋人咄咄逼人,亦劻那边也有借机杀掉王思锐的打算,李鸿章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默认了这件事情。
后来王思锐不但没死,反而因为这件事情彻底的与清廷决裂。在李鸿章被控制期间,王思锐也并没有对李鸿章有任何的不敬,甚至李鸿章死后,王思锐还将其厚葬。
对于李鸿章的后人,王思锐也并没有为难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士骧、杨士琦两兄弟这才在李鸿章死后投靠了王思锐。而两兄弟到了王思锐这边之后,更是被委以重任。
去年年初,杨士骧便被任命为了直隶总督,这可是各地总督之中排行老大的职位,足以彰显王思锐对他们的信任程度。
而杨士骧也并没有让王思锐失望,不仅将直隶地区管理的井井有序,更是为驻扎在那里的汉军提供了后勤保障工作。
而且,杨士骧... -->>
头疼,是的,王思锐现在也只剩下了头疼。
难道这些情况是每一个上位者都必须要经历的吗?
反正王思锐上辈子最高也就是个连长,营长说,他干的不错,打算在年底的时候向团长推荐他担任副营长,结果还没等到营长的推荐,王思锐就穿越了。
手里管着一百来号人,跟管着几百万,数亿人口那会一样吗?
虽然某位圣人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调味料固然味道很好,而有些调味料的味道则很差,但一道佳肴绝不仅仅只使用一味调味料,它需要将众多的调味料混合在一起,相互的弥补对方的不足,亦或者相互的去刺激对方,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或是将某种味道稍稍的收敛一些,这样才能使这道佳肴的味道更完美一些。
王思锐很清楚,一个国家,固然需要王士珍这样的激进派,但也同样需要王树起和武羊这种的保守派,同样的,还需要有武自诩这样的搅和派。
可是又该如何才能将这些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呢?
现在的王思锐,已经不再去计较他们联合起来秘密的篡改通电这件事情了,反而是为了如何才能让这些人融合在一起而发愁。
之前倒是好说,大家只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努力着,各自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集。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王思锐登基已经成为定局,那么下面的人,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将会相互之间联合起来,形成数个小团体,然后小团体之间再去进行争夺,从而将一个人的利益转化为整个团体之间的利益。
如果王思锐能够活上个千秋万世,那么自然不需要去担心这个问题,他只要控制好军队就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王思锐并没有不死之身。
那么又该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恶意的竞争呢?
体制,说一千到一万,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更加完美的体制才可以。
在华夏繁衍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帝制这一套已经不行了,缺乏改变,过份的依赖皇帝,这便是最大的弊端。
这套体制需要皇帝必须要是一位全能型的选手,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拔尖,虽然不需要他事事亲为,但也要防止被下属给忽悠了。
一旦后面的哪个皇帝是个草包,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就像东西两汉末期,唐后期,明清后期,特别是清朝后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后宫听政,结果一去不复返,历史上光绪皇帝当了三十四年的皇帝,可是也当了三十四年的傀儡。
而慈禧临死之前,还先将光绪皇帝给作死了,这也就更加导致了清廷的覆灭。
虽然光绪活着也未必能够改变清朝的局面,但至少可以肯定,清朝还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年的。
“杏城!你说,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能够确保国家永久不陷入内乱的完美的体制?”王思锐奋力的摇了摇头,看向了坐在对面的杨士琦,问道。
杨士琦祖籍江苏,光绪八年中举,报捐道员,光绪二十五年,杨士琦为李鸿章所重用,后来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将杨士骧、杨士琦兄弟一同带到了直隶。
八国联军事件谈判时期,杨士琦曾力劝李鸿章拒绝洋人关于杀掉王思锐的提议,理由是唇亡齿寒。
尽管朝廷察觉未来对王思锐可能会失去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清廷,可王思锐毕竟还算是他们自己人,内部的事情,大可关起门来自己人商议,现在是对外,如果同意了洋人的条件,那无疑是给他们自己埋了一颗雷。
一段时间内,李鸿章也深深的认同了杨士琦的建议,但无奈洋人咄咄逼人,亦劻那边也有借机杀掉王思锐的打算,李鸿章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默认了这件事情。
后来王思锐不但没死,反而因为这件事情彻底的与清廷决裂。在李鸿章被控制期间,王思锐也并没有对李鸿章有任何的不敬,甚至李鸿章死后,王思锐还将其厚葬。
对于李鸿章的后人,王思锐也并没有为难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士骧、杨士琦两兄弟这才在李鸿章死后投靠了王思锐。而两兄弟到了王思锐这边之后,更是被委以重任。
去年年初,杨士骧便被任命为了直隶总督,这可是各地总督之中排行老大的职位,足以彰显王思锐对他们的信任程度。
而杨士骧也并没有让王思锐失望,不仅将直隶地区管理的井井有序,更是为驻扎在那里的汉军提供了后勤保障工作。
而且,杨士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