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草原特种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成吉思汗十二年春2月 山东益都
“将军,这是什么?”老农辛成指着整麻袋的白色颗粒晶体问道。
巴根台说道:“这是天神赐给我们的庄稼增产神物,我问你,辛老丈,去年咱们在阳河的水田亩产能达到多少?”
辛成笑着说道:“咱们就用你说的办法,去年咱们最好的水田亩产能够达到3石,最差的也有2石,大丰收啊!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咱们的生地比江南的最好的地都不差啊。”
巴根台指着袋中的东西说道:“这是咱们的炼焦厂出产的硫酸铵,你可以叫它化肥。如果这个东西用的好,能让你的庄稼地产量翻番,亩产800斤,甚至千斤都不是梦啊。”
辛成眼睛瞪的像铜铃一样,惊呼:“什么?!就这个东西,能让庄稼亩产。。。千斤?!”
巴根台说道:“至少能够达到4石的亩产。我们益都的地,最缺的就是这个东西,这是上好的氮肥。这氮肥可以作为基肥,每亩施肥头一年可以施200斤,第二年在150斤左右就行。施肥要深施肥,覆土,水田要排干水再施肥。其实,这东西也能做追肥。。。。。。”
他正说的兴起,忽然觉得辛成半天没有说话了。回头一看,老头正呆呆的看着他,满脸的迷惘,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个疯子。他停顿了一下,说道:“辛老丈,我跟你打个赌,如果按我的办法使用这个东西,亩产没有提高一倍,我就请你老丈喝酒吃肉。可是如果真的能产量提高一倍,那又如何?”
辛成哈哈大笑:“自然是老汉砸锅卖铁,请将军大人喝酒吃肉喽!”
随着运河开通,大规模的春耕随之展开。分配土地的原则是按丁授田,就是按照修河工程时期形成的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的指挥体系。只要是参与益都建设的人家都会分到农田,由老营统一配发种子、耕牛,和铁、木工厂生产的农具,并且由老营统一指导生产。产出的粮食九分归自家,一分归老营。
这种亦农亦工亦战的编制,很有蒙古成吉思汗军政合一体系的影子。巴根台深知历史上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会形成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对立,所以每户人家分得的土地只有一半是可以买卖的,另一半不许买卖。
鳏寡孤独一律由老营奉养,医疗一律免费,住房一律免费。
在建设益都的这疯狂的1年中,巴根台深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这一年中他几乎就是靠一己之力在拼搏,真正能够帮上他忙的人太少了。所以无论他多么忙,都要挤出时间给那些脑子灵活的年轻匠人讲课,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除非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1个半时辰的课程从不间断。
但是这实在是太难了,因为绝大部分工匠都不识字,能懂得1百以内的加减法就算是老师傅了。他只能从识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教起,这比在石盘口基地给特种兵授课还要难。因为特种兵只要掌握简单的文字和数学知识,就能够满足作战需要。
可是这些人不同啊,他们是技术人员,是益都工业的希望之光,承担着益都工业革命的使命。他们必须要掌握近代基本的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机械、农业、天文、冶金,甚至电学知识,可是向一批文盲传授这些知识何其之难啊。除了孙河、陈四强、帅桐等极少聪明逆天的人物,才能尝试着理解那些三角函数、平面几何、分子式、公式、机械制图、星辰日月、甚至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等等不可思议的知识。而帅桐,巴根台教出的最杰出的数学人才,就死在修河的工地上。
但是这些人年龄太大了,连最小的陈四强都19岁了,比巴根台还大一岁。不管他们多么刻苦,这接受能力终究和孩子不同,再加上艰苦工作榨干了他们的精力,谁的脑子都不可能都在学习上。巴根台不敢想象,就是这么一帮二把刀,居然建立了一个初步工业基础的益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都是长生天的安排啊,巴根台心中暗叹。
巴根台已经认识到了,要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别人,造福四方,必须从基础抓起。必须有一大批掌握坚实的系统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体系,奠定整个益都科学的基础。
这一切,只能从孩子教起。
巴根台和杨妙真商量,必须要让益都所有的孩子上学,从识字算术开始学起。由老营统一安排,一律免钱粮,学制为4年,这是强制初级教育。
按照巴根台的计划,每户人家除长子耕田外,还必须至少出一丁到各个职业学堂学习各类手艺,学成后就分配到各个作坊或者工厂中去参与工业生产,成为工人。
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的职业学堂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初级学堂学生,都要送到最高学堂深造。由巴根台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有时候巴根台也会亲自授课。逐步形成了初级学校,中级职业技术学堂,高级工... -->>
成吉思汗十二年春2月 山东益都
“将军,这是什么?”老农辛成指着整麻袋的白色颗粒晶体问道。
巴根台说道:“这是天神赐给我们的庄稼增产神物,我问你,辛老丈,去年咱们在阳河的水田亩产能达到多少?”
辛成笑着说道:“咱们就用你说的办法,去年咱们最好的水田亩产能够达到3石,最差的也有2石,大丰收啊!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咱们的生地比江南的最好的地都不差啊。”
巴根台指着袋中的东西说道:“这是咱们的炼焦厂出产的硫酸铵,你可以叫它化肥。如果这个东西用的好,能让你的庄稼地产量翻番,亩产800斤,甚至千斤都不是梦啊。”
辛成眼睛瞪的像铜铃一样,惊呼:“什么?!就这个东西,能让庄稼亩产。。。千斤?!”
巴根台说道:“至少能够达到4石的亩产。我们益都的地,最缺的就是这个东西,这是上好的氮肥。这氮肥可以作为基肥,每亩施肥头一年可以施200斤,第二年在150斤左右就行。施肥要深施肥,覆土,水田要排干水再施肥。其实,这东西也能做追肥。。。。。。”
他正说的兴起,忽然觉得辛成半天没有说话了。回头一看,老头正呆呆的看着他,满脸的迷惘,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个疯子。他停顿了一下,说道:“辛老丈,我跟你打个赌,如果按我的办法使用这个东西,亩产没有提高一倍,我就请你老丈喝酒吃肉。可是如果真的能产量提高一倍,那又如何?”
辛成哈哈大笑:“自然是老汉砸锅卖铁,请将军大人喝酒吃肉喽!”
随着运河开通,大规模的春耕随之展开。分配土地的原则是按丁授田,就是按照修河工程时期形成的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万人队的指挥体系。只要是参与益都建设的人家都会分到农田,由老营统一配发种子、耕牛,和铁、木工厂生产的农具,并且由老营统一指导生产。产出的粮食九分归自家,一分归老营。
这种亦农亦工亦战的编制,很有蒙古成吉思汗军政合一体系的影子。巴根台深知历史上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会形成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对立,所以每户人家分得的土地只有一半是可以买卖的,另一半不许买卖。
鳏寡孤独一律由老营奉养,医疗一律免费,住房一律免费。
在建设益都的这疯狂的1年中,巴根台深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这一年中他几乎就是靠一己之力在拼搏,真正能够帮上他忙的人太少了。所以无论他多么忙,都要挤出时间给那些脑子灵活的年轻匠人讲课,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除非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1个半时辰的课程从不间断。
但是这实在是太难了,因为绝大部分工匠都不识字,能懂得1百以内的加减法就算是老师傅了。他只能从识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教起,这比在石盘口基地给特种兵授课还要难。因为特种兵只要掌握简单的文字和数学知识,就能够满足作战需要。
可是这些人不同啊,他们是技术人员,是益都工业的希望之光,承担着益都工业革命的使命。他们必须要掌握近代基本的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机械、农业、天文、冶金,甚至电学知识,可是向一批文盲传授这些知识何其之难啊。除了孙河、陈四强、帅桐等极少聪明逆天的人物,才能尝试着理解那些三角函数、平面几何、分子式、公式、机械制图、星辰日月、甚至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等等不可思议的知识。而帅桐,巴根台教出的最杰出的数学人才,就死在修河的工地上。
但是这些人年龄太大了,连最小的陈四强都19岁了,比巴根台还大一岁。不管他们多么刻苦,这接受能力终究和孩子不同,再加上艰苦工作榨干了他们的精力,谁的脑子都不可能都在学习上。巴根台不敢想象,就是这么一帮二把刀,居然建立了一个初步工业基础的益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都是长生天的安排啊,巴根台心中暗叹。
巴根台已经认识到了,要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别人,造福四方,必须从基础抓起。必须有一大批掌握坚实的系统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体系,奠定整个益都科学的基础。
这一切,只能从孩子教起。
巴根台和杨妙真商量,必须要让益都所有的孩子上学,从识字算术开始学起。由老营统一安排,一律免钱粮,学制为4年,这是强制初级教育。
按照巴根台的计划,每户人家除长子耕田外,还必须至少出一丁到各个职业学堂学习各类手艺,学成后就分配到各个作坊或者工厂中去参与工业生产,成为工人。
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的职业学堂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初级学堂学生,都要送到最高学堂深造。由巴根台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有时候巴根台也会亲自授课。逐步形成了初级学校,中级职业技术学堂,高级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