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三国之四世三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许攸如此委婉动听的劝谏,袁绍又哪里还会想着对幽州出兵。只是,不得不说,袁绍果然还是那个尿性,注定是无法改变。
“子远所言甚是!”
袁绍先是夸奖了许攸一番,紧接着话奉一转,谴责到:“然则,承志终究乃是我弟,其欺骗我的行为,我不能不追究,否则,别人会如何看待于我?我这便遣使前往幽州,让承志对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至于袁绍如何个不客气法,那就无人可知了。
“诸位,承志之事暂且放到一边,如今朝廷已经下令让我领青州和并州,对于这二州的守将,诸位认为何人可以担任?”
驻守一州,最适合的自然是将领,特别是有帅才的将领。一个州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事,倘若由一个谋士来驻守,又该由何人来抵御敌人?毕竟历史上像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类能够出谋划策,又能统兵的谋士太少了。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这一段时间之中,也就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三人有如此才能,而姜维若非有诸葛亮的传授,自然也做不到,而且,跟诸葛亮相比,姜维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看看袁绍麾下,最被袁绍器重的颜良、文丑二人,让他们上阵杀敌那是自然没有问题。只是,让他们驻守一州,进行管理,那问题可就大了。袁绍麾下的每一个谋士,都很清楚,若是把如此责任交给颜良和文丑,那就相当于放弃一个州的治理了。而除了颜良和文丑,接下来排名的也就是张郃和高览了。
张郃的能力毋庸置疑。连诸葛亮都甚为忌惮,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有着五子良将的身份。怎么说,张郃驻守一州都是绰绰有余。至于高览。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只是有一点是那是肯定没有疑问的,那就是高览素来都是跟随张郃,与张郃同进退。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高览的能力应该也是不俗的。张郃的能力已经不用说明了,既然如此,张郃不与袁绍麾下最为出名的颜良、文丑二将交好。反而跟高览交好,这难道没有问题吗?真想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览的能力不弱,张郃才会与之交好。历史上张郃是被诸葛亮设计害死的,而对于高览的生死,似乎并无记载。在演义里,高览在征讨汝南刘辟的时候,被赵云一枪刺死,这显然就有些不合理了。毕竟高览能够和许褚、徐晃战的不分胜负,而且。在长坂坡之时,高览还有过与张飞的战斗。征讨汝南刘辟乃是在长坂坡之前,显然演义里的这段记载是不符合历史的。
张郃和高览的能力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惜,袁绍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说,张郃和高览二人根本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对于张郃和高览的个人品行,也是褒贬不一。其根源还在于,张郃和高览二人临阵投敌,这便成了他们二人难以洗刷的污点。
官渡之战时,乌巢被曹操突袭。袁绍派张郃和高览前去救援;而郭图因为献计失败,便想要诬陷二人。于是跑到张郃和高览面前说。因为二人救援不及,导致乌巢粮草被毁。袁绍要砍他们二人的脑袋;另一边,郭图又跟袁绍说张郃和高览未能完成任务,畏惧之下想要投靠曹操。于是乎,袁绍就派亲信士兵去查证,张郃和高览看到袁术派亲信士兵前来,还以为是要来抓他们的,立马就跑到曹操麾下投效。
这整个过程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存在了很多的疑问。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郭图曾经反驳了张郃的计策,张郃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郭图对他的敌意?而这个时候,郭图却又跑出来跟他说袁绍准备砍他的脑袋,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况且,倘若心中坦荡,跟袁绍当面对质,所有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张郃和高览偏偏没有想过解释,而是直接干脆的就跑到曹操麾下去效力,很显而易见的,张郃和高览其实早就有投靠曹操的想法,如今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或许,张郃、高览二人投效曹操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因为记载这历史的乃是魏的史官,将张郃和高览美化了一番,才变得如此艰难曲折。
而至于张郃和高览为何有投效曹操的心思,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得不到重用。
颜良和文丑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虎牢关讨董之时,当时华雄拦路,诸侯麾下将领无人能挡,袁绍感慨一句倘若颜良和文丑在此,何至于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绍对颜良和文丑的看重。其后,但有战事,颜良和文丑基本都陪伴在袁绍的左右,至于张郃和高览,却鲜有说明。是个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气,更何况张郃和高览,他们也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若是一直得不到重用,又谈何实现理想,因此,在袁绍麾下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张郃和高览二人投到曹操麾下了。
袁绍对张郃的不看重,最后可以追溯到乌巢的问题上。
当时,曹操已经袭击乌巢了,袁绍却还在犹豫是否要派兵支援乌巢。于是,张郃劝说:“曹操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大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
结果,郭图立马就反驳道:“张郃所言并非良策,如今曹操率军突袭乌巢,其军营之内无人统帅,主公若将曹操大营拿下,必可解去淳于琼的危机。”
于是,袁绍最后听从了郭图的建议,最后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曹操的大营没有拿下,乌巢也没有得到支援,最后乌巢粮草被烧,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失败为结束。最后,袁绍病死。几个儿子也因为争权夺利,把袁绍辛苦建立的家业也都送了出去。且说张郃去投靠曹操,曹操当时说了一句“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由此可见... -->>
有许攸如此委婉动听的劝谏,袁绍又哪里还会想着对幽州出兵。只是,不得不说,袁绍果然还是那个尿性,注定是无法改变。
“子远所言甚是!”
袁绍先是夸奖了许攸一番,紧接着话奉一转,谴责到:“然则,承志终究乃是我弟,其欺骗我的行为,我不能不追究,否则,别人会如何看待于我?我这便遣使前往幽州,让承志对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至于袁绍如何个不客气法,那就无人可知了。
“诸位,承志之事暂且放到一边,如今朝廷已经下令让我领青州和并州,对于这二州的守将,诸位认为何人可以担任?”
驻守一州,最适合的自然是将领,特别是有帅才的将领。一个州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事,倘若由一个谋士来驻守,又该由何人来抵御敌人?毕竟历史上像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类能够出谋划策,又能统兵的谋士太少了。纵观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这一段时间之中,也就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三人有如此才能,而姜维若非有诸葛亮的传授,自然也做不到,而且,跟诸葛亮相比,姜维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看看袁绍麾下,最被袁绍器重的颜良、文丑二人,让他们上阵杀敌那是自然没有问题。只是,让他们驻守一州,进行管理,那问题可就大了。袁绍麾下的每一个谋士,都很清楚,若是把如此责任交给颜良和文丑,那就相当于放弃一个州的治理了。而除了颜良和文丑,接下来排名的也就是张郃和高览了。
张郃的能力毋庸置疑。连诸葛亮都甚为忌惮,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有着五子良将的身份。怎么说,张郃驻守一州都是绰绰有余。至于高览。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只是有一点是那是肯定没有疑问的,那就是高览素来都是跟随张郃,与张郃同进退。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高览的能力应该也是不俗的。张郃的能力已经不用说明了,既然如此,张郃不与袁绍麾下最为出名的颜良、文丑二将交好。反而跟高览交好,这难道没有问题吗?真想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览的能力不弱,张郃才会与之交好。历史上张郃是被诸葛亮设计害死的,而对于高览的生死,似乎并无记载。在演义里,高览在征讨汝南刘辟的时候,被赵云一枪刺死,这显然就有些不合理了。毕竟高览能够和许褚、徐晃战的不分胜负,而且。在长坂坡之时,高览还有过与张飞的战斗。征讨汝南刘辟乃是在长坂坡之前,显然演义里的这段记载是不符合历史的。
张郃和高览的能力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惜,袁绍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说,张郃和高览二人根本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对于张郃和高览的个人品行,也是褒贬不一。其根源还在于,张郃和高览二人临阵投敌,这便成了他们二人难以洗刷的污点。
官渡之战时,乌巢被曹操突袭。袁绍派张郃和高览前去救援;而郭图因为献计失败,便想要诬陷二人。于是跑到张郃和高览面前说。因为二人救援不及,导致乌巢粮草被毁。袁绍要砍他们二人的脑袋;另一边,郭图又跟袁绍说张郃和高览未能完成任务,畏惧之下想要投靠曹操。于是乎,袁绍就派亲信士兵去查证,张郃和高览看到袁术派亲信士兵前来,还以为是要来抓他们的,立马就跑到曹操麾下投效。
这整个过程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存在了很多的疑问。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郭图曾经反驳了张郃的计策,张郃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郭图对他的敌意?而这个时候,郭图却又跑出来跟他说袁绍准备砍他的脑袋,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况且,倘若心中坦荡,跟袁绍当面对质,所有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张郃和高览偏偏没有想过解释,而是直接干脆的就跑到曹操麾下去效力,很显而易见的,张郃和高览其实早就有投靠曹操的想法,如今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或许,张郃、高览二人投效曹操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因为记载这历史的乃是魏的史官,将张郃和高览美化了一番,才变得如此艰难曲折。
而至于张郃和高览为何有投效曹操的心思,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得不到重用。
颜良和文丑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虎牢关讨董之时,当时华雄拦路,诸侯麾下将领无人能挡,袁绍感慨一句倘若颜良和文丑在此,何至于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绍对颜良和文丑的看重。其后,但有战事,颜良和文丑基本都陪伴在袁绍的左右,至于张郃和高览,却鲜有说明。是个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气,更何况张郃和高览,他们也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若是一直得不到重用,又谈何实现理想,因此,在袁绍麾下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张郃和高览二人投到曹操麾下了。
袁绍对张郃的不看重,最后可以追溯到乌巢的问题上。
当时,曹操已经袭击乌巢了,袁绍却还在犹豫是否要派兵支援乌巢。于是,张郃劝说:“曹操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大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
结果,郭图立马就反驳道:“张郃所言并非良策,如今曹操率军突袭乌巢,其军营之内无人统帅,主公若将曹操大营拿下,必可解去淳于琼的危机。”
于是,袁绍最后听从了郭图的建议,最后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曹操的大营没有拿下,乌巢也没有得到支援,最后乌巢粮草被烧,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失败为结束。最后,袁绍病死。几个儿子也因为争权夺利,把袁绍辛苦建立的家业也都送了出去。且说张郃去投靠曹操,曹操当时说了一句“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由此可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