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查干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起百鸡宴,人们就想起威虎山。土匪头目座山鵰每年三十要搞个百鸡宴。
俺们这个百鸡宴和座山鵰没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唯一可以联系上的是俺们要搞百鸡宴时,全国正大唱特唱京剧样版戏。
“百鸡宴”这个词也是从戏里学来的。
俺们是何凤山的队伍。不是座山鵰的队伍。
那场大火过后,四连损失惨重,减员过半。副指导员及六十八名战士牺牲。一时间,阴云密布,悲歌四起。埋葬烈士,整理遗物,补充人员,转眼过去两个年头。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们用过的锹镐、枪枝、开过的拖拉机、康贝因、住过的大马架子、未及穿着的衣帽靴鞋随处可见。躲也躲不开,收也收不尽。四连战士心中的沉重压力一直没能缓解释放。
又到年关,连队上上下下都希望过个好年,缓解心情。
是谁提的议,没有考证过。最终是司务长通知俺去坝前买批鸡,连队过年聚餐用。
一、寒冬腊月二百里驭马收鸡
要去的那个“坝前”离连队二百来里路。俺人还没走,这“百鸡宴”的词就在战士们中流传开了。
俺屈指一算,离过年没有几天了,立马收拾。准备了一天,转天起个大早,天没亮就和一名战士骑马出发了。
三匹马乘夜色并肩而行,天刚放亮,已到团部。在团部没停留,沿大路继续策马前行。
一路我俩边聊边走,晨日如火,暖阳扑面。
这时有看客说:“哎,打住,打住,不是你和一名战士吗?一人骑一匹马,那该是两匹马才对,怎么出来三匹马并肩而行?笔误?口误?”呵呵,俺告诉你,没误!你想啊,那百十只鸡不是也要骑马而归嘛!总不能赶它们回来吧?所以多带了一匹马!
又走了几里,俺勒住马说:“方便方便。”俺此言正中那战士正中下怀,两人下得马来,走前几步,便撩衣解带。
那三匹马也不失时机,叉开后腿哗哗拉拉排泄起来。
要说这路边草之所以比别处的草茂盛,这路人的施肥也是一大原因吧。
俺俩方便之后,顿感体内轻松。俺俩牵马走了一阵,腿脚筋骨也活动开了,于是翻身上马,向前方驰去。
这年草原雪不太大,虽是深冬腊月,积雪才过脚面。过团部后,是一条汽车跑过的路。路面冻土光洁坚硬,马蹄踏上,嗒嗒有声,转眼过了一棵树。
俺身边的这位战士叫实毅,是草原大火中死里逃生的人。他面部已烧火得变形,十个手指弯曲不能伸直。他和俺混得不错,关系亲密无间。俺俩常常一起到野外游玩打猎。有关当年四连救火的经过,多是他讲与俺的。他多次带俺到当年战友们牺牲的现场追忆讲解。
不过,这次到坝前,俺是不同意他来的。他软磨硬泡的,弄得俺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答应他。
这趟采购任务要骑马走近二百里路,而且要一天内到达,中途只可在汉乌拉公社打间儿。再往后就是巉岩密林羊肠小路。道路崎岖险峻不说,就这日行两百里一项,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长年骑马经验也不可能做到。
实毅虽然是蒙族,并非在草原长大。他生长在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不折不扣的城里人。他被火烧成重伤,虽已经痊愈,但是新长出的皮肉薄而嫩,稍有擦碰就要破裂,如因此感染,生出些意外后果,俺就担待不起了。再说,这远途骑马可真不是一般人想的潇洒惬意,那种劳累与疲倦难与言表。
别怪俺罗索,俺先来说说这会骑马与不会骑马有何区别,也是对以后的情节发展做个铺垫。
二、饭馆老板劝俺们莫夜行
到了四十四团团部(原老汉乌拉公社所在地),在一家饭馆前停下来。
俺们到时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店门虽开,但以无人吃饭,老板也将炉火封住。
俺俩从早起到现在滴水未进,央求老板将火捅开煮碗热面吃。等待老板煮面期间俺俩从旁边一商店买来二斤月饼。
你别说,这顿饭有稀有干,还真吃出了汗。
吃好后,吸上根神仙烟,向老板打听去坝前的路况。
老板是这的老住户,说起来俺和老板还有一个小故事。
兵团尚未成立时,俺和一知青赶牛车来汉乌拉粮店买粮,带着一只狗。你想,那狗要比牛车跑得快。它先进了汉乌拉镇子里,等俺们赶着牛车在旅馆前停下来,下车还未等站稳,这位老板和老板娘抱着一只大公鸡跑过来了。
“看看,看看,俺们的鸡让你们那只狗咬死了!”
“不可能吧?俺们刚进来。还没卸车呢。”俺和另一知青忙解释。
双方你一言俺一语的说着,那只黑狗顺着墙根溜进来。
“看见没有。那是什么?”突然,老板夫妇声音提高了八度。
俺定睛一望,顿时傻了眼。你猜怎么着?狗鼻子上还粘着鸡毛呢!
俺当时也来的快,顺嘴突鲁出一句:“你一家人看不住一只鸡,俺一个人怎能看住一只狗?”
这句话还真把夫妇二人噎回去了。夫妇二人也是善良人家,也没有再纠缠下去,便提着死鸡悻悻地走了。
这二人走后,俺心里不踏实,别扭。自忖:咱的狗把人家的鸡咬了,就该赔人家,怎么还强词夺理呢?于是,俺向旅馆的老板打听,他说这俩口就是前面那家饭店的,一个老板一个服务员。
得,还得见面。这饭店是汉乌拉公社所在地唯一的一家饭店了。坝前的来坝后,坝后的去坝前,都要在此店吃饭。
把车卸了,牛喂上,俺来到饭店。果不其然,服务员就是那位刚见过的大嫂。
俺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说:“你的鸡是俺的狗咬死的,俺们赔你。五块够不够?”
“用不了”她接过钱说着进了厨房。
俺心想,这老板娘真实在,给多少要多少。
不一会儿,她出来了,说:“收你二块半吧。”
就这么个事让俺和老板一家熟悉了。后来俺又多次到汉乌拉公社,饭店是必去之处,要说不去还真不行,没处吃饭去啊。
扯得有点远了。
上路之前,老板再次劝俺们最好是明天走,不然,要走五十里的夜路。
俺何尝不想住一夜再走!可是,俺反复掐算,如果不连夜赶过去。年三十前回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俺问实毅:“你行不行?”
他说“行。”
俺又追问:“真行假行?”
他说:“没问题!”
俺说:“那好,咱们走。”
三、巉岩怪林羊肠路
这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两个小时,俺们得赶到坝口。
人们总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走过的路,无论怎么偏僻,都能和伟人、名人、历史事件等联系起来,是一种光荣还是一种虚荣说不好。
据当地人说,当年这条路只能走驴车、牛车。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有一部分兵力就是从这条路突进内地的直插沈阳的。
由于道路过于狭窄,苏军的辎重车辆无法通过,便用坦克在前面开路,一面轰开山石,一面前进。
你想战争时修的路,只要能通过就行,战争结束后,这条路存在的意义不大了,没人修理养护。除小商小贩或投亲靠友的走这条路,个把月都不见有人车走过。多年风吹雨淋,道路破损不堪。
现时这里马车可以过了.一些坝后的皮毛和坝前的菜蔬、水果(如沙果,红果等)从这条路运进运出的。但是,数量极为有限。
兵团成立后,有大胆的汽车司机曾尝试走过这条路。结果是途中险象环生,,没有敢再走第二次的。
这条路唯一的好处是百里内无叉道,沿途有大小村屯散在道路两侧。迷路的可能性不大。所,只要进坝口,踏上下坝的石路,一直走下去就行了。这条路留下了”苏联红军走过的路”的美名.
进了坝口,俺心里顿时踏实了。
路虽然蜿蜒曲折,路两边山高峰恶,但是这里不会窜出一个执刀大汉,大叫“此路是俺开,此树是俺栽,要想从此地留下买路”的景象。
这里民风纯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进入坝口不久,暮色降临。
骑马下坡并不那么好受,重心前倾,马只要稍有闪躲、停顿,都可能把俺们闪下来。再说了,这种山路很不适合坝后草原的马行走。
坝后草原的马在平坦松软的草原奔跑习惯了,这种崎岖高低不平的石土混杂的路它们极不习惯。所以它们也就极为小心。再加上坝后的马都没有钉铁掌,在这种路上走久了还会伤害马蹄,马会感到疼痛难忍。所以俺们前进的速度很慢.
不过,俺早已经有走上大半夜的心理准备,也就不怕慢了。
“哎,你说这的风景怎么样?”俺想使这沉静的气氛活跃一点儿,虽黑呼呼的什么景也看不见了,俺还是这样问实毅。
没有回音,怎么回事?俺勒住马,等他过来。
“你怎么啦?”俺问,
“什么时候到啊?”实毅有气无力地问,
“少说还要三个小时吧.”
“哎哟,俺不行了,屁股肿了”他说.
“俺说什么来着,不让你来,你非要来,俺跟你说骑马走这么远的路不好玩!”俺埋怨他,不过,埋怨归埋怨,还要为他想办法。
俺先是叫他下来走一段路,又告诉他不要呆坐在马鞍上,调换各种姿势坐着,只要不掉下马就行。侧身、前倾、后仰、骑在马屁股上,趴在马脖子上都行,反正路不好走,马也累了,闹腾不起来,不会有什么危险,你自己感觉舒适就行。
这样走了十来里路,他被烧伤的身体再也坚持不住了,只好坐在冰冷的山石上休息。
已经进入深谷之中了,周围一切都是黑漆漆的,阴冷冷的。还有三十多里的路程,不能这样耗下去。俺强迫他起来走。
俺们必须走,不能在这深谷里呆着,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不走,后半夜就会被冻僵。
他在俺的逼迫下,继续走着
这样走走停停,马上马下的,又走出了十来里。俺看出他真是不行了,当时真想给他几马鞭,但俺深知这没有用。
俺忽然想起:有一年,俺从走这条路时,曾结实一个人,那个人是到坝后探亲的。他的女儿嫁到坝后,俺与他同行.上坝之前,他曾经带俺到路边一处人家休息过,喝了会儿茶。是个很小的屯子,三四户人家,就在路边不远处。俺大该判断了一下,应该还没有走过。
于是,俺边往前走边注意着山坡上是否有人家。
这里的人家都是日升而起日落而息,不会点灯熬油的,所以俺告诉实毅:“你竖起耳朵瞪起眼睛,只要发现有人家我们就住下来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走!”
他一听此言立时有了精神。
这样估莫走了半个小时,俺们终于听到几声狗叫,位置正在俺们的左上方。这下子,不但俺俩来了精神,那三匹马也仿佛有了力量。
马转动着耳朵,向山坡方向扬头张望,并且加快了步伐。
这回不是俺们牵着马走了,是马牵着俺俩往坡上爬.因为是斜着插过去的,这几步路走得上上下下、跌跌撞撞的,真有点翻山越岭的感觉。
终于到了那家院门前,这家院落是用石头和树枝围起来的。一个窗户亮着灯。一只小狗在院落中又跳又叫。不知是通知主人有陌生人到来早做防备,还是欢迎俺俩,在替主人问着:"嗷嗷,你好"。
四、夜宿山里人家民风纯朴热情
“有人吗”俺喊道。
“有人吗”实毅也喊。
终于,这家的门开了。
俺急忙主动地介绍:“俺们是坝后兵团的,到大屯老姜家去。天太黑了,看不见路。想在你这里歇一会儿行吗?
“坝后哪个团的?”这家男主人终于开了口。
“四十三团,原来的宝日格斯台”
“喔。”这家主人答应着走过来。
他提着马灯,在俺们的脸上晃了晃,见都穿着兵团土八路的黄军装,这才打开院门。
那院门就是一块柳条编的排子,一根棕绳拴着,人在外面一提就开了。如果你在与主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打开排子门,一定要等主人来打开。不然你就有私闯民宅的嫌疑了。而且人家也不会招待你的。这也是君子约定吧,话说回来,如是真是盗贼,钢门铁锁也拦他不住。
随男主人进屋后,屋内的女主人正在收拾炕上的被子。显然,他们是早睡了,听到俺们叫又起来的。她把熟睡的孩子推到炕里面。热情地让俺们坐下。然后,开始往炉子里加柴。并在炉上坐上铁水壶。
“还没吃饭吧。”女主人问。
“那还用问吗,快整饭。”男主人说。
进得门来无论生熟都是客。这种大山里的纯朴民风,让过往之客如旱地逢甘露,雪中得热炭,寒冬腊月遇暖春。
俺连连推辞“不用忙,不用忙。俺们带的有吃的。喝点热水就行了。”
俺从挎包里拿出那几块月饼,又拿出两瓶灌头。
“到家了让你们吃这个?不行,快”男主人转向女主人“烙几张饼,炒个白果。天晚了,简单点,想吃什么明白天咱再说。”
女主人生火做饭,男主人和俺去草圈背草喂马。
喂过马,俺坐在热炕上,打量着这个屋子。
很普通的一个家,我坐的这边是炕箱。杨木的,油着重漆。上面画着大朵的花,想必这是女主人的陪嫁了。几床被子叠放在炕柜上。
对面的北墙是一对扣箱。扣箱是那个地方的叫法,北京就叫箱子。木箱子刷着大红漆,木箱下是用蓝布挡着。箱前一条长蹬,。炕与箱子之间,靠东墙的地方有个高桌,也是杨木的。没有油漆,烟熏火燎的变成了黑色。高桌上面放着茶壶茶碗。这是巴林左旗典型的山村家庭的布置了。
男主人把一张小桌放在炕上,为我们倒了热茶。女主人进来说,饭做好了。男主人把我们往炕里让。坐炕里要盘腿,我在蒙古包生活过,盘腿还是可以的,便上了炕里。实毅屁股又疼又不会盘腿,只好斜坐在炕边。小油灯放在炕桌上,小小的火焰晃动着,把我们的背影放大后投放到墙上。
女主人手脚很麻利,短短的时间,烙好饼,还炒了两个菜。一盘炒鸡蛋,这里叫炒白果,一盘酸菜粉。。又加上俺们带来的那两瓶灌头,一个红烧猪肉一个沙丁鱼,四个菜,还真丰盛。
男主人拿出一个装注射水的白瓶子,在俺俩面前晃晃说:“家里就这些了,不知你们来。”当然,这瓶子里是酒,大约有四五两。
说着男主人找来一个大号白磁缸子,随手拿起暖水瓶,倒上热水,把酒瓶盖打开,放进缸子里。他又麻利的拿出三只酒蛊,放在炕桌上。
女主人端上饭菜,俺们让女主人上桌,女主人很爽快地答应着,推推坐在炕沿的男主人,男主人上了炕里。女主人挎着炕沿坐下来。
那个孩子还在熟睡,俺看看表,十点多了。
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着,男女主人不断地让俺们“叨”菜。
“叨”这个字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只有说鸡进食时才使用。在这个地方,这“叨”菜就是夹菜的意思。
这男主人有个怪习,一般人难以接受。
他把筷子当成了鸡爪。真是“叨”着吃。把酸菜粉夹起放下,而且是把整个盘子的菜“叨”了个顶朝天。一边这样“叨”着往自己嘴里送,边吃着边劝俺俩吃。不过他“叨”的只是那盘酸菜粉。其它的菜倒没有乱“叨”
四个人半斤酒,少了些,俺忽然想起,实毅那个挎包里也放着六、七两酒,这是中午吃饭剩的。俺叫实毅拿出来。
这顿夜餐结束时,他们已经知道俺们的此次来坝前的任务了。
俺向这家人打听行情和鸡源。这家男主人说:“哎呀,你们要是早来就好了,一进腊月门,各家的鸡该留的留该杀的杀,庄户人家过年除称几斤肉杀只自家的鸡,也没啥的啦。再说啦”男主人突然压低声音说“不瞒你们,不让养啊,说是资本主义尾巴。不怕大兄弟笑话,咱老百姓不就是从鸡屁股里扣点儿钱买个油盐啥的。”
“还真这么邪虎?”俺想起联播里天天播什么资本主义尾巴的声音。
”唉,俺老丈人那屯子闹得更欢,公社的开着拖拉机,架着大剌叭,拉着锯。带着笼子,见树就据见鸡就抓,见羊就牵。闹腾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羊上树,哭天喊地的,比当年那日本鬼儿进村”
男主人越说越气,差点儿说突鲁了。女主人连忙扯扯男人的衣袖。男主人喝了点酒,看俺和实毅是局外人说说心里痛快“这怕啥的,这两大兄弟还能卖了咱们,是不他大兄弟?”
“是,谁说不是,随便说,今就咱们几个,有啥心里不痛快的倒出来,没人知道”俺应和着。
又聊了一会儿,困意上来了,明天还要赶路办事的,俺就叫上实毅出了屋。出来后,俺见那三匹马还在吃草,俺过去用脚把被马踩散的草往一起拢了拢,然后俺俩找了个黑角落一边小解一边说着:“怎么样,歇过来了吗?”
“好多了。”
“知道骑马的味了吧。”
“下次可不敢来了。”
“呵呵,还有下次啊,咱们又不是坐山雕,不可能年年办场百鸡宴吧。”
俺们一起往屋里走着,俺说:“明天,五点出发。争取八点到了。”
这家三间小房,东面的一间住人,中间是灶间,西面的一间堆着粮食杂物干家活用的工具。所以,俺俩只能在这一铺炕上挤了。
好在时间不长,躺下时深夜两点半,四点过点就要起来,二个来小时,半躺半卧的合衣而眠。等在睁开眼,见窗外灰蒙蒙的,立觉大事不好,睡过劲儿了。
男女主人都不在。
俺再看手表,已是六点多了,急忙推起实毅。俺们正收拾东西,男主人进来,见俺们起来了就说:“让你们多睡会儿,没叫你们。骑马给你们饮好拴桩子上了。”
俺和实毅走出屋,女主人在脸盆里放进热水,还拿出一条新的毛巾。俺俩洗过脸,女主人又端上来两大碗热汤面,每个碗里都卧着二颗荷包蛋。这种规格在当时当地大多是丈母娘给女婿做的饭。
一大碗面吃完,头上冒大汗,好爽快。
“落落汗再走。”女主人说。
俺给男主人一支烟,自己点上根叨在嘴上。
“他大兄弟,跟你商量点儿事?”男主人欲说又止。
“嘛事说吧,只要俺们能办到。”俺忽然脑子里转了一下,他是不是要饭前和喂马的草钱哪?听他怎么说吧。
“你们真是要收鸡呀。”男主人似乎有点不太踏实。
“真是,怎么?”俺有点儿莫名其妙。是不是公社下令不让卖鸡或是收鸡要证明什么的,还真是,路过团部开个收鸡证明就好了。
“怎么,有人不让收啊?俺们可是坝后兵团的,身负屯恳戍边的重任,中蒙边界上苏联驻重兵百万,怎么着,买几只鸡还有人反对啊”“不是,他大兄弟,不是那个意思,没有人敢和兵团作对。那不是反革命嘛。是这么个事,俺家呀也有几只鸡。你们要是收鸡顺便也收了去吧。”
“唉,就这事啊,没问题,这点儿小事,几只啊?俺全包了。”
“五只。”
“才五只啊?有五十只我也要!你说咱干啥来的,不就是收鸡么!”
“别都卖啊,留下那两只,开春下个蛋唔地,给孩子吃。再说不换个油盐啥的?”女主人说。
“是啊,留两只吧。看这孩子,激灵鬼一个”俺说。
孩子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背靠墙坐在炕里,大眼睛眨吧眨吧的,好奇地看着俺们。
“鼻涕过河啦”实毅说着掏出张纸去给孩子擦鼻涕,孩子吓得直躲,的确,他的手太可怕了,都变了形。
“留两只就留两只。”男主人解释道:“她娘病了,一年到头离不了药,这不是想着卖两钱,过年去看看。”
“鸡的事没问题,给你个好价钱,”俺转过头问实毅:“怎么样?”
“行,没问题。”实毅也附合着。
“俺俩现在要走了,天都大亮了,你这两天把鸡宰了吧,毛退干净,内脏清出来。留下鸡肝鸡心其它不要了。俺们收白条鸡,带着方便。过两天回来时到这取走。”
“好好。”
“那俺们走啦。”
“再坐坐”
“不啦。给你们添了这么大麻烦,饭钱回来时一起算。”俺俩客气着,出屋备马。
这一家三口送我们出了院落。俺们上马后走出一段再回头,仍见他们在外面立着。
五、大屯收鸡,老百姓暗道心中苦
很快到了大屯,名字叫大屯,实际只有三十多户人家。这样的屯子都叫大屯,那周围的屯子就可想而知了。十户村,三家屯,散落各处。
山村人家为节省口粮,冬天只吃两顿饭。所以,俺们到大屯时,那里的人正在吃饭。
这里有俺一个朋友,俺叫他老姜。一见俺们到来。老姜家的孩子们纷纷离开了饭桌。他们吃得是高粱米饭。桌中间一个大海碗里是淹白菜和萝卜块。老姜媳妇忙着收拾碗筷,老姜让坐沏茶。
寒暄过后,俺们说明来意。
老姜说的意思和刚离开那家男主人所说基本一致。一进腊月门各家的鸡该宰都宰了,又加上面不让多养鸡,没一定能收到。
“要是你们自己吃,俺这有一两只你们拿走好了。”老姜一副很大方的样子。
“你这是什么话”俺说:“俺两人跑二百来里要你一两只鸡?呵呵。”
“最少也要收个百十来只啊”实毅也在旁边添话。
“俺出八毛一斤收,你看怎么样?能收到不?”俺问。
“这个价还公平,这样吧,你们在这喝茶歇着,俺让你嫂子整饭,俺给你们到外面放放话,看有没有卖的。”说着,老姜起身,披上件大衣,拿上他那根烟袋要出屋。俺从挎包里掏出二盒青城烟塞给他:“拿上这个。这事成不成全在你啦,俺们可是投奔你来的。”俺得给他点压力。
“说别的就外道了。”老姜对着几个孩子喊道:“你们几个出去各家喊喊,就说坝后有来收鸡的,八毛一斤,有卖的过咱家来。”
孩子们一阵风似地跑出去了。老姜跟着蹶达蹶达出了屋。
屯子不大,不过多久,有的孩子就领着人过来了。
三三二二的,问价钱的,问收什么样鸡的。还真不错,转眼间有十几个人打听。
... -->>
提起百鸡宴,人们就想起威虎山。土匪头目座山鵰每年三十要搞个百鸡宴。
俺们这个百鸡宴和座山鵰没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唯一可以联系上的是俺们要搞百鸡宴时,全国正大唱特唱京剧样版戏。
“百鸡宴”这个词也是从戏里学来的。
俺们是何凤山的队伍。不是座山鵰的队伍。
那场大火过后,四连损失惨重,减员过半。副指导员及六十八名战士牺牲。一时间,阴云密布,悲歌四起。埋葬烈士,整理遗物,补充人员,转眼过去两个年头。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们用过的锹镐、枪枝、开过的拖拉机、康贝因、住过的大马架子、未及穿着的衣帽靴鞋随处可见。躲也躲不开,收也收不尽。四连战士心中的沉重压力一直没能缓解释放。
又到年关,连队上上下下都希望过个好年,缓解心情。
是谁提的议,没有考证过。最终是司务长通知俺去坝前买批鸡,连队过年聚餐用。
一、寒冬腊月二百里驭马收鸡
要去的那个“坝前”离连队二百来里路。俺人还没走,这“百鸡宴”的词就在战士们中流传开了。
俺屈指一算,离过年没有几天了,立马收拾。准备了一天,转天起个大早,天没亮就和一名战士骑马出发了。
三匹马乘夜色并肩而行,天刚放亮,已到团部。在团部没停留,沿大路继续策马前行。
一路我俩边聊边走,晨日如火,暖阳扑面。
这时有看客说:“哎,打住,打住,不是你和一名战士吗?一人骑一匹马,那该是两匹马才对,怎么出来三匹马并肩而行?笔误?口误?”呵呵,俺告诉你,没误!你想啊,那百十只鸡不是也要骑马而归嘛!总不能赶它们回来吧?所以多带了一匹马!
又走了几里,俺勒住马说:“方便方便。”俺此言正中那战士正中下怀,两人下得马来,走前几步,便撩衣解带。
那三匹马也不失时机,叉开后腿哗哗拉拉排泄起来。
要说这路边草之所以比别处的草茂盛,这路人的施肥也是一大原因吧。
俺俩方便之后,顿感体内轻松。俺俩牵马走了一阵,腿脚筋骨也活动开了,于是翻身上马,向前方驰去。
这年草原雪不太大,虽是深冬腊月,积雪才过脚面。过团部后,是一条汽车跑过的路。路面冻土光洁坚硬,马蹄踏上,嗒嗒有声,转眼过了一棵树。
俺身边的这位战士叫实毅,是草原大火中死里逃生的人。他面部已烧火得变形,十个手指弯曲不能伸直。他和俺混得不错,关系亲密无间。俺俩常常一起到野外游玩打猎。有关当年四连救火的经过,多是他讲与俺的。他多次带俺到当年战友们牺牲的现场追忆讲解。
不过,这次到坝前,俺是不同意他来的。他软磨硬泡的,弄得俺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答应他。
这趟采购任务要骑马走近二百里路,而且要一天内到达,中途只可在汉乌拉公社打间儿。再往后就是巉岩密林羊肠小路。道路崎岖险峻不说,就这日行两百里一项,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长年骑马经验也不可能做到。
实毅虽然是蒙族,并非在草原长大。他生长在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不折不扣的城里人。他被火烧成重伤,虽已经痊愈,但是新长出的皮肉薄而嫩,稍有擦碰就要破裂,如因此感染,生出些意外后果,俺就担待不起了。再说,这远途骑马可真不是一般人想的潇洒惬意,那种劳累与疲倦难与言表。
别怪俺罗索,俺先来说说这会骑马与不会骑马有何区别,也是对以后的情节发展做个铺垫。
二、饭馆老板劝俺们莫夜行
到了四十四团团部(原老汉乌拉公社所在地),在一家饭馆前停下来。
俺们到时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店门虽开,但以无人吃饭,老板也将炉火封住。
俺俩从早起到现在滴水未进,央求老板将火捅开煮碗热面吃。等待老板煮面期间俺俩从旁边一商店买来二斤月饼。
你别说,这顿饭有稀有干,还真吃出了汗。
吃好后,吸上根神仙烟,向老板打听去坝前的路况。
老板是这的老住户,说起来俺和老板还有一个小故事。
兵团尚未成立时,俺和一知青赶牛车来汉乌拉粮店买粮,带着一只狗。你想,那狗要比牛车跑得快。它先进了汉乌拉镇子里,等俺们赶着牛车在旅馆前停下来,下车还未等站稳,这位老板和老板娘抱着一只大公鸡跑过来了。
“看看,看看,俺们的鸡让你们那只狗咬死了!”
“不可能吧?俺们刚进来。还没卸车呢。”俺和另一知青忙解释。
双方你一言俺一语的说着,那只黑狗顺着墙根溜进来。
“看见没有。那是什么?”突然,老板夫妇声音提高了八度。
俺定睛一望,顿时傻了眼。你猜怎么着?狗鼻子上还粘着鸡毛呢!
俺当时也来的快,顺嘴突鲁出一句:“你一家人看不住一只鸡,俺一个人怎能看住一只狗?”
这句话还真把夫妇二人噎回去了。夫妇二人也是善良人家,也没有再纠缠下去,便提着死鸡悻悻地走了。
这二人走后,俺心里不踏实,别扭。自忖:咱的狗把人家的鸡咬了,就该赔人家,怎么还强词夺理呢?于是,俺向旅馆的老板打听,他说这俩口就是前面那家饭店的,一个老板一个服务员。
得,还得见面。这饭店是汉乌拉公社所在地唯一的一家饭店了。坝前的来坝后,坝后的去坝前,都要在此店吃饭。
把车卸了,牛喂上,俺来到饭店。果不其然,服务员就是那位刚见过的大嫂。
俺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说:“你的鸡是俺的狗咬死的,俺们赔你。五块够不够?”
“用不了”她接过钱说着进了厨房。
俺心想,这老板娘真实在,给多少要多少。
不一会儿,她出来了,说:“收你二块半吧。”
就这么个事让俺和老板一家熟悉了。后来俺又多次到汉乌拉公社,饭店是必去之处,要说不去还真不行,没处吃饭去啊。
扯得有点远了。
上路之前,老板再次劝俺们最好是明天走,不然,要走五十里的夜路。
俺何尝不想住一夜再走!可是,俺反复掐算,如果不连夜赶过去。年三十前回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俺问实毅:“你行不行?”
他说“行。”
俺又追问:“真行假行?”
他说:“没问题!”
俺说:“那好,咱们走。”
三、巉岩怪林羊肠路
这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两个小时,俺们得赶到坝口。
人们总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走过的路,无论怎么偏僻,都能和伟人、名人、历史事件等联系起来,是一种光荣还是一种虚荣说不好。
据当地人说,当年这条路只能走驴车、牛车。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有一部分兵力就是从这条路突进内地的直插沈阳的。
由于道路过于狭窄,苏军的辎重车辆无法通过,便用坦克在前面开路,一面轰开山石,一面前进。
你想战争时修的路,只要能通过就行,战争结束后,这条路存在的意义不大了,没人修理养护。除小商小贩或投亲靠友的走这条路,个把月都不见有人车走过。多年风吹雨淋,道路破损不堪。
现时这里马车可以过了.一些坝后的皮毛和坝前的菜蔬、水果(如沙果,红果等)从这条路运进运出的。但是,数量极为有限。
兵团成立后,有大胆的汽车司机曾尝试走过这条路。结果是途中险象环生,,没有敢再走第二次的。
这条路唯一的好处是百里内无叉道,沿途有大小村屯散在道路两侧。迷路的可能性不大。所,只要进坝口,踏上下坝的石路,一直走下去就行了。这条路留下了”苏联红军走过的路”的美名.
进了坝口,俺心里顿时踏实了。
路虽然蜿蜒曲折,路两边山高峰恶,但是这里不会窜出一个执刀大汉,大叫“此路是俺开,此树是俺栽,要想从此地留下买路”的景象。
这里民风纯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进入坝口不久,暮色降临。
骑马下坡并不那么好受,重心前倾,马只要稍有闪躲、停顿,都可能把俺们闪下来。再说了,这种山路很不适合坝后草原的马行走。
坝后草原的马在平坦松软的草原奔跑习惯了,这种崎岖高低不平的石土混杂的路它们极不习惯。所以它们也就极为小心。再加上坝后的马都没有钉铁掌,在这种路上走久了还会伤害马蹄,马会感到疼痛难忍。所以俺们前进的速度很慢.
不过,俺早已经有走上大半夜的心理准备,也就不怕慢了。
“哎,你说这的风景怎么样?”俺想使这沉静的气氛活跃一点儿,虽黑呼呼的什么景也看不见了,俺还是这样问实毅。
没有回音,怎么回事?俺勒住马,等他过来。
“你怎么啦?”俺问,
“什么时候到啊?”实毅有气无力地问,
“少说还要三个小时吧.”
“哎哟,俺不行了,屁股肿了”他说.
“俺说什么来着,不让你来,你非要来,俺跟你说骑马走这么远的路不好玩!”俺埋怨他,不过,埋怨归埋怨,还要为他想办法。
俺先是叫他下来走一段路,又告诉他不要呆坐在马鞍上,调换各种姿势坐着,只要不掉下马就行。侧身、前倾、后仰、骑在马屁股上,趴在马脖子上都行,反正路不好走,马也累了,闹腾不起来,不会有什么危险,你自己感觉舒适就行。
这样走了十来里路,他被烧伤的身体再也坚持不住了,只好坐在冰冷的山石上休息。
已经进入深谷之中了,周围一切都是黑漆漆的,阴冷冷的。还有三十多里的路程,不能这样耗下去。俺强迫他起来走。
俺们必须走,不能在这深谷里呆着,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不走,后半夜就会被冻僵。
他在俺的逼迫下,继续走着
这样走走停停,马上马下的,又走出了十来里。俺看出他真是不行了,当时真想给他几马鞭,但俺深知这没有用。
俺忽然想起:有一年,俺从走这条路时,曾结实一个人,那个人是到坝后探亲的。他的女儿嫁到坝后,俺与他同行.上坝之前,他曾经带俺到路边一处人家休息过,喝了会儿茶。是个很小的屯子,三四户人家,就在路边不远处。俺大该判断了一下,应该还没有走过。
于是,俺边往前走边注意着山坡上是否有人家。
这里的人家都是日升而起日落而息,不会点灯熬油的,所以俺告诉实毅:“你竖起耳朵瞪起眼睛,只要发现有人家我们就住下来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走!”
他一听此言立时有了精神。
这样估莫走了半个小时,俺们终于听到几声狗叫,位置正在俺们的左上方。这下子,不但俺俩来了精神,那三匹马也仿佛有了力量。
马转动着耳朵,向山坡方向扬头张望,并且加快了步伐。
这回不是俺们牵着马走了,是马牵着俺俩往坡上爬.因为是斜着插过去的,这几步路走得上上下下、跌跌撞撞的,真有点翻山越岭的感觉。
终于到了那家院门前,这家院落是用石头和树枝围起来的。一个窗户亮着灯。一只小狗在院落中又跳又叫。不知是通知主人有陌生人到来早做防备,还是欢迎俺俩,在替主人问着:"嗷嗷,你好"。
四、夜宿山里人家民风纯朴热情
“有人吗”俺喊道。
“有人吗”实毅也喊。
终于,这家的门开了。
俺急忙主动地介绍:“俺们是坝后兵团的,到大屯老姜家去。天太黑了,看不见路。想在你这里歇一会儿行吗?
“坝后哪个团的?”这家男主人终于开了口。
“四十三团,原来的宝日格斯台”
“喔。”这家主人答应着走过来。
他提着马灯,在俺们的脸上晃了晃,见都穿着兵团土八路的黄军装,这才打开院门。
那院门就是一块柳条编的排子,一根棕绳拴着,人在外面一提就开了。如果你在与主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打开排子门,一定要等主人来打开。不然你就有私闯民宅的嫌疑了。而且人家也不会招待你的。这也是君子约定吧,话说回来,如是真是盗贼,钢门铁锁也拦他不住。
随男主人进屋后,屋内的女主人正在收拾炕上的被子。显然,他们是早睡了,听到俺们叫又起来的。她把熟睡的孩子推到炕里面。热情地让俺们坐下。然后,开始往炉子里加柴。并在炉上坐上铁水壶。
“还没吃饭吧。”女主人问。
“那还用问吗,快整饭。”男主人说。
进得门来无论生熟都是客。这种大山里的纯朴民风,让过往之客如旱地逢甘露,雪中得热炭,寒冬腊月遇暖春。
俺连连推辞“不用忙,不用忙。俺们带的有吃的。喝点热水就行了。”
俺从挎包里拿出那几块月饼,又拿出两瓶灌头。
“到家了让你们吃这个?不行,快”男主人转向女主人“烙几张饼,炒个白果。天晚了,简单点,想吃什么明白天咱再说。”
女主人生火做饭,男主人和俺去草圈背草喂马。
喂过马,俺坐在热炕上,打量着这个屋子。
很普通的一个家,我坐的这边是炕箱。杨木的,油着重漆。上面画着大朵的花,想必这是女主人的陪嫁了。几床被子叠放在炕柜上。
对面的北墙是一对扣箱。扣箱是那个地方的叫法,北京就叫箱子。木箱子刷着大红漆,木箱下是用蓝布挡着。箱前一条长蹬,。炕与箱子之间,靠东墙的地方有个高桌,也是杨木的。没有油漆,烟熏火燎的变成了黑色。高桌上面放着茶壶茶碗。这是巴林左旗典型的山村家庭的布置了。
男主人把一张小桌放在炕上,为我们倒了热茶。女主人进来说,饭做好了。男主人把我们往炕里让。坐炕里要盘腿,我在蒙古包生活过,盘腿还是可以的,便上了炕里。实毅屁股又疼又不会盘腿,只好斜坐在炕边。小油灯放在炕桌上,小小的火焰晃动着,把我们的背影放大后投放到墙上。
女主人手脚很麻利,短短的时间,烙好饼,还炒了两个菜。一盘炒鸡蛋,这里叫炒白果,一盘酸菜粉。。又加上俺们带来的那两瓶灌头,一个红烧猪肉一个沙丁鱼,四个菜,还真丰盛。
男主人拿出一个装注射水的白瓶子,在俺俩面前晃晃说:“家里就这些了,不知你们来。”当然,这瓶子里是酒,大约有四五两。
说着男主人找来一个大号白磁缸子,随手拿起暖水瓶,倒上热水,把酒瓶盖打开,放进缸子里。他又麻利的拿出三只酒蛊,放在炕桌上。
女主人端上饭菜,俺们让女主人上桌,女主人很爽快地答应着,推推坐在炕沿的男主人,男主人上了炕里。女主人挎着炕沿坐下来。
那个孩子还在熟睡,俺看看表,十点多了。
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着,男女主人不断地让俺们“叨”菜。
“叨”这个字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只有说鸡进食时才使用。在这个地方,这“叨”菜就是夹菜的意思。
这男主人有个怪习,一般人难以接受。
他把筷子当成了鸡爪。真是“叨”着吃。把酸菜粉夹起放下,而且是把整个盘子的菜“叨”了个顶朝天。一边这样“叨”着往自己嘴里送,边吃着边劝俺俩吃。不过他“叨”的只是那盘酸菜粉。其它的菜倒没有乱“叨”
四个人半斤酒,少了些,俺忽然想起,实毅那个挎包里也放着六、七两酒,这是中午吃饭剩的。俺叫实毅拿出来。
这顿夜餐结束时,他们已经知道俺们的此次来坝前的任务了。
俺向这家人打听行情和鸡源。这家男主人说:“哎呀,你们要是早来就好了,一进腊月门,各家的鸡该留的留该杀的杀,庄户人家过年除称几斤肉杀只自家的鸡,也没啥的啦。再说啦”男主人突然压低声音说“不瞒你们,不让养啊,说是资本主义尾巴。不怕大兄弟笑话,咱老百姓不就是从鸡屁股里扣点儿钱买个油盐啥的。”
“还真这么邪虎?”俺想起联播里天天播什么资本主义尾巴的声音。
”唉,俺老丈人那屯子闹得更欢,公社的开着拖拉机,架着大剌叭,拉着锯。带着笼子,见树就据见鸡就抓,见羊就牵。闹腾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羊上树,哭天喊地的,比当年那日本鬼儿进村”
男主人越说越气,差点儿说突鲁了。女主人连忙扯扯男人的衣袖。男主人喝了点酒,看俺和实毅是局外人说说心里痛快“这怕啥的,这两大兄弟还能卖了咱们,是不他大兄弟?”
“是,谁说不是,随便说,今就咱们几个,有啥心里不痛快的倒出来,没人知道”俺应和着。
又聊了一会儿,困意上来了,明天还要赶路办事的,俺就叫上实毅出了屋。出来后,俺见那三匹马还在吃草,俺过去用脚把被马踩散的草往一起拢了拢,然后俺俩找了个黑角落一边小解一边说着:“怎么样,歇过来了吗?”
“好多了。”
“知道骑马的味了吧。”
“下次可不敢来了。”
“呵呵,还有下次啊,咱们又不是坐山雕,不可能年年办场百鸡宴吧。”
俺们一起往屋里走着,俺说:“明天,五点出发。争取八点到了。”
这家三间小房,东面的一间住人,中间是灶间,西面的一间堆着粮食杂物干家活用的工具。所以,俺俩只能在这一铺炕上挤了。
好在时间不长,躺下时深夜两点半,四点过点就要起来,二个来小时,半躺半卧的合衣而眠。等在睁开眼,见窗外灰蒙蒙的,立觉大事不好,睡过劲儿了。
男女主人都不在。
俺再看手表,已是六点多了,急忙推起实毅。俺们正收拾东西,男主人进来,见俺们起来了就说:“让你们多睡会儿,没叫你们。骑马给你们饮好拴桩子上了。”
俺和实毅走出屋,女主人在脸盆里放进热水,还拿出一条新的毛巾。俺俩洗过脸,女主人又端上来两大碗热汤面,每个碗里都卧着二颗荷包蛋。这种规格在当时当地大多是丈母娘给女婿做的饭。
一大碗面吃完,头上冒大汗,好爽快。
“落落汗再走。”女主人说。
俺给男主人一支烟,自己点上根叨在嘴上。
“他大兄弟,跟你商量点儿事?”男主人欲说又止。
“嘛事说吧,只要俺们能办到。”俺忽然脑子里转了一下,他是不是要饭前和喂马的草钱哪?听他怎么说吧。
“你们真是要收鸡呀。”男主人似乎有点不太踏实。
“真是,怎么?”俺有点儿莫名其妙。是不是公社下令不让卖鸡或是收鸡要证明什么的,还真是,路过团部开个收鸡证明就好了。
“怎么,有人不让收啊?俺们可是坝后兵团的,身负屯恳戍边的重任,中蒙边界上苏联驻重兵百万,怎么着,买几只鸡还有人反对啊”“不是,他大兄弟,不是那个意思,没有人敢和兵团作对。那不是反革命嘛。是这么个事,俺家呀也有几只鸡。你们要是收鸡顺便也收了去吧。”
“唉,就这事啊,没问题,这点儿小事,几只啊?俺全包了。”
“五只。”
“才五只啊?有五十只我也要!你说咱干啥来的,不就是收鸡么!”
“别都卖啊,留下那两只,开春下个蛋唔地,给孩子吃。再说不换个油盐啥的?”女主人说。
“是啊,留两只吧。看这孩子,激灵鬼一个”俺说。
孩子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背靠墙坐在炕里,大眼睛眨吧眨吧的,好奇地看着俺们。
“鼻涕过河啦”实毅说着掏出张纸去给孩子擦鼻涕,孩子吓得直躲,的确,他的手太可怕了,都变了形。
“留两只就留两只。”男主人解释道:“她娘病了,一年到头离不了药,这不是想着卖两钱,过年去看看。”
“鸡的事没问题,给你个好价钱,”俺转过头问实毅:“怎么样?”
“行,没问题。”实毅也附合着。
“俺俩现在要走了,天都大亮了,你这两天把鸡宰了吧,毛退干净,内脏清出来。留下鸡肝鸡心其它不要了。俺们收白条鸡,带着方便。过两天回来时到这取走。”
“好好。”
“那俺们走啦。”
“再坐坐”
“不啦。给你们添了这么大麻烦,饭钱回来时一起算。”俺俩客气着,出屋备马。
这一家三口送我们出了院落。俺们上马后走出一段再回头,仍见他们在外面立着。
五、大屯收鸡,老百姓暗道心中苦
很快到了大屯,名字叫大屯,实际只有三十多户人家。这样的屯子都叫大屯,那周围的屯子就可想而知了。十户村,三家屯,散落各处。
山村人家为节省口粮,冬天只吃两顿饭。所以,俺们到大屯时,那里的人正在吃饭。
这里有俺一个朋友,俺叫他老姜。一见俺们到来。老姜家的孩子们纷纷离开了饭桌。他们吃得是高粱米饭。桌中间一个大海碗里是淹白菜和萝卜块。老姜媳妇忙着收拾碗筷,老姜让坐沏茶。
寒暄过后,俺们说明来意。
老姜说的意思和刚离开那家男主人所说基本一致。一进腊月门各家的鸡该宰都宰了,又加上面不让多养鸡,没一定能收到。
“要是你们自己吃,俺这有一两只你们拿走好了。”老姜一副很大方的样子。
“你这是什么话”俺说:“俺两人跑二百来里要你一两只鸡?呵呵。”
“最少也要收个百十来只啊”实毅也在旁边添话。
“俺出八毛一斤收,你看怎么样?能收到不?”俺问。
“这个价还公平,这样吧,你们在这喝茶歇着,俺让你嫂子整饭,俺给你们到外面放放话,看有没有卖的。”说着,老姜起身,披上件大衣,拿上他那根烟袋要出屋。俺从挎包里掏出二盒青城烟塞给他:“拿上这个。这事成不成全在你啦,俺们可是投奔你来的。”俺得给他点压力。
“说别的就外道了。”老姜对着几个孩子喊道:“你们几个出去各家喊喊,就说坝后有来收鸡的,八毛一斤,有卖的过咱家来。”
孩子们一阵风似地跑出去了。老姜跟着蹶达蹶达出了屋。
屯子不大,不过多久,有的孩子就领着人过来了。
三三二二的,问价钱的,问收什么样鸡的。还真不错,转眼间有十几个人打听。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