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乱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插作战,恐怕不等鞑子来攻,自己都要把队伍跑散。
田楚云显然对雄威军团的情报、体力、指挥体系有着相当的自信,而且,洪承畴认为,雄威军团的确有这样的能力。
田楚云能派兵出边墙直面鞑子,而且还把后路交给他,洪承畴当然没有反对的必要,遂令属下放开龙井关及墙子岭,让雄威军团北上。
孙应元知悉田楚云的计划后,正纳闷粮草从何而来时,忽然黄渤派人求见,说五千石粮草已经准备完善,就在宣府城中,让孙应元尽快派兵搬取。
孙应元大惊,派人一看,发现黄渤早就通过商人在宣府囤积了将近万石粮草。孙应元放下心来,令禁卫军团押送粮草向沽源靠近,等待张凤仪抵近沽源。
雄威军团穿越洪承畴的防线,显然在济尔哈朗的意料之外,猝不及防下,吃了大亏。待济尔哈朗醒过身来,派遣重兵围剿雄威军团时,雄威军团却与鞑子在崇山峻岭内兜圈。
雄威军团的前身雄威营,兵员来源于巴东的崇山峻岭中,有着良好的山地作战传统。后来雄威军团抵达仙霞关后,又时时展开山地战训练。而且,他们的统帅田楚信本就是长途奔袭和打运动战的高手。
鞑子如何是雄威军团的对手,在雄威军团营级建制的持续调动下,疲于奔命。雄威军团又创造了数次战机,给予鞑子毁灭性的打击。
济尔哈朗无法,只好令鳌拜和准塔暂时退兵,与边墙脱离了接触。
与此同时,张凤仪率领武卫军团,协同禁卫军团,互为犄角,越过沽源,从西边压来,隐隐有威胁鞑子后路之势。
济尔哈朗飞报皇太极,皇太极令济尔哈朗退兵。
自此,济尔哈朗将蓟辽周边抢掠一空后,迅速退回辽东。
鞑子退兵,算得上崇祯十五年的开门红,然而,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雾,没有丝毫庆贺的意思。
形势依然严峻。鞑子退兵后,雄威军团第一军、第二军回撤,分别停在了龙井关和墙子岭,第三军则驻扎在蓟州城外,没有挪窝的意思。
虎啸军团借遮护粮道之机,驻扎在香河、宝坻、三河等地。京师的百姓,甚至能隐隐约约听到虎啸军团的马嘶人吼。
朝廷当然可以下令下属军队进攻荆州军。姑且不论能否打得过,这帮军队是否听令还值得商榷。
也难怪朝廷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毕竟,这些军队前段时间没有接到朝廷命令,就与田楚云配合密切,还取得了不少的战功。
正当朝廷一筹莫展时,杨一仁再次提出了参军联席署的议案。
此参军联席署非彼参军联席署。以前,杨一仁仅仅着眼于抵抗鞑子入侵,这次,杨一仁着眼的是整个大明!
杨一仁将整个大明的陆上武装力量分为三级。
最低层、最基础的,当然是遍布每个角落的弓兵。弓兵来源于最低层的百姓,农闲时训练、巡逻,维持乡村治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乡村自治的作用,为其余武装力量提供优秀兵员。
相对应的,各县设立弓兵处、各府设立弓兵署、各省设立弓兵司,最后由大明军事统辖机关统一管辖。
中间层次,则是地方驻防军。各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战略要地或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驻守常备军队。地方驻防军多配置轻武器,部署少量火炮及战马,主要用来应付辖区内各种不测。
高级层级,当然是遍布大明各地的精锐野战军。野战军按照性质进行划分,虎啸、武卫、天武、骠骑、宣武、金吾、靖国、禁卫、蓟辽等九个军团,再加上神刃军,属于平原、沙漠、草原野战军,负责华北、西域、草原、辽东的防务,保护深入草原、沙漠及辽东的大明利益。
天策、神卫、骁卫三军团,加上背嵬军,属于丛林、山地野战军,负责西南、华南等地的防务,将大明利益往云南、交趾、广南之外延伸。
雄威、神机、霹雳三军团,负责东南、中原腹地的防务,必要时,可作为机动力量对各个方向提供支援。
龙卫、龙虎两军团,属于海军陆战军团,隶属于海军,负责南洋地区的防务。
这些内容倒也罢了,最让朝廷心寒的是,杨一仁提出,在大明建立枢密院,作为唯一的军事统帅机关,管辖所有武装力量,发出作战指令。
枢密院设立枢密使,负责动员、后勤、军政、军务等诸多事务,管辖所有武装力量的日常建设、运作。
同时,枢密院内部还成立参军联席署,由各大军团、海军各大舰队派出数人参加,负责拟定战役级别、战争级别的作战计划,发出作战指令。
至于枢密使、参军联席署对谁负责,杨一仁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明白,枢密使、参军联席署只能对林纯鸿负责。
正当朝堂心寒于林纯鸿试图夺取朝廷军事大权时,郑梦帆、郑鸿逵、洪齐云等等光禄大夫联袂向朝廷、荆州发出提案:《大明中央改制议》。
第六百九十四章中央改制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份《大明中央改制议》出自荆州的手笔,基本上与郑鸿逵、郑梦帆等大商人无关。
《大明中央改制议》首先旗帜鲜明地声明,大明一切土地、山林、矿藏均归大明皇帝陛下所有,大明皇帝陛下受命于天,对大明子民进行管理。
为了协助大明皇帝陛下对帝国进行治理,成立大明内阁,大明内阁设内阁总理一名,阁幕使九名。遇有重大事宜,内阁可召开阁幕扩大会议,成员由大明从二品以上官员组成。
内阁对皇帝陛下负责,权力来源于皇帝陛下的授权。
内阁之下,设中书府、监察院、大理寺、光禄院、枢密院等机构,首脑除了光禄院以外,均由内阁总理任命,在内阁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分别执掌大明行政、监察、司法、顾问、军事等权力。
中书府之下,与前段时间的地方改制相对应,成立主管礼法、职官、税收、工商、工程管理、教育……等等功能相同的职能部门。
枢密院将大明兵部的权力一分为二,作战指挥权归属参军联席署,其余权力由枢密院设立的后勤司、军政司等等部门瓜分。这与杨一仁的奏章并无不同。
……
上述机构设置,基本上与荆州现有的中枢机构差不多,即便有所改动,亦非根本性的改变。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内阁如何产生,如何协助皇帝陛下对帝国进行治理。
这涉及到皇帝陛下的权力大小,任何改制,都无法绕过这个难点。
《大明中央改制议》提出,内阁总理由阁幕扩大会议推举产生,然后由皇帝陛下任命。
这点最为关键,意味着内阁总理与皇帝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任命权。
内阁总理产生以后,监察院、大理寺、枢密院长官由内阁总理任命,自动成为阁幕使,其余六名阁幕使亦由内阁总理任命。
……
插作战,恐怕不等鞑子来攻,自己都要把队伍跑散。
田楚云显然对雄威军团的情报、体力、指挥体系有着相当的自信,而且,洪承畴认为,雄威军团的确有这样的能力。
田楚云能派兵出边墙直面鞑子,而且还把后路交给他,洪承畴当然没有反对的必要,遂令属下放开龙井关及墙子岭,让雄威军团北上。
孙应元知悉田楚云的计划后,正纳闷粮草从何而来时,忽然黄渤派人求见,说五千石粮草已经准备完善,就在宣府城中,让孙应元尽快派兵搬取。
孙应元大惊,派人一看,发现黄渤早就通过商人在宣府囤积了将近万石粮草。孙应元放下心来,令禁卫军团押送粮草向沽源靠近,等待张凤仪抵近沽源。
雄威军团穿越洪承畴的防线,显然在济尔哈朗的意料之外,猝不及防下,吃了大亏。待济尔哈朗醒过身来,派遣重兵围剿雄威军团时,雄威军团却与鞑子在崇山峻岭内兜圈。
雄威军团的前身雄威营,兵员来源于巴东的崇山峻岭中,有着良好的山地作战传统。后来雄威军团抵达仙霞关后,又时时展开山地战训练。而且,他们的统帅田楚信本就是长途奔袭和打运动战的高手。
鞑子如何是雄威军团的对手,在雄威军团营级建制的持续调动下,疲于奔命。雄威军团又创造了数次战机,给予鞑子毁灭性的打击。
济尔哈朗无法,只好令鳌拜和准塔暂时退兵,与边墙脱离了接触。
与此同时,张凤仪率领武卫军团,协同禁卫军团,互为犄角,越过沽源,从西边压来,隐隐有威胁鞑子后路之势。
济尔哈朗飞报皇太极,皇太极令济尔哈朗退兵。
自此,济尔哈朗将蓟辽周边抢掠一空后,迅速退回辽东。
鞑子退兵,算得上崇祯十五年的开门红,然而,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雾,没有丝毫庆贺的意思。
形势依然严峻。鞑子退兵后,雄威军团第一军、第二军回撤,分别停在了龙井关和墙子岭,第三军则驻扎在蓟州城外,没有挪窝的意思。
虎啸军团借遮护粮道之机,驻扎在香河、宝坻、三河等地。京师的百姓,甚至能隐隐约约听到虎啸军团的马嘶人吼。
朝廷当然可以下令下属军队进攻荆州军。姑且不论能否打得过,这帮军队是否听令还值得商榷。
也难怪朝廷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毕竟,这些军队前段时间没有接到朝廷命令,就与田楚云配合密切,还取得了不少的战功。
正当朝廷一筹莫展时,杨一仁再次提出了参军联席署的议案。
此参军联席署非彼参军联席署。以前,杨一仁仅仅着眼于抵抗鞑子入侵,这次,杨一仁着眼的是整个大明!
杨一仁将整个大明的陆上武装力量分为三级。
最低层、最基础的,当然是遍布每个角落的弓兵。弓兵来源于最低层的百姓,农闲时训练、巡逻,维持乡村治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乡村自治的作用,为其余武装力量提供优秀兵员。
相对应的,各县设立弓兵处、各府设立弓兵署、各省设立弓兵司,最后由大明军事统辖机关统一管辖。
中间层次,则是地方驻防军。各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战略要地或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驻守常备军队。地方驻防军多配置轻武器,部署少量火炮及战马,主要用来应付辖区内各种不测。
高级层级,当然是遍布大明各地的精锐野战军。野战军按照性质进行划分,虎啸、武卫、天武、骠骑、宣武、金吾、靖国、禁卫、蓟辽等九个军团,再加上神刃军,属于平原、沙漠、草原野战军,负责华北、西域、草原、辽东的防务,保护深入草原、沙漠及辽东的大明利益。
天策、神卫、骁卫三军团,加上背嵬军,属于丛林、山地野战军,负责西南、华南等地的防务,将大明利益往云南、交趾、广南之外延伸。
雄威、神机、霹雳三军团,负责东南、中原腹地的防务,必要时,可作为机动力量对各个方向提供支援。
龙卫、龙虎两军团,属于海军陆战军团,隶属于海军,负责南洋地区的防务。
这些内容倒也罢了,最让朝廷心寒的是,杨一仁提出,在大明建立枢密院,作为唯一的军事统帅机关,管辖所有武装力量,发出作战指令。
枢密院设立枢密使,负责动员、后勤、军政、军务等诸多事务,管辖所有武装力量的日常建设、运作。
同时,枢密院内部还成立参军联席署,由各大军团、海军各大舰队派出数人参加,负责拟定战役级别、战争级别的作战计划,发出作战指令。
至于枢密使、参军联席署对谁负责,杨一仁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明白,枢密使、参军联席署只能对林纯鸿负责。
正当朝堂心寒于林纯鸿试图夺取朝廷军事大权时,郑梦帆、郑鸿逵、洪齐云等等光禄大夫联袂向朝廷、荆州发出提案:《大明中央改制议》。
第六百九十四章中央改制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份《大明中央改制议》出自荆州的手笔,基本上与郑鸿逵、郑梦帆等大商人无关。
《大明中央改制议》首先旗帜鲜明地声明,大明一切土地、山林、矿藏均归大明皇帝陛下所有,大明皇帝陛下受命于天,对大明子民进行管理。
为了协助大明皇帝陛下对帝国进行治理,成立大明内阁,大明内阁设内阁总理一名,阁幕使九名。遇有重大事宜,内阁可召开阁幕扩大会议,成员由大明从二品以上官员组成。
内阁对皇帝陛下负责,权力来源于皇帝陛下的授权。
内阁之下,设中书府、监察院、大理寺、光禄院、枢密院等机构,首脑除了光禄院以外,均由内阁总理任命,在内阁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分别执掌大明行政、监察、司法、顾问、军事等权力。
中书府之下,与前段时间的地方改制相对应,成立主管礼法、职官、税收、工商、工程管理、教育……等等功能相同的职能部门。
枢密院将大明兵部的权力一分为二,作战指挥权归属参军联席署,其余权力由枢密院设立的后勤司、军政司等等部门瓜分。这与杨一仁的奏章并无不同。
……
上述机构设置,基本上与荆州现有的中枢机构差不多,即便有所改动,亦非根本性的改变。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内阁如何产生,如何协助皇帝陛下对帝国进行治理。
这涉及到皇帝陛下的权力大小,任何改制,都无法绕过这个难点。
《大明中央改制议》提出,内阁总理由阁幕扩大会议推举产生,然后由皇帝陛下任命。
这点最为关键,意味着内阁总理与皇帝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任命权。
内阁总理产生以后,监察院、大理寺、枢密院长官由内阁总理任命,自动成为阁幕使,其余六名阁幕使亦由内阁总理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