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重生之爵门嫡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便收了手不再说话。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到了于珊的床前,对着于珊伸出了手,第一次郑而重之地自我介绍到:“冯伦。”
“冯雪。”于珊并不知道眼前之人多大年纪,只是她不愿意用假名字回报旁人的一片赤诚,便以现代的名字相告。
冯伦也没有感慨一下五百年前是一家之类的,只是口齿有些不清楚的说道:“不打扰你们了。”然后又旁若无人的走了出去,他的步子虽小,迈的却比刚来于府的时候稳多了。
于珊看了看谢昆疑惑的神色,顿了顿解释道:“这孩子相貌有异,等咱们成婚后,便以我弟弟的身份跟着我们去边关吧,京城不是他能待的地方。他原先可能是齐府的公子,现在和以后都不会是了。这孩子以于府远房亲戚的身份暂时养在于府。对于这个孩子的存在,谢爷爷与奶奶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当他不存在……”
谢昆看着正正经经地于珊,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护着这个孩子,不过,这孩子不适合京城倒是真的。现在京城了多了许多从边关回来的人,只怕一见到冯伦就会怀疑的,若是那些肤浅仇视的,只怕会对他不利。
☆、第135章:
于珊的这场心病来的急,去的也快,到于楠回门的时候,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她看着满脸幸福的于楠,想起三天前十里红妆、百把唢呐的热闹,又看到太子妃排了二十米远的仪仗,终于彻底放下了。于楠要的脸面已经有了,就算于楠脸上的幸福全部是装的也不必她再费心思了,只望于楠能一直装下去就好。
却说谢昆这些日子,天天到于府报到,而且时间还一天比一天早。他眼看着于珊的脸色从苍白恢复到红润,心满意足之余脸上的幸福也越来越明显。
于谢两府也不曾有人拦着他们见面,总归是青梅竹马长起来的,两个孩子又都是知道分寸的,要防也不必现在才开始防。更有甚者,像谢老爵爷这种为老不尊的,不仅不拦着,还雷打不动地,每天吃罢早饭就像赶鸭子一样将谢昆往外赶,其他人也只是戏谑地看着这爷孙两个每日闹腾,当然就是看个热闹,互不相帮。
唯一对此有意见的,就是谢老太太了。
她本就觉得于珊的年纪小了些,就算入了府,一年半载的也不能为谢府开枝散叶,所以见不得于珊还没进门就被长房上下宠着。尤其在她看来,若不是因为于珊年纪小,谢昆上次回京的时候就可以把亲结了,那她现在大胖孙子就已经抱上了。更重要的是,于珊年纪小,不仅延迟了她抱孙子的时间,还延误了谢洪娶媳妇。若不是她与谢昆在前面挡着,谢洪这会也该有自己的孩子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满,总是有五花八门的理由,不过这些抱怨她也就只敢背后与老妈妈絮叨絮叨,别的不说,于珊此刻的身价,还真不是她能拿捏的。随着于楠正式被册立为太子妃,于府风风火火地准备迎娶公主,于珊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而与此相反的,则是木府地位的直线下降。原先谢老太太倚仗的是什么?还不是她能掌木府半边天。可是,木臻木大爷袭爵后,不论什么事都不过问她一句半句,偏她还找不到理由发火,因为宫里的太后都没有说一句不是。而木府仅剩的宝贝疙瘩木颖安,以十五岁的芳龄仍旧待嫁闺中,谁都知道打的什么谱,可是圣上不开口,便是木皇后想让太子纳了她做侧妃都不行。
谢昆到了于府,有时帮于华出修葺房屋的主意,有时指导指导于安的武学,有时就只能与冯伦瞪瞪眼,当然更多的时候,他喜欢与于珊在一起,看着于珊一板一眼的准备着于华的婚礼,他又觉得自己三月十六的婚期太遥远了,再看于珊的眼神就有些幽怨。
于珊可不是谢昆肚子里的蛔虫,她的想法与谢昆恰恰相反,有一次甚至还跟谢昆抱怨:“圣上完全不必将咱们的婚期排的这么紧,府上三个月三场婚事,如何忙的过来,尤其还是跟皇室结亲,一个安排不好,谏官就能给安上个蔑视皇族的罪名。等公主进了门,一个月的时间哪里够于府缓个神的,倒不如将咱们的婚期往后推一推,总归不是皇家的人,就算太后与皇上果真不好了,那不是还有三个月的热孝期嘛……”
也是谢昆来的次数太多了,于珊与他说话便有些口无禁忌,若是让旁人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只怕就算于珊是贵女,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于珊倒不是因为于华的亲事忙前忙后而抱怨,她只是觉得与谢昆的婚期太急了,换言之,于珊恐婚了,谢昆越黏她她陷得越深,心里的恐惧就越深。
谢昆听完于珊的抱怨,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人,一把就将于珊搂在了怀里,一句话也不多说,直接用嘴将于珊剩余的话堵上了。这谢昆自从用嘴给于珊喂了药,就喜欢搞偷袭,这技术是与日俱增。一开始于珊还说上句于理不合,最后索性也不管了,只要不是更近一步,与谢昆谈谈恋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直到谢昆放开于珊,于珊才幽怨地看了谢昆一眼,没好气的埋怨道:“有怎么了?”
她完全没注意到自己话音里的傲娇与嗔怪,倒是谢昆听出来了于珊恍似撒娇的语气,他捏了捏于珊的小鼻子,笑道:“我倒觉得三月十六的日子还晚了些,我都等不及了,偏珊儿还说日子太近了,珊儿自己说说,是不是该罚?”
谢昆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的*都不稍加掩饰,甚至因为太过浓烈,显得流光溢彩。于珊愣愣地看了半晌,见谢昆的脸上的笑越来越不怀好意,她脸一红,干咳一声,说道:“不懂你在说啥。”虽然嘴里这么说,但至此后,倒是再不与谢昆抱怨与他们的婚期太近了。
时间就在于府忙忙碌碌地准备中过了二十多天,这天正是二月二十,风和日丽,倒是果如礼部算出来的,是个宜嫁宜娶的好日子。
于华最终还是将新房定在了华园,只是此华园非彼华园。原先的华园虽然叫华园,实际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小院子。这用作新房的华园,是将原先华园所在的大院子,也就是三进门的左半边全部划了进去。正如老太太说的,反正于府地广人少,虽说批给于华整整一进门不适合,但是许他一个带着独立花园的大院子还是使得的。
于府一大早的熙熙攘攘,忙里忙外的布置,于珊毫不避讳自己未嫁的身份,亲自为于华整理着衣衫,说道:“大喜的日子,哥哥到了谢府,万万不能犯了执拗,早些将公主嫂嫂赢回来,莫要误了吉时……”
因佳仪是入嫁于府,所以并不能从皇宫里发嫁,所以,佳仪一大早的就收拾妥当,坐着轿子转移到了谢府,由谢府发嫁。唯一不圆满的,就是送佳仪出嫁的,并不是慧妃,而是皇后娘娘。慧妃在宫里在体面,到了寻常人家,那也是个妾室的身份,佳仪以家里出阁,要拜的只能是嫡母,至于生母,只能靠后站。
“妹妹放心,哥哥知道分寸。”于华一身大红色,连头上的发带都是红色的,胸口还挂着一个大红花,也许是因为心情好,他的声音颇有磁性,细细听去,还能听出几分意气风发。
“好了吗好了吗?外间都已经收拾妥当了,新郎官还不快快启程,莫要让新娘子等急了……”大冷的天,喜娘的脸上竟然冒出了一层细细密密地汗,她站在门外,忍不住催促道。
这喜娘不是宫中人,而是京城的官媒。她脸上没有寻常媒人的一颗黑痣,长的甚是体面。行事干净利落。也因为由她做成的夫妻,鲜少有不和睦的,是以她在京城的名头不小。只是,饶她见过千般场面,主过上百次的官亲,但也没有沾惹过皇家的亲事。
这绝对不能怪这喜娘见的世面少,慕容氏一向少子少孙,所以每一个慕容子孙都是相当珍贵的,况且,皇子娶亲,公主嫁人,本都是由宫中体面的嬷嬷做喜娘的,像佳仪这种不褫夺公主封号,却要从官家发嫁的,绝无仅有。
于珊亲自将于华送至门外,亲眼看着他跨上了高头大马,后面长长的一排陪同迎亲的将军兄弟,然后才是一顶华丽丽地八抬大轿,再后面是绵延长久的吹唢呐,敲锣打鼓的好手,一路欢腾的去往谢府。
送走于华的于珊并没有即可回府,而是在门口站了片刻才回答静安堂,向老爵爷和老夫人汇报进程。
老爵爷和老夫人、于昭轩和小杨氏也是早早的就梳妆打扮好了,此刻都在静安堂坐着,至于气氛,怎么说呢,欢喜之余也有些紧张。造成这种局面,无疑就是小杨氏的功劳了。
谁家儿子娶亲,自己的爹娘不是欢欢喜喜的,偏小杨氏搞例外,她抚摸着于诚的脑袋,一句恭喜的话没对老太太和老爵爷说,开口就哀叹:“诚儿以后说亲只怕难了……”
小杨氏的意思,无非是担心于诚以后亲事说低了,于诚媳妇在公主面前抬不起头来。要说她这么想也不无道理,妯娌妯娌,讲求的就是地位相当。许是在她的眼里,于诚与于华是一样的,都是嫡子,既然于华的媳妇是公主,于诚的媳妇身份低了难看。可她又不是一品诰命之身,于诚虽然也是嫡子,但比之于华于安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此高不成低不就,是比较难说亲。
老太太将脸一沉:“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得公主下嫁是喜事一桩,怎么到你嘴里倒成了祸事?得了得了,你也不必在这候着了,先回梅苑去吧。”
小杨氏的脸上顿时有些悲切,她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怎么又要被赶回去。于楠外嫁不让她出门,这于华迎新妇也不许拜自己了,不论如何她也是于华的母亲,若是于华拜堂自己都不能在场,那以后这个家里哪里还有她什么体面。
“母亲?”小杨氏哀戚的喊了一声。
不说旁人,就是小杨氏的亲儿子于诚听到这个声音都皱了皱眉。于诚四岁了,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脑袋很正常,也很懂事。他自是知道阖府上下都穿着喜庆颜色的衣服是因为府上有大喜事,可他母亲这声音,倒好像是府上正在办丧事。
“母亲,诚儿心口有些不舒服,闷得慌……”于诚的小手抚在胸口,脸色惨白。
“诚儿怎么了,可莫要吓唬娘亲,你坚持一会,为娘这就带你去吃药。”小杨氏再顾不得与老太太讨价还价,俯身将于诚抱在怀里,一句话没说,抱着他就往梅苑走。反正是自小的毛病,梅苑里有成药,吃了药就好了。
于珊看着瘦弱的于诚趴在小杨氏的肩上,还不忘冲着大伙略带歉意的轻笑,她眉头微皱。于诚的身子与前世的于安一样,一直不曾见好,只是他也与前世的于安一样,有一颗七窍玲珑的心。于珊很难不待见于诚,每次小杨氏掉链子,都是于诚给洒扫战场,圆双方的体面。
也不是旁人不疼于诚,只是小杨氏这人,着实越来越让人讨厌,旁人靠近于诚,小杨氏就会疑神疑鬼,比之前世的杨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整日里自怨自艾不说,还将于诚也拘谨着。
不过,不过怎样,都是小杨氏自己选择的生活,她不许旁人疼宠于诚,旁人也不会上赶着,反正于府这一代上孙子孙女都不少,哪里就缺了于诚一个继室之子。
于府这会因为小杨氏闹的有些不开心,谢府却也是不相上下。原因无他,这堵门的人太多了。除了太子、大皇子、谢昆、谢洪、谢兴这些心向着于华好打发的人之外,还多了故意刁难于华的三皇子和齐彦。
齐尚书虽然嘱咐齐彦必须跟于府打好关系,但在三皇子面前,却不敢明目张胆的站在三皇子的对立面。
,便收了手不再说话。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到了于珊的床前,对着于珊伸出了手,第一次郑而重之地自我介绍到:“冯伦。”
“冯雪。”于珊并不知道眼前之人多大年纪,只是她不愿意用假名字回报旁人的一片赤诚,便以现代的名字相告。
冯伦也没有感慨一下五百年前是一家之类的,只是口齿有些不清楚的说道:“不打扰你们了。”然后又旁若无人的走了出去,他的步子虽小,迈的却比刚来于府的时候稳多了。
于珊看了看谢昆疑惑的神色,顿了顿解释道:“这孩子相貌有异,等咱们成婚后,便以我弟弟的身份跟着我们去边关吧,京城不是他能待的地方。他原先可能是齐府的公子,现在和以后都不会是了。这孩子以于府远房亲戚的身份暂时养在于府。对于这个孩子的存在,谢爷爷与奶奶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当他不存在……”
谢昆看着正正经经地于珊,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护着这个孩子,不过,这孩子不适合京城倒是真的。现在京城了多了许多从边关回来的人,只怕一见到冯伦就会怀疑的,若是那些肤浅仇视的,只怕会对他不利。
☆、第135章:
于珊的这场心病来的急,去的也快,到于楠回门的时候,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她看着满脸幸福的于楠,想起三天前十里红妆、百把唢呐的热闹,又看到太子妃排了二十米远的仪仗,终于彻底放下了。于楠要的脸面已经有了,就算于楠脸上的幸福全部是装的也不必她再费心思了,只望于楠能一直装下去就好。
却说谢昆这些日子,天天到于府报到,而且时间还一天比一天早。他眼看着于珊的脸色从苍白恢复到红润,心满意足之余脸上的幸福也越来越明显。
于谢两府也不曾有人拦着他们见面,总归是青梅竹马长起来的,两个孩子又都是知道分寸的,要防也不必现在才开始防。更有甚者,像谢老爵爷这种为老不尊的,不仅不拦着,还雷打不动地,每天吃罢早饭就像赶鸭子一样将谢昆往外赶,其他人也只是戏谑地看着这爷孙两个每日闹腾,当然就是看个热闹,互不相帮。
唯一对此有意见的,就是谢老太太了。
她本就觉得于珊的年纪小了些,就算入了府,一年半载的也不能为谢府开枝散叶,所以见不得于珊还没进门就被长房上下宠着。尤其在她看来,若不是因为于珊年纪小,谢昆上次回京的时候就可以把亲结了,那她现在大胖孙子就已经抱上了。更重要的是,于珊年纪小,不仅延迟了她抱孙子的时间,还延误了谢洪娶媳妇。若不是她与谢昆在前面挡着,谢洪这会也该有自己的孩子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满,总是有五花八门的理由,不过这些抱怨她也就只敢背后与老妈妈絮叨絮叨,别的不说,于珊此刻的身价,还真不是她能拿捏的。随着于楠正式被册立为太子妃,于府风风火火地准备迎娶公主,于珊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而与此相反的,则是木府地位的直线下降。原先谢老太太倚仗的是什么?还不是她能掌木府半边天。可是,木臻木大爷袭爵后,不论什么事都不过问她一句半句,偏她还找不到理由发火,因为宫里的太后都没有说一句不是。而木府仅剩的宝贝疙瘩木颖安,以十五岁的芳龄仍旧待嫁闺中,谁都知道打的什么谱,可是圣上不开口,便是木皇后想让太子纳了她做侧妃都不行。
谢昆到了于府,有时帮于华出修葺房屋的主意,有时指导指导于安的武学,有时就只能与冯伦瞪瞪眼,当然更多的时候,他喜欢与于珊在一起,看着于珊一板一眼的准备着于华的婚礼,他又觉得自己三月十六的婚期太遥远了,再看于珊的眼神就有些幽怨。
于珊可不是谢昆肚子里的蛔虫,她的想法与谢昆恰恰相反,有一次甚至还跟谢昆抱怨:“圣上完全不必将咱们的婚期排的这么紧,府上三个月三场婚事,如何忙的过来,尤其还是跟皇室结亲,一个安排不好,谏官就能给安上个蔑视皇族的罪名。等公主进了门,一个月的时间哪里够于府缓个神的,倒不如将咱们的婚期往后推一推,总归不是皇家的人,就算太后与皇上果真不好了,那不是还有三个月的热孝期嘛……”
也是谢昆来的次数太多了,于珊与他说话便有些口无禁忌,若是让旁人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只怕就算于珊是贵女,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于珊倒不是因为于华的亲事忙前忙后而抱怨,她只是觉得与谢昆的婚期太急了,换言之,于珊恐婚了,谢昆越黏她她陷得越深,心里的恐惧就越深。
谢昆听完于珊的抱怨,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人,一把就将于珊搂在了怀里,一句话也不多说,直接用嘴将于珊剩余的话堵上了。这谢昆自从用嘴给于珊喂了药,就喜欢搞偷袭,这技术是与日俱增。一开始于珊还说上句于理不合,最后索性也不管了,只要不是更近一步,与谢昆谈谈恋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直到谢昆放开于珊,于珊才幽怨地看了谢昆一眼,没好气的埋怨道:“有怎么了?”
她完全没注意到自己话音里的傲娇与嗔怪,倒是谢昆听出来了于珊恍似撒娇的语气,他捏了捏于珊的小鼻子,笑道:“我倒觉得三月十六的日子还晚了些,我都等不及了,偏珊儿还说日子太近了,珊儿自己说说,是不是该罚?”
谢昆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的*都不稍加掩饰,甚至因为太过浓烈,显得流光溢彩。于珊愣愣地看了半晌,见谢昆的脸上的笑越来越不怀好意,她脸一红,干咳一声,说道:“不懂你在说啥。”虽然嘴里这么说,但至此后,倒是再不与谢昆抱怨与他们的婚期太近了。
时间就在于府忙忙碌碌地准备中过了二十多天,这天正是二月二十,风和日丽,倒是果如礼部算出来的,是个宜嫁宜娶的好日子。
于华最终还是将新房定在了华园,只是此华园非彼华园。原先的华园虽然叫华园,实际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小院子。这用作新房的华园,是将原先华园所在的大院子,也就是三进门的左半边全部划了进去。正如老太太说的,反正于府地广人少,虽说批给于华整整一进门不适合,但是许他一个带着独立花园的大院子还是使得的。
于府一大早的熙熙攘攘,忙里忙外的布置,于珊毫不避讳自己未嫁的身份,亲自为于华整理着衣衫,说道:“大喜的日子,哥哥到了谢府,万万不能犯了执拗,早些将公主嫂嫂赢回来,莫要误了吉时……”
因佳仪是入嫁于府,所以并不能从皇宫里发嫁,所以,佳仪一大早的就收拾妥当,坐着轿子转移到了谢府,由谢府发嫁。唯一不圆满的,就是送佳仪出嫁的,并不是慧妃,而是皇后娘娘。慧妃在宫里在体面,到了寻常人家,那也是个妾室的身份,佳仪以家里出阁,要拜的只能是嫡母,至于生母,只能靠后站。
“妹妹放心,哥哥知道分寸。”于华一身大红色,连头上的发带都是红色的,胸口还挂着一个大红花,也许是因为心情好,他的声音颇有磁性,细细听去,还能听出几分意气风发。
“好了吗好了吗?外间都已经收拾妥当了,新郎官还不快快启程,莫要让新娘子等急了……”大冷的天,喜娘的脸上竟然冒出了一层细细密密地汗,她站在门外,忍不住催促道。
这喜娘不是宫中人,而是京城的官媒。她脸上没有寻常媒人的一颗黑痣,长的甚是体面。行事干净利落。也因为由她做成的夫妻,鲜少有不和睦的,是以她在京城的名头不小。只是,饶她见过千般场面,主过上百次的官亲,但也没有沾惹过皇家的亲事。
这绝对不能怪这喜娘见的世面少,慕容氏一向少子少孙,所以每一个慕容子孙都是相当珍贵的,况且,皇子娶亲,公主嫁人,本都是由宫中体面的嬷嬷做喜娘的,像佳仪这种不褫夺公主封号,却要从官家发嫁的,绝无仅有。
于珊亲自将于华送至门外,亲眼看着他跨上了高头大马,后面长长的一排陪同迎亲的将军兄弟,然后才是一顶华丽丽地八抬大轿,再后面是绵延长久的吹唢呐,敲锣打鼓的好手,一路欢腾的去往谢府。
送走于华的于珊并没有即可回府,而是在门口站了片刻才回答静安堂,向老爵爷和老夫人汇报进程。
老爵爷和老夫人、于昭轩和小杨氏也是早早的就梳妆打扮好了,此刻都在静安堂坐着,至于气氛,怎么说呢,欢喜之余也有些紧张。造成这种局面,无疑就是小杨氏的功劳了。
谁家儿子娶亲,自己的爹娘不是欢欢喜喜的,偏小杨氏搞例外,她抚摸着于诚的脑袋,一句恭喜的话没对老太太和老爵爷说,开口就哀叹:“诚儿以后说亲只怕难了……”
小杨氏的意思,无非是担心于诚以后亲事说低了,于诚媳妇在公主面前抬不起头来。要说她这么想也不无道理,妯娌妯娌,讲求的就是地位相当。许是在她的眼里,于诚与于华是一样的,都是嫡子,既然于华的媳妇是公主,于诚的媳妇身份低了难看。可她又不是一品诰命之身,于诚虽然也是嫡子,但比之于华于安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此高不成低不就,是比较难说亲。
老太太将脸一沉:“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得公主下嫁是喜事一桩,怎么到你嘴里倒成了祸事?得了得了,你也不必在这候着了,先回梅苑去吧。”
小杨氏的脸上顿时有些悲切,她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怎么又要被赶回去。于楠外嫁不让她出门,这于华迎新妇也不许拜自己了,不论如何她也是于华的母亲,若是于华拜堂自己都不能在场,那以后这个家里哪里还有她什么体面。
“母亲?”小杨氏哀戚的喊了一声。
不说旁人,就是小杨氏的亲儿子于诚听到这个声音都皱了皱眉。于诚四岁了,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脑袋很正常,也很懂事。他自是知道阖府上下都穿着喜庆颜色的衣服是因为府上有大喜事,可他母亲这声音,倒好像是府上正在办丧事。
“母亲,诚儿心口有些不舒服,闷得慌……”于诚的小手抚在胸口,脸色惨白。
“诚儿怎么了,可莫要吓唬娘亲,你坚持一会,为娘这就带你去吃药。”小杨氏再顾不得与老太太讨价还价,俯身将于诚抱在怀里,一句话没说,抱着他就往梅苑走。反正是自小的毛病,梅苑里有成药,吃了药就好了。
于珊看着瘦弱的于诚趴在小杨氏的肩上,还不忘冲着大伙略带歉意的轻笑,她眉头微皱。于诚的身子与前世的于安一样,一直不曾见好,只是他也与前世的于安一样,有一颗七窍玲珑的心。于珊很难不待见于诚,每次小杨氏掉链子,都是于诚给洒扫战场,圆双方的体面。
也不是旁人不疼于诚,只是小杨氏这人,着实越来越让人讨厌,旁人靠近于诚,小杨氏就会疑神疑鬼,比之前世的杨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整日里自怨自艾不说,还将于诚也拘谨着。
不过,不过怎样,都是小杨氏自己选择的生活,她不许旁人疼宠于诚,旁人也不会上赶着,反正于府这一代上孙子孙女都不少,哪里就缺了于诚一个继室之子。
于府这会因为小杨氏闹的有些不开心,谢府却也是不相上下。原因无他,这堵门的人太多了。除了太子、大皇子、谢昆、谢洪、谢兴这些心向着于华好打发的人之外,还多了故意刁难于华的三皇子和齐彦。
齐尚书虽然嘱咐齐彦必须跟于府打好关系,但在三皇子面前,却不敢明目张胆的站在三皇子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