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容斋随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盛王创业,必有同德之英辅,成垂世久长之计,不如是,不足以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见于诗、书,可考也。汉萧何佐高祖,其始入关,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以周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高祖失职为汉王,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王用其言。此刘氏兴亡至计也。进韩信为大将,使当一面,定魏、赵、燕、齐、高祖得颛心与楚角,无此顾忧;且死,引曹参代已,而画一之法成;约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汉德。四百年基业,此焉肇之。唐房玄龄佐太宗,初在秦府,已独收人物致幕下,与诸将密相申结,引杜如晦与参筹帷。及为宰相,粲然兴起治功,以州县成天下之治,以租庸调天下之财,以八百府、十六卫本天下之兵,以谏争付王、魏,以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贤材有术。三百年基业,此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贤材有术。三百年基业,此焉肇之。其后制节度使而州县之治坏,更二税法而租庸之理坏,变府兵为彍骑、诸卫为神策而军政坏,虽有名臣良辅,不能救也。赵韩王佐艺祖,监方镇之势,削支郡以损其强,置转运、通判使掌钱谷以夺其富,参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党,禄诸大功臣于环卫而不付以兵,则天下骁锐于殿岩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审官用人,一切施为,至于今是赖。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硕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谓一时之相尔。萧之孙有罪及无子,凡六绝国,汉辄绍封之。国朝褒录韩王苗裔,未尝或忘。唯房公之亡未十年,以其子故,夺袭爵、停配享,讫唐之世不复续,唐家亦少恩哉!
<b>译文</b>
帝王创业之时,必须有同心同德的杰出的辅佐之臣,能使一代王朝垂世长久,否则,就不足称为一代杰出的大臣。伊尹、周公就是这样两个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从 诗经 、 尚书 考知。汉时,萧何辅佐汉高祖,他们才进入关中,萧何就把秦朝宰相府、御史大夫府中的律令图册收集起来,认真研究,以便详细了解当时天下的要塞,全国户口的多少,强弱之所在,百胜疾苦。汉高祖最初被项羽分为汉王后,想攻项羽,大将周勃、灌婴、樊会都支持他的想法,而萧何独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我们军队不如项羽,已是百战百败了,我希望大王您先称王汉中,夺取巴蜀之地作为后方,然后收复关中。”汉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刘氏兴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萧何又推荐出身卒伍的韩信为大将,让他独当一面,平定了魏、赵、燕,齐等国故地,使汉高祖刘邦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与楚项羽决战;萧何死时,引荐曹参代替白己为宰相,使汉初政策较为稳定地执行下去;萧何还在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许多暴政,以此收抚百姓之心,申明汉朝之德,他的所做所为,为四百年的汉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唐代,房玄龄辅佐唐太宗也是如此,房玄龄最初在秦王李世民府,他吸收很多有才干的人物,把他们招致到秦王府中,在争夺皇位斗争中,他为秦王秘密交结诸将,又引荐杜如晦参与运筹帷幄。等到李世民即皇位,房玄龄则为宰相,他又致力于国家治理,使地方安定从而使天下大治,用租庸之制使天下财阜殷丰,用八百府、十六卫的府兵制作为国家的基本军制,他又把谏的职责长付给王硅、魏征,把兵权托付给李靖、李勣,他统御夷狄之族,任用贤才都很有办法。可以说,唐朝三百年的基础是房玄龄奠定的。后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从而破坏了地方上的安定,变租庸调制为二税法使国家财政受到影响,改府兵为旷骑、诸卫为神策军,使原来的军政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虽有名臣良辅,也难以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大宋朝韩王赵普辅佐太祖也是如此,为了控制方镇,削减方镇的地盘,抑制其势力,设置转运使、通判等官职掌握地方财权,使地方无财力与中央抗衡,又命京官为地方的知州、知县,使地方官不能结党营私,把那些功臣宿将集中到中央只给他们些虚职,不让他们掌握军权,把天下的晓勇军队都集中在京师,强干弱枝,不使地方拥兵自重。此外,关于建法立制,量官用人等,他的所做所为,直到今天我朝还有赖于此。这三位君子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光明正大者,历代都有,这就是所说的一时之良相。萧何的孙子有罪且无后代,传六世而国绝,汉朝就继续封他,我大宋朝对韩王赵普的后代也很照顾,从不曾忘却。只有房玄龄死后不到十年,因其子犯罪,被收回封爵,停止其在宗庙中配享的特权,到唐亡为止也没有续封其后人,唐王朝对功臣的恩患也太少了。
盛王创业,必有同德之英辅,成垂世久长之计,不如是,不足以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见于诗、书,可考也。汉萧何佐高祖,其始入关,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以周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高祖失职为汉王,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王用其言。此刘氏兴亡至计也。进韩信为大将,使当一面,定魏、赵、燕、齐、高祖得颛心与楚角,无此顾忧;且死,引曹参代已,而画一之法成;约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汉德。四百年基业,此焉肇之。唐房玄龄佐太宗,初在秦府,已独收人物致幕下,与诸将密相申结,引杜如晦与参筹帷。及为宰相,粲然兴起治功,以州县成天下之治,以租庸调天下之财,以八百府、十六卫本天下之兵,以谏争付王、魏,以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贤材有术。三百年基业,此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贤材有术。三百年基业,此焉肇之。其后制节度使而州县之治坏,更二税法而租庸之理坏,变府兵为彍骑、诸卫为神策而军政坏,虽有名臣良辅,不能救也。赵韩王佐艺祖,监方镇之势,削支郡以损其强,置转运、通判使掌钱谷以夺其富,参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党,禄诸大功臣于环卫而不付以兵,则天下骁锐于殿岩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审官用人,一切施为,至于今是赖。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硕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谓一时之相尔。萧之孙有罪及无子,凡六绝国,汉辄绍封之。国朝褒录韩王苗裔,未尝或忘。唯房公之亡未十年,以其子故,夺袭爵、停配享,讫唐之世不复续,唐家亦少恩哉!
<b>译文</b>
帝王创业之时,必须有同心同德的杰出的辅佐之臣,能使一代王朝垂世长久,否则,就不足称为一代杰出的大臣。伊尹、周公就是这样两个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从 诗经 、 尚书 考知。汉时,萧何辅佐汉高祖,他们才进入关中,萧何就把秦朝宰相府、御史大夫府中的律令图册收集起来,认真研究,以便详细了解当时天下的要塞,全国户口的多少,强弱之所在,百胜疾苦。汉高祖最初被项羽分为汉王后,想攻项羽,大将周勃、灌婴、樊会都支持他的想法,而萧何独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我们军队不如项羽,已是百战百败了,我希望大王您先称王汉中,夺取巴蜀之地作为后方,然后收复关中。”汉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刘氏兴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萧何又推荐出身卒伍的韩信为大将,让他独当一面,平定了魏、赵、燕,齐等国故地,使汉高祖刘邦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与楚项羽决战;萧何死时,引荐曹参代替白己为宰相,使汉初政策较为稳定地执行下去;萧何还在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许多暴政,以此收抚百姓之心,申明汉朝之德,他的所做所为,为四百年的汉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唐代,房玄龄辅佐唐太宗也是如此,房玄龄最初在秦王李世民府,他吸收很多有才干的人物,把他们招致到秦王府中,在争夺皇位斗争中,他为秦王秘密交结诸将,又引荐杜如晦参与运筹帷幄。等到李世民即皇位,房玄龄则为宰相,他又致力于国家治理,使地方安定从而使天下大治,用租庸之制使天下财阜殷丰,用八百府、十六卫的府兵制作为国家的基本军制,他又把谏的职责长付给王硅、魏征,把兵权托付给李靖、李勣,他统御夷狄之族,任用贤才都很有办法。可以说,唐朝三百年的基础是房玄龄奠定的。后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从而破坏了地方上的安定,变租庸调制为二税法使国家财政受到影响,改府兵为旷骑、诸卫为神策军,使原来的军政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虽有名臣良辅,也难以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大宋朝韩王赵普辅佐太祖也是如此,为了控制方镇,削减方镇的地盘,抑制其势力,设置转运使、通判等官职掌握地方财权,使地方无财力与中央抗衡,又命京官为地方的知州、知县,使地方官不能结党营私,把那些功臣宿将集中到中央只给他们些虚职,不让他们掌握军权,把天下的晓勇军队都集中在京师,强干弱枝,不使地方拥兵自重。此外,关于建法立制,量官用人等,他的所做所为,直到今天我朝还有赖于此。这三位君子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光明正大者,历代都有,这就是所说的一时之良相。萧何的孙子有罪且无后代,传六世而国绝,汉朝就继续封他,我大宋朝对韩王赵普的后代也很照顾,从不曾忘却。只有房玄龄死后不到十年,因其子犯罪,被收回封爵,停止其在宗庙中配享的特权,到唐亡为止也没有续封其后人,唐王朝对功臣的恩患也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