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中国择吉文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了战国时期,因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人们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实际是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心中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细长的像毛笔样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粽子与求婚

    粽子,也是节日期间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尤其是未婚男子求婚的一种重头礼物。在江汉平原,青年男子如果定于下半年完婚,端午送礼就分外隆重。若是女方的亲族本房多,每家必送一份。那就得肩挑一大担,扁担都压成弓形了。未婚男子在送礼品时除了粽子等物外,还有一把鹅毛扇,它是表示下半年娶亲的信物,非送不可。民间风俗,未婚女婿送的鹅毛扇,即羽毛扇,采用各种鸟禽羽毛为原料精制而成。

    古代女子也有用粽子来传情的。“竹叶青青白糯香,添上红心鸡蛋黄。”这是古代女子特别为情人所包制的一种蛋黄粽,吃起来别有风味,象征粽香青白,红心不改。

    两千多年来,粽子在中国大江南北,按各地习惯物产不同,形成各种特色的粽子,品种繁多,按形状分有菱形锥形笔形筒形等,样式各异;按口味分有火腿鸡丁椰蓉红枣果脯豆沙等,风味独特。粽子包裹时多用荷叶煎叶竹笋叶芦叶等,用这些植物叶所包的粽子煮熟后,清香四溢,芬芳宜人,吃起来香糯甜美,清火去热,不生邪气。所以,粽子成为历代人们喜食的一种传统节日吉祥食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先民以龙舟竞渡来拟龙悦神,目的是求得神龙的护佑,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有欢乐祥和喜庆的色彩,反映了先民们原始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追求和信仰。

    龙舟,即刻画成龙形的船,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描绘龙舟:“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龙舟竞渡的来源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五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源于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古代吴越地区百姓断发纹身以像龙子,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图腾祭拜。他们为了求得龙图腾的护佑,把所乘之船刻画成龙形,与岸上的鼓声相和,在水面上进行各种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

    随着历史的演进,龙舟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祭祀历史人物密切联系起来。

    龙舟竞渡首先与纪念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联系起来。伍子胥曾助吴伐楚,攻入楚都邹城,又大败越国。后为劝吴王拒绝与越王勾践求和,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并将其尸首装入皮袋里,扔入钱塘江。从那时起钱塘江便常常掀起怒潮,人说是伍君显灵。他的女儿曹娥便在这天驾舟,去拜见父亲。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演变成竞舟活动。

    龙舟竞渡与越王勾践操练水兵也有关系。越王勾践被吴王放回后,为报雪耻,暗建水师,于农历五月初五借竞渡之名操练水兵,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吴国。《事物原始

    端阳》记:“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岁时广记》卷二一曰:“《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盖断发文身之俗,习水而为战者也。”

    有关龙舟竞渡的起源,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五月五日这天抱石自沉湖南汨罗江,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龙舟竞渡习俗

    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祭祀时气氛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还有地区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避恶。

    龙舟竞渡,除了比赛速度外,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

    在浙江武进,过去还有夜龙舟,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浙江武义县,过去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旱龙舟,即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

    龙舟,这种由原始龙图腾崇拜而产生的择吉习俗,被赋予了深远的积极意义,也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被传承下来。

    由于夏至的存在,整个农历五月都被看作不吉的时期。因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菖蒲艾叶,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主要目的是逐疫避邪,反映了人们借用祥物以祈求免灾除恶求吉纳祥的心理和信仰。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

    大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所中以,端午节的最主要活动和内容便是驱邪避国恶。因此,围绕驱邪避恶的吉祥物和风俗也上应运而生。下在端午节的众多吉祥物中,菖蒲艾五草和雄黄酒是最主要的三种。有一首古诗曾千这样写道:“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诗句吟咏的是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着艾草,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王”字以避邪防病。

    挂菖蒲艾草

    菖蒲,多为石菖蒲和水菖蒲,为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高一尺多,喜生于石砾山沟处,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窍和杀菌的作用。以其根茎入药,主治痰厥昏迷惊痫等症。因此,菖蒲被视为避邪驱恶的吉祥物。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将菖蒲悬挂或插于门旁,用以杀菌防病,驱除恶气。

    清代《燕京岁时记》曰:“端午日,用菖蒲插于门旁,以禳不祥。”清代顾禄《清嘉录》记曰:“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还有人制作蒲人蒲龙蒲葫芦等,戴之避邪。在古人眼里,菖蒲确是吉祥之物。

    艾,别称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高可二尺多,茎枝有香味。艾用于医药,主要是取它的叶。一般地说,民间则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用以驱除蚊蝇。在湖北蕲春,艾与蕲龟蕲蛇蕲竹同列,被称为“蕲春四宝”。这种植物,在端午节同样被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时在端午节,或采艾插于门楣

    ◆端午节佩香囊以避邪

    ◆清宫旧藏《悬艾人》

    上,或做艾人艾虎戴于发际,以驱恶禳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其实此种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因为端午节时,正值初夏,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悬挂艾草和菖蒲,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饮雄黄酒

    端午的吉祥习俗,还有一项是饮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因此人们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也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的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旧时端午节还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代《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看,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但现代科学也表明,喝雄黄酒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应少喝慎喝。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是过去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儿家在这一天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

    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中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国节”“女儿节”,此为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的由来下“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五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千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并且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会有关联。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夕乃月逢七日逢七。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42的日子。在中国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预示成双的日子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乞巧的吉俗

    旧时民间在七月七之夜,都有祭拜织女的习俗。一般是陈设瓜果,或设案焚香燃烛,隆重一些的则要举办“乞巧会”。

    这种乞巧之俗,汉代业已形成。《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代《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其实,乞巧不过反映了民间女子的美好愿望,她们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就七夕的现代意义来说,我们应该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节日这天,人们拜月赏月祭月吃月饼之俗,无非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团圆的生活信念。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在这举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还有许多美中好的吉俗夹杂在其中,为中秋之夜增添了许国多的神秘与向往。上祭月择吉下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五习俗。祭月,其对象是月神太阴星主,也称千月姑或月宫娘娘。每当中秋月上时,人们设案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祭品拜月亮。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时,男子只能在一旁观看,不得参与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回避,因为月亮是阴象之物,所以拜月纯属女人之事。

    云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来以前,在小土房顶上置一个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圆饼上插一柱冷香,月亮升起时点燃冷香,对空鸣放火药枪,男女老幼行拜月礼,然后围坐在一起吃饼赏月,直至半夜。

    江苏苏州地区,人们称赏月叫“走月”。中秋月夜,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有的结伴而聚,互拜亲朋,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地上的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图”。

    湖南侗乡人的中秋“偷月”别有风趣。晚上,姑娘们打着花伞,悄悄来到心上人的菜园里,借着月光采摘菜园里的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姑娘就会喜上眉梢,因为这预兆两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江南等地的农村,还有中秋送瓜的趣俗。若有人结婚后数年不育,其亲友就会去菜园里“偷”冬瓜一个,以彩色绘成人面的形状,再以衣服扎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请寿长命好的人抱着,敲锣打鼓地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盖上,口称“得瓜得瓜”,以期“种瓜得娃”。摘冬瓜时,不能让瓜主知道,否则就不灵验了。瓜钱可以留在瓜田里,或是事后补交。有些地方则希望别人送南瓜,“南瓜”谐音“男娃”。

    月饼中的祈福文化

    月饼包含着丰富的祈福文化内涵。中秋佳节赠月饼,食月饼,以月饼作为祭月的祭品等,都变现了人们对于月饼所包含的祈福内涵的认同。

    月饼取圆月之形,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成为象征团圆欢聚的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贯穿于中秋节的一系列习俗中,以月饼供月祈愿祝贺团圆之俗多见于清代及清代以后的地方志中。

    月饼也是丰年的象征。中秋节正值农作物丰收的季节。自远古有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人们在收获之际就要举行与春季播种时节的“春祈”活动相呼应的“秋报”活动,以感谢土地神赐给农作物丰收,并祈望来年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秋报活动是形成中秋节的文化因子之一,不少地方的中秋节还传承着秋报的习俗。秋报时要举行酬谢土地神谷神的仪式。由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与秋报融合,月饼成为丰年的象征。在中秋节,人们往往要借月饼来庆贺丰年,祈望来年继续获得好收成。

    月饼还是生殖的象征。中秋节以月饼拜月祭月,有祈子的意义,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被赋予了赐子的功能。女性们相信,中秋之夜,月到中天之际,静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子。这种祈子习俗包含了对月亮的某种崇拜。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从岁时节日演变成民俗节日,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习俗,但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平安和谐。

    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并非良辰吉日,而是灾厄之日。因为在古人看来,九既为阳数之极,就必然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终于中九而始于一,潜含着消亡和再生之意。这种由盛而衰的数字是不吉利的,重九则更为不上吉利。所以古时重阳节的习俗很多,人们要下出门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五可免除灾难,趋吉求祥。

    重阳登高步步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在魏晋时很受帝王欣赏,宋武帝刘裕便曾在重阳节登彭城项羽戏马台。唐代诗人也曾用大量篇幅抒发暮秋时节登高远眺时的忧惧而又欢乐的心情。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有一个关于登高避灾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46家,户主是个为人忠厚的庄稼汉。一天傍晚,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他一听,吓了一跳,说:“我没做坏事,怎么还有大难呢?”老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做,就可以避灾。”老先生说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越烧越大,山脚下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唯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处搬家,登高避灾。而一些住在平原的人家就在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戴插茱萸辟邪翁

    重阳节戴插茱萸的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其实这个习俗,还是有些科学根据的。茱萸是一种要用植物,又名“越椒”。古人称其为“辟邪翁”,传说有辟邪神功。其实这种植物有浓郁的香味,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等作用。那么戴插茱萸,也就有益于健康了。

    菊花辟邪又益寿

    重阳节饮菊花酒赏菊,也是重阳节辟邪的祈福活动。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菊花在九月间盛开,所以成为重阳节辟邪的吉祥物,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对菊花药用价值的认识,使古人又对其加以神秘化,产生了对菊花神奇功效的崇拜,菊花成为使人长寿的吉祥物,并与茱萸构成互补关系。人们在重阳节以茱萸避邪后,再以菊花表达趋福的需求,满足延年益寿的愿望,从而使观赏菊花饮菊花酒成为节日的重要内容。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节的信仰成分日渐淡薄,演变成登高赏菊饮宴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

    腊八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古时人们把腊八节看作是春节即将到来的信号,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北京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老太太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

    佛祖成道之日

    古代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相传释迦牟尼出生后,见到众生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所煎熬逼迫,于是在他29

    48

    岁那年,毅然舍弃王位而独坐菩提树下,潜心修炼,寻求人生的真谛。他还游遍了印度的名川大山。一天,他来到比哈乐邦的尼连河附近,因劳累饥饿过度,昏倒在地。有一位牧女看见了,便把身边带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后,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说文解字》载:“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先秦时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月改在十二月初八,自南北朝开始相沿成俗。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

    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是

    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

    的祭祀仪式,后演化成纪念佛祖

    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朝

    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

    祀”,周朝为“大腊”。因在

    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腊八当日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馈赠亲朋好友,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

    腊八粥由多种谷物与果类合在一起熬制而成。用腊八粥供神,包含着人们将获得的所有食物报答神灵的赐予,并祈求来年继续保佑各类作物丰收的意义。由此,腊八粥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法,用料可以用来促使家畜生长兴旺。北京民谣云:“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以腊八粥喂家畜,有祈愿家畜获得成长力量的意义。

    腊八粥由赤豆粥演化而来,赤豆粥被认为有避邪驱疫的作用,腊八粥承续了这种作用。腊八粥还可用于涂门神从这通过时达到辟邪的功能。

    古人腊八除了吃粥外,还有戴假面具巡行逐疫的活动。《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看来,祛邪逐疫,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重头戏。

    民间腊八也有一些禁忌,如忌担水,已出嫁女子必须回归婆家,尤以翁婆健在的家庭更为注重。忌讳女子这天回娘家,否则,娘家一年不如意。俗谚称:“腊八不食娘家米,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山东武城沂南等地,新媳妇(结婚不满三年)这天必须回娘家,否则,被认为对婆家不利,等等。

    小年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的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旧时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

    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

    大活动的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祭灶。中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送灶王,国是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上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下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五司命”。传说玉皇大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千命灶王府君”,用以监督考察各家一年的所

    年

    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各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各家的作为。祭灶节这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

    祭灶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人们信奉的众多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

    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50原始人群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学会了

    使用火,火成了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之一。

    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郑玄注《礼记

    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因此,俗有“官三民四邓家五”之说,“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二十三送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二十四送灶,“邓家”指水上

    ◆灶君人,会在年

    二十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祭灶的吉俗

    古人对于祭灶,讲究甚多。人们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物送入灶内燃烧等,名目繁多。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少打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在祭灶君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要讲坏话。

    送走神明后,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

    灶神的崇拜,从早期的祈求降福,到后来的谨盼避祸,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的茫然不解,只能把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而灶神不许有怨言说怪话发牢骚的种种禁忌,则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祭灶的风俗渐渐淡化,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大年夜,习惯称作除夕,有旧岁至此

    而除新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此时,孩子们

    大特别开心,因为吃罢年夜饭,与长辈一道守中岁之际,往往能得到压岁钱。国压岁钱的由来传说上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关于下压岁钱的由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五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体黑手掌白的千小妖“祟”,常在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它趁

    年

    孩子熟睡后,就用手在孩子脑袋上摸三下,使其被吓哭并发高烧,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夫妻俩不敢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包了拆,拆了包,一直玩到睡下,包好的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了,一看都已52是四更天了,想祟该不会来伤害孩子了。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

    ◆压岁钱最早也叫“厌胜钱”

    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夫妻俩便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也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果然,祟就不敢再来害小孩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跑。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于是,人们便形成了在除夕“守祟”,还给孩子“压祟钱”用来打发小妖的风俗。

    压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