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三国]焚香祭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曜不会想到他的“拉拢”会给自己招来怎样的灾祸。
他没发现被董卓器重的灰衣幕僚正是他白天刚见过的戏志才, 素来眼高于顶的他甚至没有正眼瞧过这位无名士子一眼,更不会将他与董卓帐下的首席幕僚联想到一处。
他第二天一早就找到崔颂,跟他说了自己为董卓引荐的这件事。
崔颂摸不清刘曜这是什么操作,正在斟酌措辞, 就听刘曜感慨地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道:知道为董卓效命这件事实在委屈你了,但往好处想好歹也是个官啊,你都及冠了总要点履历的, 就捏着鼻子给董卓那个大老粗打会儿工吧balabala……
崔颂:……你都这么嫌弃董卓还为他拉拢人才?
如果是几天前的崔颂, 或许会因为刘曜这自作主张的引荐而烦心,但他今日恰好改了主意, 正愁找不到机会打入内部, 结果这刘曜竟然阴差阳错地送了一个过来,省去了他去找王允的功夫。
刘曜见崔颂迟迟不语, 误以为此举真的惹恼了他。想到汉灵帝的灵异死亡事件,刘曜微不可察地抖了抖。
“而今天下扰攘,烽烟四起。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 做尽丧尽天良之事。君就不想替天除害,假意侍奉董卓,伺机取他性命吗?”
崔颂心中一动。
前几次与王允谋划的时候都未见到刘曜, 现在看来, 刘曜并不知道他已经加入了王允阵营?
未等崔颂接口, 刘曜又道,
“我此番绝无害你之意。过去我们有诸多误会, 希望能尽释前嫌。”
然后,他说出了一句让崔颂默然无语的话。
“许子远(许攸)对你出言不逊,已吃了足够的教训,还望你对他网开一面。”
崔颂: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他不知道刘曜为什么认为许攸被抓是他的手笔,只得慢悠悠道:“大鸿胪卿此话从何说起?对于许子远的遭遇,颂遗憾之至,只望有朝一日能沉冤昭雪。”
然而看刘曜的表情,显然并不相信这是他的真话。不知道是不是崔颂的错觉,他觉得刘曜对他的态度更客气了。
见此,崔颂不再做无用的辩解。他与刘曜一同前往董卓府面见董卓。
或许是基于清河崔颂的名声,初次见面,董卓对他的态度尚算客气,只那双独属于武将的眼.内含锋锐,带着几分估量货物价值的意味,让人由衷地感到不适。
“清河崔郎?久仰大名。”
崔颂上前一步,中规中矩地行了一礼。
董卓端坐着任他行完礼,见他一礼完毕,竟是并袖躬身,维持着这一动作没有抬头,不由奇道:“小郎这是作甚?”
“颂,乃是为前黄门侍郎荀公达(荀攸)而来。”
刘曜表情一僵,看向崔颂的目光仿佛在在看一个疯子。
董卓的声音阴沉了八度:“哦?”
“我与荀公达是金石之交,对他的秉性再了解不过。荀公达绝非逆乱之人,颂,愿以性命担保,望太师明察秋毫,恩赐一分生机。”
在他的身旁,刘曜的表情开始趋于呆滞。
董卓紧紧盯着崔颂,虽是在笑,那笑却比恶鬼和善不了多少。
“你当着我的面,为重罪者开脱,就不怕我取你性命?”
“死,何人不怕?可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昔日太史公(司马迁)有一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我今日因为贪生怕死而不敢直言进谏,一则有违道义,明知有无辜之人即将送命却不挺身而出;二则有违情义,任好友至交蒙受不白之冤却不替他声张正义;三则有违忠义,令太师因为错杀义士而被天下之人诟病。”
崔颂的语气慨然而有力,后背挺得笔直,一双凤眸不闪不躲,毫无畏惧地与董卓对视,
“士,应当守六德,有气节。为了我一个人的性命而丢掉士人谨守的德行,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玉石落地,鸦雀无声。
未知过了多久,董卓抚掌大笑。
“其心可表,其勇可嘉。既如此,就依你所愿——重新调查荀公达‘谋逆’一事。”
... -->>
刘曜不会想到他的“拉拢”会给自己招来怎样的灾祸。
他没发现被董卓器重的灰衣幕僚正是他白天刚见过的戏志才, 素来眼高于顶的他甚至没有正眼瞧过这位无名士子一眼,更不会将他与董卓帐下的首席幕僚联想到一处。
他第二天一早就找到崔颂,跟他说了自己为董卓引荐的这件事。
崔颂摸不清刘曜这是什么操作,正在斟酌措辞, 就听刘曜感慨地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道:知道为董卓效命这件事实在委屈你了,但往好处想好歹也是个官啊,你都及冠了总要点履历的, 就捏着鼻子给董卓那个大老粗打会儿工吧balabala……
崔颂:……你都这么嫌弃董卓还为他拉拢人才?
如果是几天前的崔颂, 或许会因为刘曜这自作主张的引荐而烦心,但他今日恰好改了主意, 正愁找不到机会打入内部, 结果这刘曜竟然阴差阳错地送了一个过来,省去了他去找王允的功夫。
刘曜见崔颂迟迟不语, 误以为此举真的惹恼了他。想到汉灵帝的灵异死亡事件,刘曜微不可察地抖了抖。
“而今天下扰攘,烽烟四起。董卓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 做尽丧尽天良之事。君就不想替天除害,假意侍奉董卓,伺机取他性命吗?”
崔颂心中一动。
前几次与王允谋划的时候都未见到刘曜, 现在看来, 刘曜并不知道他已经加入了王允阵营?
未等崔颂接口, 刘曜又道,
“我此番绝无害你之意。过去我们有诸多误会, 希望能尽释前嫌。”
然后,他说出了一句让崔颂默然无语的话。
“许子远(许攸)对你出言不逊,已吃了足够的教训,还望你对他网开一面。”
崔颂: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他不知道刘曜为什么认为许攸被抓是他的手笔,只得慢悠悠道:“大鸿胪卿此话从何说起?对于许子远的遭遇,颂遗憾之至,只望有朝一日能沉冤昭雪。”
然而看刘曜的表情,显然并不相信这是他的真话。不知道是不是崔颂的错觉,他觉得刘曜对他的态度更客气了。
见此,崔颂不再做无用的辩解。他与刘曜一同前往董卓府面见董卓。
或许是基于清河崔颂的名声,初次见面,董卓对他的态度尚算客气,只那双独属于武将的眼.内含锋锐,带着几分估量货物价值的意味,让人由衷地感到不适。
“清河崔郎?久仰大名。”
崔颂上前一步,中规中矩地行了一礼。
董卓端坐着任他行完礼,见他一礼完毕,竟是并袖躬身,维持着这一动作没有抬头,不由奇道:“小郎这是作甚?”
“颂,乃是为前黄门侍郎荀公达(荀攸)而来。”
刘曜表情一僵,看向崔颂的目光仿佛在在看一个疯子。
董卓的声音阴沉了八度:“哦?”
“我与荀公达是金石之交,对他的秉性再了解不过。荀公达绝非逆乱之人,颂,愿以性命担保,望太师明察秋毫,恩赐一分生机。”
在他的身旁,刘曜的表情开始趋于呆滞。
董卓紧紧盯着崔颂,虽是在笑,那笑却比恶鬼和善不了多少。
“你当着我的面,为重罪者开脱,就不怕我取你性命?”
“死,何人不怕?可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昔日太史公(司马迁)有一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我今日因为贪生怕死而不敢直言进谏,一则有违道义,明知有无辜之人即将送命却不挺身而出;二则有违情义,任好友至交蒙受不白之冤却不替他声张正义;三则有违忠义,令太师因为错杀义士而被天下之人诟病。”
崔颂的语气慨然而有力,后背挺得笔直,一双凤眸不闪不躲,毫无畏惧地与董卓对视,
“士,应当守六德,有气节。为了我一个人的性命而丢掉士人谨守的德行,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玉石落地,鸦雀无声。
未知过了多久,董卓抚掌大笑。
“其心可表,其勇可嘉。既如此,就依你所愿——重新调查荀公达‘谋逆’一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