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沉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看着祁老师的速写本,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久久不肯离去。祁老师继续不动声色地画着画,听任它观看并欣赏。那一刻,我感觉人和动物是多么地友好,人和自然是多么地亲近。也许,在远古的时候,在人和动物、自然相互敬畏、相互依存的时候,就是如此地友好和亲密。
中午时分,在向导和司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窟窿峡吃饭。这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峡谷。我们来到了峡谷深处,对面是一条河流,在河流旁的开阔地带,搭起了一座座的帐篷,这是军马场的人们承包开发的旅游点。走下汽车,从帐篷里飘出优美的裕固族姑娘的歌声和清香的奶茶味道,我们禁不住陶醉了。
峡谷两旁怪石嶙峋,茂密的原始松林覆盖了山腰以上的大部分山体。路的两边,长满了丛生的马莲,正值马莲花盛开的季节,朵朵蓝色的马莲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烂漫而多姿。河边那团团的河柳,尽情地舒展着一簇簇圆圆的、毛茸茸的的树冠。在河的对岸,河柳的后面生长着成片的野生茶树,油绿油绿的,一直铺向远处的山脚。据当地人讲,这种野生的茶叶性温,有暖胃的功效,泡出的茶水别有一种甘冽的味道。一到秋天的时候,整片的茶树染上了红色,于是,清澈的河水、火红的茶树、苍翠的松林、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在这里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画卷。峡谷中走过成群的牦牛,发出哞哞的叫声,有几只老鹰从上空掠过,河水静静地流动着,发出哗哗的声音。一阵清风吹过,我们又一次陶醉了。
“要宰小牛了!”一个游客惊叫了一声,把我们的思绪又扯回到了眼前。原来,是主人要招待客人了,他们正在宰杀一头小牛。“宰牛人的手段非常纯熟,用绳子套住小牛的蹄子,用力将其摔倒一头大牦牛扯破了嗓子似的叫喊着,并用它的触角猛力抵了过来,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牛人之战。大牛的样子看起来几乎是要拼命了,它可能是小牛的妈妈吧。大牛虽然奋不顾身,但最终还是被几个主人用铁锹挡了回去。而这时,小牛已经血溅四处,一命呜呼了。我们都不忍观看这种血腥的场面,难过地转过头来。只一会儿功夫,宰牛人已经剥了牛皮,在厨房里悠闲地剁骨头了,而大牛却在周围焦躁地转来转去,神情非常凄凉,不停地发出哞哞的叫声,它大概是在呼唤自己孩子的名字吧。我的眼前不时浮现那头小毛驴可爱的身影,浮现那一匹匹小马驹奔跑的身影,它们可能还在自己的母亲身边撒娇吧,而这头小牦牛,却这么惨烈地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它的母亲也在经受着酸涩、揪心的失子之痛。
祁老师夫人朱阿姨伤感地说:“唉,真是太可怜了!才这么大点的小牛,也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太可怜了!真是太可怜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都走进帐篷吃饭,但大家的情绪似乎都还没有从刚才那惨烈的一幕中挣脱出来,尤其是祁老师和夫人朱阿姨。可能是为了防止破坏大家吃饭的兴致,但内心的伤感却又无法消除——祁老师画了多年的骆驼、毛驴和骏马,他对生灵的那种感情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祁老师婉转地说,近几年来,我画的毛驴和马不再戴缰绳了,有人就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就是为了给这些生灵以自由,它们应该像人一样得到自由。“给生灵以自由,它们应该像人一样得到自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品质啊,可是它却仍然像普通的牛马、普通的芨芨草一样,不被人们重视。
有一次祁老师画骆驼的时候,我开玩笑说:“再过若干年,后人研究骆驼可能就只能借助于祁老师的画作了。”在五六年前的时候,我在附近的双湾还看到过许多峰骆驼,可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据说骆驼已经被人们杀掉吃了肉了。这样的生态环境确实让人忧虑,社会的现代化和物种的多样性总不该成反比吧?
朱阿姨显然还沉浸在宰牛的场面的阴影之中,她叹着气说:“太可怜了!才这么大点就被人杀掉吃了肉了,真是太可怜了!牛肉我可是一块都不吃。不知小牛的母亲怎么样了?”在朱阿姨的眼里,宰牛人宰杀的何止是一个活生生的、可怜的小生命,他们还宰杀了一个母亲的爱心,宰杀了一个家庭的亲情,宰杀了人类善良的本性。
席间,大家都很少夹牛肉吃,只有人偶尔夹一块犹豫着吃下去,我知道,那是为了照顾主人的面子。
那一刻,我想起了先哲孟子的话:“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肯定了人的仁爱之心,就认为人应该尊重生命、爱护动物,他解释君子远离厨房的原因,是他们爱护动物——看到动物活着的时候,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那一刻,我更多地想起了一个词:“牠们”
鲁枢元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与牠们,他说:
在给这篇文章命名时,我不得不重新启用一个被我们文字改革委员会革除掉的汉字:“牠”“牠”以牛做偏旁就直观地显示了“牠”侧重于指称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活力的“动物们”中国的文字改革中“牠”字被取消,被“它”字所包容,于是,猫狗鼠兔牛马猪羊骆驼狐狸老虎大象全都成了与砖石土木塑料水泥桌子板凳痰盂马桶一样的“东西”总之,凡是“人”以外的生灵外物,都不过是可资人们利用的“东西”这不意间又暴露出人类对自己以外的其他生命存在的冷漠与麻木
对生灵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理解与认识,古代的思想家,现代的艺术家和生态学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
作家杨志军先生也在他的远去的藏獒中写了一件事:在青海贵南县的森多草原,巴桑队长告诉杨志军,他的马只吃两寸以上的大草,两寸以下的小草决不吃一口。因为小草根浅,稍微一拽,就会连根拔起。马知道,连根拔起的吃法是断子绝孙的吃法。
作为高智能生物的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时候,不能仅仅从自然界食物链的角度出发,更不能单纯地从功利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只有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善待自然界中一切有意志有精神的牠们的生命,尤其是在和牠们处理关系的时候尊重生命的伦理,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
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说:“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他所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动物保护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物种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也相信“敬畏生命伦理学”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离开军马场的时候,我回望那一片广阔的草原,回望那一群群雪白的羊群,那一群群回“家”的骏马和牦牛,回望那天空正要归巢的鸟儿,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也许,物质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把人们引向幸福的彼岸,只有生态主义和艺术思想相互融合,并成为现代人的发展理念,才会使掉入物质主义泥淖的人们回归于自我,回归于人的本质。
来,看着祁老师的速写本,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久久不肯离去。祁老师继续不动声色地画着画,听任它观看并欣赏。那一刻,我感觉人和动物是多么地友好,人和自然是多么地亲近。也许,在远古的时候,在人和动物、自然相互敬畏、相互依存的时候,就是如此地友好和亲密。
中午时分,在向导和司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窟窿峡吃饭。这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峡谷。我们来到了峡谷深处,对面是一条河流,在河流旁的开阔地带,搭起了一座座的帐篷,这是军马场的人们承包开发的旅游点。走下汽车,从帐篷里飘出优美的裕固族姑娘的歌声和清香的奶茶味道,我们禁不住陶醉了。
峡谷两旁怪石嶙峋,茂密的原始松林覆盖了山腰以上的大部分山体。路的两边,长满了丛生的马莲,正值马莲花盛开的季节,朵朵蓝色的马莲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烂漫而多姿。河边那团团的河柳,尽情地舒展着一簇簇圆圆的、毛茸茸的的树冠。在河的对岸,河柳的后面生长着成片的野生茶树,油绿油绿的,一直铺向远处的山脚。据当地人讲,这种野生的茶叶性温,有暖胃的功效,泡出的茶水别有一种甘冽的味道。一到秋天的时候,整片的茶树染上了红色,于是,清澈的河水、火红的茶树、苍翠的松林、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在这里组合成一幅色彩绚丽、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画卷。峡谷中走过成群的牦牛,发出哞哞的叫声,有几只老鹰从上空掠过,河水静静地流动着,发出哗哗的声音。一阵清风吹过,我们又一次陶醉了。
“要宰小牛了!”一个游客惊叫了一声,把我们的思绪又扯回到了眼前。原来,是主人要招待客人了,他们正在宰杀一头小牛。“宰牛人的手段非常纯熟,用绳子套住小牛的蹄子,用力将其摔倒一头大牦牛扯破了嗓子似的叫喊着,并用它的触角猛力抵了过来,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牛人之战。大牛的样子看起来几乎是要拼命了,它可能是小牛的妈妈吧。大牛虽然奋不顾身,但最终还是被几个主人用铁锹挡了回去。而这时,小牛已经血溅四处,一命呜呼了。我们都不忍观看这种血腥的场面,难过地转过头来。只一会儿功夫,宰牛人已经剥了牛皮,在厨房里悠闲地剁骨头了,而大牛却在周围焦躁地转来转去,神情非常凄凉,不停地发出哞哞的叫声,它大概是在呼唤自己孩子的名字吧。我的眼前不时浮现那头小毛驴可爱的身影,浮现那一匹匹小马驹奔跑的身影,它们可能还在自己的母亲身边撒娇吧,而这头小牦牛,却这么惨烈地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它的母亲也在经受着酸涩、揪心的失子之痛。
祁老师夫人朱阿姨伤感地说:“唉,真是太可怜了!才这么大点的小牛,也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太可怜了!真是太可怜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都走进帐篷吃饭,但大家的情绪似乎都还没有从刚才那惨烈的一幕中挣脱出来,尤其是祁老师和夫人朱阿姨。可能是为了防止破坏大家吃饭的兴致,但内心的伤感却又无法消除——祁老师画了多年的骆驼、毛驴和骏马,他对生灵的那种感情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祁老师婉转地说,近几年来,我画的毛驴和马不再戴缰绳了,有人就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就是为了给这些生灵以自由,它们应该像人一样得到自由。“给生灵以自由,它们应该像人一样得到自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品质啊,可是它却仍然像普通的牛马、普通的芨芨草一样,不被人们重视。
有一次祁老师画骆驼的时候,我开玩笑说:“再过若干年,后人研究骆驼可能就只能借助于祁老师的画作了。”在五六年前的时候,我在附近的双湾还看到过许多峰骆驼,可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据说骆驼已经被人们杀掉吃了肉了。这样的生态环境确实让人忧虑,社会的现代化和物种的多样性总不该成反比吧?
朱阿姨显然还沉浸在宰牛的场面的阴影之中,她叹着气说:“太可怜了!才这么大点就被人杀掉吃了肉了,真是太可怜了!牛肉我可是一块都不吃。不知小牛的母亲怎么样了?”在朱阿姨的眼里,宰牛人宰杀的何止是一个活生生的、可怜的小生命,他们还宰杀了一个母亲的爱心,宰杀了一个家庭的亲情,宰杀了人类善良的本性。
席间,大家都很少夹牛肉吃,只有人偶尔夹一块犹豫着吃下去,我知道,那是为了照顾主人的面子。
那一刻,我想起了先哲孟子的话:“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肯定了人的仁爱之心,就认为人应该尊重生命、爱护动物,他解释君子远离厨房的原因,是他们爱护动物——看到动物活着的时候,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那一刻,我更多地想起了一个词:“牠们”
鲁枢元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与牠们,他说:
在给这篇文章命名时,我不得不重新启用一个被我们文字改革委员会革除掉的汉字:“牠”“牠”以牛做偏旁就直观地显示了“牠”侧重于指称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活力的“动物们”中国的文字改革中“牠”字被取消,被“它”字所包容,于是,猫狗鼠兔牛马猪羊骆驼狐狸老虎大象全都成了与砖石土木塑料水泥桌子板凳痰盂马桶一样的“东西”总之,凡是“人”以外的生灵外物,都不过是可资人们利用的“东西”这不意间又暴露出人类对自己以外的其他生命存在的冷漠与麻木
对生灵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理解与认识,古代的思想家,现代的艺术家和生态学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
作家杨志军先生也在他的远去的藏獒中写了一件事:在青海贵南县的森多草原,巴桑队长告诉杨志军,他的马只吃两寸以上的大草,两寸以下的小草决不吃一口。因为小草根浅,稍微一拽,就会连根拔起。马知道,连根拔起的吃法是断子绝孙的吃法。
作为高智能生物的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时候,不能仅仅从自然界食物链的角度出发,更不能单纯地从功利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只有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善待自然界中一切有意志有精神的牠们的生命,尤其是在和牠们处理关系的时候尊重生命的伦理,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
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说:“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他所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动物保护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物种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也相信“敬畏生命伦理学”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离开军马场的时候,我回望那一片广阔的草原,回望那一群群雪白的羊群,那一群群回“家”的骏马和牦牛,回望那天空正要归巢的鸟儿,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也许,物质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把人们引向幸福的彼岸,只有生态主义和艺术思想相互融合,并成为现代人的发展理念,才会使掉入物质主义泥淖的人们回归于自我,回归于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