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程雪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寂寥的地坛,引多少文人墨客沉思吟叹?正如史铁生说的,不是佛度化了众生,是众生度化了佛。生命是有限的,而爱,是无穷的。 我曾说过,京城那些皇家园林我最不愿意去,尤其是故宫。皇家园林对普通瞻仰古迹的人来说,是象征着权力威严肃穆,对我而言那是一个黑暗的囚笼,古代天子对大臣遗留的是神气,我以为那是鬼气。故宫是鬼气最重的地方。然而鬼气最重的地方往往是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因为这是人内心世界里对权力的向往。但我对众多的皇家园林也有例外,那就是地坛,喜欢地坛别无其他原因,只因为史铁生。
众多的皇家建筑、园林无论在建筑学上多么巧夺天工的精巧,对我而言,它在文化上都是拘泥的,它的威严肃穆大过玲珑奇巧的艺术价值,但是地坛不同,因为它有了史铁生。原来属于皇帝的地坛,因为有了史铁生从此换了主人,地坛不属于了皇帝,而属于了史铁生。有了史铁生的地坛有了灵气。是史铁生把地坛黑漆漆的鬼气扫除了。
北京的名胜除了读书时,途经北京,同学非要去的天安门之外。我驻扎北京后到过的第一个地方是地坛。地坛濒临雍和宫,雍和宫因为曾经居住过两个皇帝而享有大名,后来因为成为喇嘛庙而享誉。在雍和宫旁边有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场所,刚来北京时的我,急于找工作让我有机会亲近地坛。第一次去地坛是由南门而进,老实说走进地坛是抱着游玩的姿态进去的,虽然那个时候我已经读过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但是一直生活在安逸中的我,只是把它当成一篇优秀的散文来读,无法体会作者那彻头彻尾的悲凉。这让我明白了,人对别人的悲哀感触总是迟钝的,地球离月亮的距离并不遥远,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是最遥远的。
北京到处都是旅游的绝妙之处,地坛因为是皇帝装模作样祭奠土地祈求农神,让百姓五谷丰登的地方,所以他的建筑并不如其他地方威严肃穆,也不如其他地方鬼斧神工的飞檐翘瓦,所以它是被旅游者遗忘的地方。因为遗忘,地坛没有来往络绎不绝的旅客,没有游人惊呼的地坛是幽静的,没有游人来去的地坛自由的。它的清幽更似于空寂,只有在空寂的空间里人们才更容易关注自己,让自己与自己对话。然而初到的我只是一个游者,穿过那朱漆剥落的南门,高耸的松木让我感到的是新奇,宛如一个顽童走入一个百货商城,所以第一次的地坛在我心中只是一个幽静园子。这个园子因为史铁生让我知道而已。
当时的地坛已经不像史铁生文章中描写的那样,它已经经过了一些修缮,墙壁上是皇家建筑的那种紫红色。林间路途平整,花园花草芳菲,池中游鱼翔底,那悬挂的硕大的铜钟似乎又在敲响着皇家的晨钟暮鼓,只有那在池上亭间的业余票友在咿咿呀呀的拉着胡琴,一声苍老嘶哑的声音唱着历代的兴亡,好像对应着那破败未曾修缮的祭台。不过那祭坛已经被大大的锁锁住了,只能透过门缝看到光阴从世间碾过的痕迹。
第二次去地坛的时候,是个冬季。那时我在京城已经度过了两年,那年的夏末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欢,我对生死的思考,对生命的脆弱及其生命存在的虚幻的思考,思考到了我思想的极致。人生的空漠让我感触到了空旷的悲凉,生死之间那不可逾越的边界,让我有怆然独涕的孤寂,我借用一切信仰的智慧来冲淡那种消极的生命虚无。我知道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徒劳的,因为从小受到的纯粹唯物主义在思想里否定一切神鬼之说,上帝、佛祖不过是意想出来的,天堂地狱都是不存在的,死就是一切的寂灭。乌纳穆诺说:“信仰就是愿意信仰;信仰上帝就是希望有一个上帝。”上帝是人创造出来的,这一句话击碎了一切宗教信仰。是的,上帝是人创造的,人对生命的体验、误区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一切劝导对自己来说都没有意义,只能靠自己去捅破自己臆想出来的天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这个时候我再次读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我再次走进地坛,这是个体生命对生命的体验。
我与地坛是一篇非常杰出的复调散文,它以地坛为底色贯穿了文章的始末,展示各个个体生命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如八音齐奏,有小号、有定音鼓、有大提琴、有长笛,这是悲欢交融的交响乐。所有的曲调中的底色是悲凉,像张爱玲的小说,鲁迅的文字的底色,荒凉,彻底的荒凉,象征着生命自我感悟中的苍茫。然而史铁生的文字又与张爱玲和鲁迅的有绝对的区别,张爱玲的荒凉是岁月的空透和内在悲剧性如红楼梦的主题,鲁迅是对人性的绝望后的置死地而后生的荒凉,那是悲悯苍生的情怀,但是史铁生不同他从小我出发而后上升为大我从而文字里透出来得是从自我的悲闵到对苍生的怜悯。在这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病孩子,我们面对着世间不幸得到来,怎么面对就像哈姆雷特所疑问的“到底是生还是死去”这样的困惑疑惑着每个人。面对人生的不幸,无法逃脱的不幸,或许我们只有悲剧性接受。悲剧性的接受也有不同的接收方式,安然与自我的哀怨。安然的接受是看破后的悲闵,明知生命归化是一场空,可是把生命存在的真实和空结合,这种安然变得底色宏大而深邃,所以这是一个文字与生命体验的超越,超越小我的自我哀怨达到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这个超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阅历后的自我提升。
在文章中作者有一章节专写到了母亲,作者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才四十九岁,相对于正常的生命是中途撒手人寰,这一如我的父亲。读着作者用宁静的语言描述母亲对儿子的情怀,我潸然泪下,或许生命对生命的理解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适当的生命体验才能产生共鸣,如同张爱玲说爱情的时候说道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冬季的地坛是寂寥的,望着那静静的落日,想着生命如那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你怎么能够不产生悲凉呢?想想生命脆弱至极,当你回乡时还曾见到那温和的微笑,听到那温和的话语,当你再次回去,什么也没有了,陪你走过二十几年生命之路的人,给予你生命的那个生命,现在只有寒灰黄土时,恐怕你对着真实会产生... -->>
编者按 寂寥的地坛,引多少文人墨客沉思吟叹?正如史铁生说的,不是佛度化了众生,是众生度化了佛。生命是有限的,而爱,是无穷的。 我曾说过,京城那些皇家园林我最不愿意去,尤其是故宫。皇家园林对普通瞻仰古迹的人来说,是象征着权力威严肃穆,对我而言那是一个黑暗的囚笼,古代天子对大臣遗留的是神气,我以为那是鬼气。故宫是鬼气最重的地方。然而鬼气最重的地方往往是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因为这是人内心世界里对权力的向往。但我对众多的皇家园林也有例外,那就是地坛,喜欢地坛别无其他原因,只因为史铁生。
众多的皇家建筑、园林无论在建筑学上多么巧夺天工的精巧,对我而言,它在文化上都是拘泥的,它的威严肃穆大过玲珑奇巧的艺术价值,但是地坛不同,因为它有了史铁生。原来属于皇帝的地坛,因为有了史铁生从此换了主人,地坛不属于了皇帝,而属于了史铁生。有了史铁生的地坛有了灵气。是史铁生把地坛黑漆漆的鬼气扫除了。
北京的名胜除了读书时,途经北京,同学非要去的天安门之外。我驻扎北京后到过的第一个地方是地坛。地坛濒临雍和宫,雍和宫因为曾经居住过两个皇帝而享有大名,后来因为成为喇嘛庙而享誉。在雍和宫旁边有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场所,刚来北京时的我,急于找工作让我有机会亲近地坛。第一次去地坛是由南门而进,老实说走进地坛是抱着游玩的姿态进去的,虽然那个时候我已经读过了史铁生先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但是一直生活在安逸中的我,只是把它当成一篇优秀的散文来读,无法体会作者那彻头彻尾的悲凉。这让我明白了,人对别人的悲哀感触总是迟钝的,地球离月亮的距离并不遥远,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是最遥远的。
北京到处都是旅游的绝妙之处,地坛因为是皇帝装模作样祭奠土地祈求农神,让百姓五谷丰登的地方,所以他的建筑并不如其他地方威严肃穆,也不如其他地方鬼斧神工的飞檐翘瓦,所以它是被旅游者遗忘的地方。因为遗忘,地坛没有来往络绎不绝的旅客,没有游人惊呼的地坛是幽静的,没有游人来去的地坛自由的。它的清幽更似于空寂,只有在空寂的空间里人们才更容易关注自己,让自己与自己对话。然而初到的我只是一个游者,穿过那朱漆剥落的南门,高耸的松木让我感到的是新奇,宛如一个顽童走入一个百货商城,所以第一次的地坛在我心中只是一个幽静园子。这个园子因为史铁生让我知道而已。
当时的地坛已经不像史铁生文章中描写的那样,它已经经过了一些修缮,墙壁上是皇家建筑的那种紫红色。林间路途平整,花园花草芳菲,池中游鱼翔底,那悬挂的硕大的铜钟似乎又在敲响着皇家的晨钟暮鼓,只有那在池上亭间的业余票友在咿咿呀呀的拉着胡琴,一声苍老嘶哑的声音唱着历代的兴亡,好像对应着那破败未曾修缮的祭台。不过那祭坛已经被大大的锁锁住了,只能透过门缝看到光阴从世间碾过的痕迹。
第二次去地坛的时候,是个冬季。那时我在京城已经度过了两年,那年的夏末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欢,我对生死的思考,对生命的脆弱及其生命存在的虚幻的思考,思考到了我思想的极致。人生的空漠让我感触到了空旷的悲凉,生死之间那不可逾越的边界,让我有怆然独涕的孤寂,我借用一切信仰的智慧来冲淡那种消极的生命虚无。我知道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徒劳的,因为从小受到的纯粹唯物主义在思想里否定一切神鬼之说,上帝、佛祖不过是意想出来的,天堂地狱都是不存在的,死就是一切的寂灭。乌纳穆诺说:“信仰就是愿意信仰;信仰上帝就是希望有一个上帝。”上帝是人创造出来的,这一句话击碎了一切宗教信仰。是的,上帝是人创造的,人对生命的体验、误区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一切劝导对自己来说都没有意义,只能靠自己去捅破自己臆想出来的天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这个时候我再次读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我再次走进地坛,这是个体生命对生命的体验。
我与地坛是一篇非常杰出的复调散文,它以地坛为底色贯穿了文章的始末,展示各个个体生命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如八音齐奏,有小号、有定音鼓、有大提琴、有长笛,这是悲欢交融的交响乐。所有的曲调中的底色是悲凉,像张爱玲的小说,鲁迅的文字的底色,荒凉,彻底的荒凉,象征着生命自我感悟中的苍茫。然而史铁生的文字又与张爱玲和鲁迅的有绝对的区别,张爱玲的荒凉是岁月的空透和内在悲剧性如红楼梦的主题,鲁迅是对人性的绝望后的置死地而后生的荒凉,那是悲悯苍生的情怀,但是史铁生不同他从小我出发而后上升为大我从而文字里透出来得是从自我的悲闵到对苍生的怜悯。在这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病孩子,我们面对着世间不幸得到来,怎么面对就像哈姆雷特所疑问的“到底是生还是死去”这样的困惑疑惑着每个人。面对人生的不幸,无法逃脱的不幸,或许我们只有悲剧性接受。悲剧性的接受也有不同的接收方式,安然与自我的哀怨。安然的接受是看破后的悲闵,明知生命归化是一场空,可是把生命存在的真实和空结合,这种安然变得底色宏大而深邃,所以这是一个文字与生命体验的超越,超越小我的自我哀怨达到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这个超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阅历后的自我提升。
在文章中作者有一章节专写到了母亲,作者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才四十九岁,相对于正常的生命是中途撒手人寰,这一如我的父亲。读着作者用宁静的语言描述母亲对儿子的情怀,我潸然泪下,或许生命对生命的理解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适当的生命体验才能产生共鸣,如同张爱玲说爱情的时候说道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冬季的地坛是寂寥的,望着那静静的落日,想着生命如那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你怎么能够不产生悲凉呢?想想生命脆弱至极,当你回乡时还曾见到那温和的微笑,听到那温和的话语,当你再次回去,什么也没有了,陪你走过二十几年生命之路的人,给予你生命的那个生命,现在只有寒灰黄土时,恐怕你对着真实会产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