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美女中文网 clzw.net,汴水秋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开封城往东南走五十多里就是杞县圉镇,这里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蔡邕和诗人蔡琰(字文姬)父女的家乡。走进圉镇,远远就可以看见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的汉白玉雕像,文姬雕像清秀高雅,手握竹简,微笑着凝视这片生养她的故土。

    文姬的家园就在圉镇蔡白街的蔡家花园,相传这条街原名蔡伯喈(蔡邕的字),时间长了就被称为了蔡白街,曾经门庭若市,曹操、王粲等名士学者正常登临,轩昂壮丽的蔡家故宅早已荡然无存。相传蔡家花园内有七眼井,六眼已被泥沙淤平,又被淹没于坑塘水下,目前只有一眼井可见,井台是麻牙石砌成,形制古朴,但现在由于水井长年不用,已经干涸了。这口井相传是文姬的浇花井,千余年前,风华绝代的才女曾在此汲水浇花,拂琴赋诗,井水脉脉,曾经惊鸿照影,而今往事已是两千年,令人感慨。

    公元177年6月,蔡文姬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她的母亲赵五娘是个有诗书才华的才女,与蔡邕琴瑟和谐。遗憾的是,两人结婚20余年都没孩子。直到蔡邕45岁时赵五娘才生了文姬,作为独生女的文姬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少年的文姬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在她10岁时,蔡邕在室外弹琴,弦忽然断了一根,室内文姬马上说,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惊,又故意弄断了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蔡邕开始教女儿学琴,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12岁时,文姬的书法已得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的,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14岁时,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

    元年178年七月,蔡邕任议郎时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下狱,充军到北方荒凉之地,襁褓之中的蔡琰也成为罪隶,随父亲一同流亡。蔡邕罪徙朔方共九个月,于第二年遇大赦,不幸归途中得罪了宦官王甫的弟弟五原太守,不得已“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蔡琰亦跟随流落山阴(今绍兴)。等到蔡邕亡命生活结束时蔡琰已经十三岁了。文姬才再次踏上了故土,直住到16岁第一次出嫁。她的第一任丈夫卫仲道过世后,18岁的文姬再回娘家圉镇。

    蔡邕回京后不久,京中发生大乱,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蔡邕再次被冤下狱,不久遇害。这大概就是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董卓之死,万民欢庆,只有蔡邕抚尸痛哭的场景,历史的真实和演绎已经无可稽考,但蔡邕和董卓的私交甚好确是真实的,董卓为了笼络人心,对名满京华的一代文宗蔡邕十分敬重,三天里连升三级,董卓死后,蔡邕被作为董卓同党死于狱中,但文章等身的蔡邕绝非大奸大恶是非不分之辈,可惜造化弄人,宦海沉浮,儒生又岂能自如。

    家庭的突然变故对文姬已经造成了极大地打击,父死夫亡,蔡琰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未料更大的劫难还在后面,兴平二年[195],朝中发生董卓余党李郭之乱,杨奉等人竟引南匈奴军进入中原平乱,战火一直蔓延到文姬的家乡陈留圉镇。结果23岁的蔡琰“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12年”

    “铠甲生机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的真实写照,乱世女子命如纸,离乱之人不如犬。很难体会一个孤身女子被匈奴掠走所经历的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这样的痛苦对于蔡琰无疑是痛心彻骨,不同于昭君出塞,昭君虽然和她一样的异族异域生活,但有和亲的责任。后世的文成公主入藏则是藏汉一家的民族亲情,是一种被膜拜的荣耀。但蔡文姬被掠却绝然不同,尽管是作为匈奴左贤王的王妃。一生辛苦兮缘别离,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生活上和精神她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严酷的自然环境“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艰苦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徙,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的生活习惯,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心声。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