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托寺 (1/2)
美女中文网 clzw.net,amy00001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嘎托寺距白玉县还有3小时的车程。
嘎托寺在一座高山之上,海拔4000多米。嘎托寺是该县有名的寺庙,不单是有着几个很神灵的活佛,还是因为那里收藏有格萨尔王的战袍盔甲之类的东西,而且都是真迹,平时不对外开放,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因为巴松院长和该寺庙活佛的交情,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他可以引领我们进去,可以参观到真迹的。
我们到白玉不久,县医院的李院长和巴松院长便安排我们去嘎托寺。
我喜欢纯自然的东西,对于赋予历史或宗教意义的东西,并不能让我有太多喜欢的理由。我是无神论者,对佛教的东西也不是太喜欢,也不太感兴趣,何况我们刚到白玉,坐了3天的车,路上颠簸得难受,听说还要坐3小时的车,心中就有些紧张,高原的道路实在是糟糕,不光是因为本来山道的险峻,还有道路的维护也差,所以在车上的艰辛只有亲自体验才知道。但这是一个礼节性的安排,更何况是听说可以看见格萨尔王的真迹,而当初有关格萨尔王的电影正在热放中,也就没任何可以不去的理由。
就象嘎托寺庙的位置那么悠远一样,我对嘎托寺的印象也是很飘渺的感觉,以至在写到有关嘎托寺庙的时候,都是开了头就结不了尾,大概写了快半年都没写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到高原有些不适应,还是那天的确太累,抑或是那天的天太热,再不就没有见到格萨尔王的真迹,让我总是对那日的记忆有些遥远而飘渺?。
那是一个周末,一大早,我们便出发了,驱车前往嘎托寺。依旧是刘师傅开车,他的宝贝车,原本就坐着不舒服,接我们来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我们医疗队3个再加上他,现在还是这辆车,多两个人,真是够拥挤的。好在也就3小时,与3天相比,还是不算长了。
高原的6月依然凉爽,犹如内地春天的感觉,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有点小雨,所以穿着毛衣也很凉,不过,他们说,中午会很热,不用穿得太多。车沿着金沙江行进,据说这金沙江是一个分界线,这边是四川,而江的那边是西藏,滔滔的江水不倦地向东流去。
来高原的路上,已经看够了蓝天白云和绵延的草原,而此次却是另一番景象,更多的是绿水青山,沿途的风光,与九寨可有一比,只是这里的水没有九寨那醉人的绿。这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到处都是那份自然而没有人为的美丽,行进在其间,除了陶醉还是陶醉。
到了嘎托寺所在山脚下了,抬头一看,山突兀的耸在眼前,而上山的路,就如同来回“之”字,他们管这种道路叫“回头线”要上去,得饶20多个这样的“回头线”只有一个“险”字可以形容了。不过,这对于高原开车经验丰富的刘师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倒是很担心我害怕那险峻,我说,不用担心,在路途险要的地方,我从来都是闭着眼睡觉,再险的路,看不见也不用怕。
车在山道盘旋,车是怎么开上去的,并不需要我们操心,我只管闭着眼。倒是山上的烈日,尽情的倾泻,天,蓝得没有一点尘渣,在高原之上,你才真正体会到天离我们是那么的近。
到了中午,天气变得燥热,空气干燥,我的头发用的保湿物品简直失去了作用,原本看起来飘逸黑亮的长发,却成了一头枯草,爆炸式的四散开来。很后悔那天没有把头发盘起来,而留了一头披肩发,照片里的我,如梅超风一样头发散乱。
刚到寺庙,就看见几位本地的老乡,闲散的坐在炙热的阳光下晒太阳(这样强烈的紫外线,我们是不敢这样暴晒的,如果真要这样,一天就皮开肉绽,这是我们在昌台见识到的),古铜色的皮肤,沧桑的面容,藏红的衣服,神色安详,很容易联想到画报上的图片,却这样真实的出现在我的面前。
嘎托寺和其他藏族的寺庙大概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依旧是藏红的主色调的建筑,充满藏族文化的风味,进去就是若大的一排转经,进庙宇那一长排转经筒,是颇具特色的,而进来,无论你信不信奉他们的“唵嘛呢叭咪吽”都不自主的会从那里经过,按约定俗成的习惯,转动经轮,带着祝愿,进入庙宇。
一位老阿妈看见我,似乎很高兴,走过来,握着我的手,叽叽咕咕的说了很多,巴松也和她搭着话,我们一脸茫然的看着巴松和她说着,只听懂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薄姆”“门巴”(就是女子、医生的意思),后来,巴松翻译说她问我们从那里来,然后说了些祝福的话,还说,我很漂亮,大概所有的话,就这句动听,也想听。
不过,他们说,老阿妈喜欢我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一袭装束,正与高原的色彩相近,而风味也有点藏族的味道,但又的确不是。看看我的衣服,原来,无意间,中式的枣红色紧身衣,下面是及膝的长裙,也是深红的基调,无意间,与藏族民族喜爱的色泽相近。不知道的还以为... -->>
嘎托寺距白玉县还有3小时的车程。
嘎托寺在一座高山之上,海拔4000多米。嘎托寺是该县有名的寺庙,不单是有着几个很神灵的活佛,还是因为那里收藏有格萨尔王的战袍盔甲之类的东西,而且都是真迹,平时不对外开放,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因为巴松院长和该寺庙活佛的交情,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他可以引领我们进去,可以参观到真迹的。
我们到白玉不久,县医院的李院长和巴松院长便安排我们去嘎托寺。
我喜欢纯自然的东西,对于赋予历史或宗教意义的东西,并不能让我有太多喜欢的理由。我是无神论者,对佛教的东西也不是太喜欢,也不太感兴趣,何况我们刚到白玉,坐了3天的车,路上颠簸得难受,听说还要坐3小时的车,心中就有些紧张,高原的道路实在是糟糕,不光是因为本来山道的险峻,还有道路的维护也差,所以在车上的艰辛只有亲自体验才知道。但这是一个礼节性的安排,更何况是听说可以看见格萨尔王的真迹,而当初有关格萨尔王的电影正在热放中,也就没任何可以不去的理由。
就象嘎托寺庙的位置那么悠远一样,我对嘎托寺的印象也是很飘渺的感觉,以至在写到有关嘎托寺庙的时候,都是开了头就结不了尾,大概写了快半年都没写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到高原有些不适应,还是那天的确太累,抑或是那天的天太热,再不就没有见到格萨尔王的真迹,让我总是对那日的记忆有些遥远而飘渺?。
那是一个周末,一大早,我们便出发了,驱车前往嘎托寺。依旧是刘师傅开车,他的宝贝车,原本就坐着不舒服,接我们来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我们医疗队3个再加上他,现在还是这辆车,多两个人,真是够拥挤的。好在也就3小时,与3天相比,还是不算长了。
高原的6月依然凉爽,犹如内地春天的感觉,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有点小雨,所以穿着毛衣也很凉,不过,他们说,中午会很热,不用穿得太多。车沿着金沙江行进,据说这金沙江是一个分界线,这边是四川,而江的那边是西藏,滔滔的江水不倦地向东流去。
来高原的路上,已经看够了蓝天白云和绵延的草原,而此次却是另一番景象,更多的是绿水青山,沿途的风光,与九寨可有一比,只是这里的水没有九寨那醉人的绿。这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到处都是那份自然而没有人为的美丽,行进在其间,除了陶醉还是陶醉。
到了嘎托寺所在山脚下了,抬头一看,山突兀的耸在眼前,而上山的路,就如同来回“之”字,他们管这种道路叫“回头线”要上去,得饶20多个这样的“回头线”只有一个“险”字可以形容了。不过,这对于高原开车经验丰富的刘师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倒是很担心我害怕那险峻,我说,不用担心,在路途险要的地方,我从来都是闭着眼睡觉,再险的路,看不见也不用怕。
车在山道盘旋,车是怎么开上去的,并不需要我们操心,我只管闭着眼。倒是山上的烈日,尽情的倾泻,天,蓝得没有一点尘渣,在高原之上,你才真正体会到天离我们是那么的近。
到了中午,天气变得燥热,空气干燥,我的头发用的保湿物品简直失去了作用,原本看起来飘逸黑亮的长发,却成了一头枯草,爆炸式的四散开来。很后悔那天没有把头发盘起来,而留了一头披肩发,照片里的我,如梅超风一样头发散乱。
刚到寺庙,就看见几位本地的老乡,闲散的坐在炙热的阳光下晒太阳(这样强烈的紫外线,我们是不敢这样暴晒的,如果真要这样,一天就皮开肉绽,这是我们在昌台见识到的),古铜色的皮肤,沧桑的面容,藏红的衣服,神色安详,很容易联想到画报上的图片,却这样真实的出现在我的面前。
嘎托寺和其他藏族的寺庙大概也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依旧是藏红的主色调的建筑,充满藏族文化的风味,进去就是若大的一排转经,进庙宇那一长排转经筒,是颇具特色的,而进来,无论你信不信奉他们的“唵嘛呢叭咪吽”都不自主的会从那里经过,按约定俗成的习惯,转动经轮,带着祝愿,进入庙宇。
一位老阿妈看见我,似乎很高兴,走过来,握着我的手,叽叽咕咕的说了很多,巴松也和她搭着话,我们一脸茫然的看着巴松和她说着,只听懂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薄姆”“门巴”(就是女子、医生的意思),后来,巴松翻译说她问我们从那里来,然后说了些祝福的话,还说,我很漂亮,大概所有的话,就这句动听,也想听。
不过,他们说,老阿妈喜欢我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一袭装束,正与高原的色彩相近,而风味也有点藏族的味道,但又的确不是。看看我的衣服,原来,无意间,中式的枣红色紧身衣,下面是及膝的长裙,也是深红的基调,无意间,与藏族民族喜爱的色泽相近。不知道的还以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