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月的南京城,连日不见一滴雨水,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天气,穿着公服外出行走,滋味别提多难受。
太--祖高皇帝规定,无雨,官员不许撑伞。
城内不许,宫内更不许。
顶着炎炎烈日,孟清和步行至文华殿,汗水很快浸透了中衣。看一眼执勤中的大汉将军,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一身公服都让他热得受不了,几十斤的甲胄套在身上,昂首挺胸站在太阳下,当真威武,也着实的遭罪。
到了文华殿,孟清和脸色通红,汗水沿着脸颊滑落,绯红的公服,背部一片暗色。
暖阁外伺候的宦官躬身,推开紧闭的房门。
一股凉风徐徐吹来,孟清和瞬间精神一振,迈步走进室内,好似又活了一回。
暖阁内,四个冰盆摆在角落,七八名宦官轮流摇动着木扇。随着扇叶转动,凉风不断驱走炎热,暖阁内外几乎成了两个世界。
难怪要关门了。
长舒一口气,不再如之前一般热得难受,烦躁的心情逐渐平静。
“少保。”
朱瞻壑一身大红常服,正在研究桌案上的宝船模型,见到孟清和,立刻起身问好。
“世子安好。”
宦官送上巾帕,孟清和擦过手脸,衣服却没法换,只能忍着。
今日听课的只有朱瞻壑。
天子即将北巡,汉王和赵王奉命随扈,正忙着各项准备。朱瞻基另有课程,两排摆放的四张大案,只坐着一个认真听讲的三头身。
“上次所讲,世子可还记得?”
“记得。”朱瞻壑点头,拿起一本书册,封面的字很是霸道。翻开,内里的每张书页都绘有缩小版的舆图,舆图上有府州县等标注,“少保所讲,我都记住了。”
这本册子是孟清和专门为朱瞻壑编撰,书页上的舆图由兵部郎中所绘,封面上的题字出自汉王之手。
朱高煦一笔狂草极得朱棣真髓,霸道张扬,非寻常人可以书就。
换句话说,相当考验人的审美观。
孟清和取出另一本书册,同样绘制有舆图,标注却是空白。
“下官斗胆,考一考世子,可好?”
朱瞻壑立刻挺起小胸脯,“请少保赐教。”
很自信,很好!
孟清和点头,虽然不是天生教书育人的材料,又是被赶鸭子上架,但有朱瞻壑这样的学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非凡。他多少能体会道衍强收徒的心情了。
自我感觉良好,自夸?
孟伯爷甩头,事实胜于雄辩,他有这个资本。
随意翻到一页,孟清和问道:“世子可能说出这幅舆图是我大明何处?”
“是辽东!”胖乎乎的小手点在纸上,“这里是辽东都司!”
朱瞻壑小脸泛红,双眼发亮,分明在说,求表扬!
“正确,世子聪慧。”孟清和笑道,随即又问,“这里是何处?”
“宣府!”朱瞻壑回答得很快,“父王在这里种田!”
“……”该表扬吗?总觉得哪里不对。
“少保?”
“咳!”孟清和咳嗽一声,又翻过一页,“此处,世子可知?”
“顺天。”朱瞻壑答得更快,“皇祖父曾就藩此地,还要迁都。”
接连问了几处,朱瞻壑都答了上来。
一问一答间,孟清和又教给朱瞻壑许多地理知识,穿-插-着民间故事,不会让朱瞻壑举得枯燥,更不会让他厌倦学习。
“辽东之地有女真,分为诸多部落,多耐寒蛮勇,擅-骑-射-渔-猎。归附我朝后,互通贸易,按期朝贡。世子养的两头虎崽即是毛怜卫女真进献。”
“女真很善战?比兀良哈如何?”
“现今自不能相比,然今后之事谁能断言?如前元,不也败于太--祖高皇帝之手?世子当知,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
孟清和的声音温和,对朱瞻壑的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解答。遇到回答不出的,不会随意搪塞,直接表示,“世子可向汉王殿下请教。”
如果朱高煦回答不上来,大可向永乐帝求救。永乐帝被难住,满朝文武都可充作智囊团。
六部天官,翰林院学士,大理寺太常寺都察院,连钦天监在内,都是人才济济。放着不用,完全是浪费资源。
“请教父王?”
“对。”挖坑给汉王踩,孟伯爷完全无压力,“汉王殿下博学多闻,才能非凡,定能为世子解惑。”
父王武力高超,朱瞻壑信。
博学多闻……朱瞻壑大眼睛眨啊眨,眨得孟伯爷差点破功。
孟伯爷默默转头,擦把汗,学生聪明是好事,太聪明就要让师傅头疼了。
课程过半,摇木扇的宦官轮了三班。
暖阁外响起敲门声,几名宦官送来整盘瓜果,言是天子所赐,为世子和孟少保解暑。
朱瞻壑用的瓜果只用冷水浸过,没有垫冰。送到孟清和面前的瓷盘都铺着冰块,靠近了,可见似烟雾般的冷气飘起,瓷盘边沿凝结了一小片水珠。
见到盘中有哈密瓜,还有几粒葡萄干,孟清和好奇的问了一句。送瓜果的宦官立刻答道:“均为亦里巴里部进上。”
亦里巴里部?
咬了一块瓜,孟清和翻开舆图,片刻恍然,难怪了,后世的-新-疆。
用完瓜果点心,歇息片刻,孟清和又开始授课。
这一次,他所讲的不再是舆图,而是火器。
一把精致的小火铳,此刻正静静躺在黄木匣子里。这把火铳是南京兵仗局所造,参照北京兵仗局送来的图纸,改动了部分,已十分接近燧发枪的构造,准头相当不错,只是仍不能连发。
火铳用在课堂上,自然没有填装火药。孟清和的目的也不是教导朱瞻壑火器构造,只是以火器为例,引出热兵器在未来历史中将发挥的作用。
“世子请看。”
孟清和展开一幅演兵图,图上绘有两军对战,一方为骑兵,一方是火器同冷兵器结合的步骑。如非条件所限,他本想制造木质模型。询问过沈瑄意见,打消了念头,只能拿图画充数。
创新可以,但不能太出格,潜移默化才是谨慎行事之道。
“我朝官军临战对采用何种战法,世子可知?”
朱瞻壑摇头,以他的年纪,除了孟清和,不会有人教导这些。连朱棣和朱高煦都没想过,给一个三头身灌输军事理论和兵器知识。
“世子可还记得当初天子亲卫大比武?”
朱瞻壑点头。
打开木匣,孟清和取出火铳,参照演兵图,以亲卫大比武为切入点,开始为朱瞻壑讲解最初级的的排兵布阵和火器知识。
见朱瞻壑听得认真,孟伯爷不免得意,家里有个善战的国公爷当真是好啊!
论军事知识, 比百科全书还好用。
文华殿东暖阁中的授课内容,很快摆在了永乐帝的案头。
舆图,火铳,演兵图,二十六卫大比武。看似毫无关联,却被孟清和串在一起,当堂讲授。
看过所有内容,朱棣眼中异彩连连。
“好!”
封孟清和为太子少保,是看重他本身才华,也有朝堂和勋贵内部的考量。不想却给他如此大的惊喜。
“白彦回。”
“奴婢在。”
“汉王和赵王今日未到文华殿?”
“回陛下,两位殿下正准备北巡相关事宜。”
“刚说他们长进了。”朱棣敲了敲桌案,“你去传朕口谕,北巡之前,凡兴宁伯授课之... -->>
八月的南京城,连日不见一滴雨水,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天气,穿着公服外出行走,滋味别提多难受。
太--祖高皇帝规定,无雨,官员不许撑伞。
城内不许,宫内更不许。
顶着炎炎烈日,孟清和步行至文华殿,汗水很快浸透了中衣。看一眼执勤中的大汉将军,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一身公服都让他热得受不了,几十斤的甲胄套在身上,昂首挺胸站在太阳下,当真威武,也着实的遭罪。
到了文华殿,孟清和脸色通红,汗水沿着脸颊滑落,绯红的公服,背部一片暗色。
暖阁外伺候的宦官躬身,推开紧闭的房门。
一股凉风徐徐吹来,孟清和瞬间精神一振,迈步走进室内,好似又活了一回。
暖阁内,四个冰盆摆在角落,七八名宦官轮流摇动着木扇。随着扇叶转动,凉风不断驱走炎热,暖阁内外几乎成了两个世界。
难怪要关门了。
长舒一口气,不再如之前一般热得难受,烦躁的心情逐渐平静。
“少保。”
朱瞻壑一身大红常服,正在研究桌案上的宝船模型,见到孟清和,立刻起身问好。
“世子安好。”
宦官送上巾帕,孟清和擦过手脸,衣服却没法换,只能忍着。
今日听课的只有朱瞻壑。
天子即将北巡,汉王和赵王奉命随扈,正忙着各项准备。朱瞻基另有课程,两排摆放的四张大案,只坐着一个认真听讲的三头身。
“上次所讲,世子可还记得?”
“记得。”朱瞻壑点头,拿起一本书册,封面的字很是霸道。翻开,内里的每张书页都绘有缩小版的舆图,舆图上有府州县等标注,“少保所讲,我都记住了。”
这本册子是孟清和专门为朱瞻壑编撰,书页上的舆图由兵部郎中所绘,封面上的题字出自汉王之手。
朱高煦一笔狂草极得朱棣真髓,霸道张扬,非寻常人可以书就。
换句话说,相当考验人的审美观。
孟清和取出另一本书册,同样绘制有舆图,标注却是空白。
“下官斗胆,考一考世子,可好?”
朱瞻壑立刻挺起小胸脯,“请少保赐教。”
很自信,很好!
孟清和点头,虽然不是天生教书育人的材料,又是被赶鸭子上架,但有朱瞻壑这样的学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非凡。他多少能体会道衍强收徒的心情了。
自我感觉良好,自夸?
孟伯爷甩头,事实胜于雄辩,他有这个资本。
随意翻到一页,孟清和问道:“世子可能说出这幅舆图是我大明何处?”
“是辽东!”胖乎乎的小手点在纸上,“这里是辽东都司!”
朱瞻壑小脸泛红,双眼发亮,分明在说,求表扬!
“正确,世子聪慧。”孟清和笑道,随即又问,“这里是何处?”
“宣府!”朱瞻壑回答得很快,“父王在这里种田!”
“……”该表扬吗?总觉得哪里不对。
“少保?”
“咳!”孟清和咳嗽一声,又翻过一页,“此处,世子可知?”
“顺天。”朱瞻壑答得更快,“皇祖父曾就藩此地,还要迁都。”
接连问了几处,朱瞻壑都答了上来。
一问一答间,孟清和又教给朱瞻壑许多地理知识,穿-插-着民间故事,不会让朱瞻壑举得枯燥,更不会让他厌倦学习。
“辽东之地有女真,分为诸多部落,多耐寒蛮勇,擅-骑-射-渔-猎。归附我朝后,互通贸易,按期朝贡。世子养的两头虎崽即是毛怜卫女真进献。”
“女真很善战?比兀良哈如何?”
“现今自不能相比,然今后之事谁能断言?如前元,不也败于太--祖高皇帝之手?世子当知,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
孟清和的声音温和,对朱瞻壑的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解答。遇到回答不出的,不会随意搪塞,直接表示,“世子可向汉王殿下请教。”
如果朱高煦回答不上来,大可向永乐帝求救。永乐帝被难住,满朝文武都可充作智囊团。
六部天官,翰林院学士,大理寺太常寺都察院,连钦天监在内,都是人才济济。放着不用,完全是浪费资源。
“请教父王?”
“对。”挖坑给汉王踩,孟伯爷完全无压力,“汉王殿下博学多闻,才能非凡,定能为世子解惑。”
父王武力高超,朱瞻壑信。
博学多闻……朱瞻壑大眼睛眨啊眨,眨得孟伯爷差点破功。
孟伯爷默默转头,擦把汗,学生聪明是好事,太聪明就要让师傅头疼了。
课程过半,摇木扇的宦官轮了三班。
暖阁外响起敲门声,几名宦官送来整盘瓜果,言是天子所赐,为世子和孟少保解暑。
朱瞻壑用的瓜果只用冷水浸过,没有垫冰。送到孟清和面前的瓷盘都铺着冰块,靠近了,可见似烟雾般的冷气飘起,瓷盘边沿凝结了一小片水珠。
见到盘中有哈密瓜,还有几粒葡萄干,孟清和好奇的问了一句。送瓜果的宦官立刻答道:“均为亦里巴里部进上。”
亦里巴里部?
咬了一块瓜,孟清和翻开舆图,片刻恍然,难怪了,后世的-新-疆。
用完瓜果点心,歇息片刻,孟清和又开始授课。
这一次,他所讲的不再是舆图,而是火器。
一把精致的小火铳,此刻正静静躺在黄木匣子里。这把火铳是南京兵仗局所造,参照北京兵仗局送来的图纸,改动了部分,已十分接近燧发枪的构造,准头相当不错,只是仍不能连发。
火铳用在课堂上,自然没有填装火药。孟清和的目的也不是教导朱瞻壑火器构造,只是以火器为例,引出热兵器在未来历史中将发挥的作用。
“世子请看。”
孟清和展开一幅演兵图,图上绘有两军对战,一方为骑兵,一方是火器同冷兵器结合的步骑。如非条件所限,他本想制造木质模型。询问过沈瑄意见,打消了念头,只能拿图画充数。
创新可以,但不能太出格,潜移默化才是谨慎行事之道。
“我朝官军临战对采用何种战法,世子可知?”
朱瞻壑摇头,以他的年纪,除了孟清和,不会有人教导这些。连朱棣和朱高煦都没想过,给一个三头身灌输军事理论和兵器知识。
“世子可还记得当初天子亲卫大比武?”
朱瞻壑点头。
打开木匣,孟清和取出火铳,参照演兵图,以亲卫大比武为切入点,开始为朱瞻壑讲解最初级的的排兵布阵和火器知识。
见朱瞻壑听得认真,孟伯爷不免得意,家里有个善战的国公爷当真是好啊!
论军事知识, 比百科全书还好用。
文华殿东暖阁中的授课内容,很快摆在了永乐帝的案头。
舆图,火铳,演兵图,二十六卫大比武。看似毫无关联,却被孟清和串在一起,当堂讲授。
看过所有内容,朱棣眼中异彩连连。
“好!”
封孟清和为太子少保,是看重他本身才华,也有朝堂和勋贵内部的考量。不想却给他如此大的惊喜。
“白彦回。”
“奴婢在。”
“汉王和赵王今日未到文华殿?”
“回陛下,两位殿下正准备北巡相关事宜。”
“刚说他们长进了。”朱棣敲了敲桌案,“你去传朕口谕,北巡之前,凡兴宁伯授课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