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涛声依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棚扣起来了,想也知道,二姨家必然会因为大舅的新工作在背后说嘴,幸亏张杨先决才没惹上不痛快。
现如今尘埃落定,所有人都知道这大棚归“城里人”,老张家不过是帮忙出力赚韩耀的工钱。而且大舅、冷兴以及后来雇佣的两个小年轻人的工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确实不如建筑工地的瓦匠电工,眼看着还得自个儿子的技术活吃香,二姨眼么见馋了馋,背地里跟二舅姆歪曲了几句,怨怼韩耀是她们大姐干儿子,有好事不顾着姨。这话说完她们自己都觉得实在不能做数,什么“干儿子”,哪来的说法都不知道,也不是张母和韩耀相互上赶着认亲,她们又算个什么姨和舅妈,所以只是说说也就拉倒了。
然而大便宜占不着,小便宜她们还想蹭蹭。冬季的蔬菜对于农村而言十分贵了,毕竟冬来百草杀尽,可没几家建得起暖棚。现在倒是好,自家亲戚看管着现成的,不讹白不讹。这两家的天天上暖棚“巡视”,某天说要零买一斤菜,称完了不给钱,拎着就想走,心谅张杨他大舅也不敢拦。她们却没想到,这次大舅竟不同以往这么多年,第一回认真计较,看明白之后当即一把夺了下来,一语不发关闭了暖棚小门。
当天晚上,暖棚西南角的厚膜就被人给挑开了,冷兴负责打更,幸得没睡死听见动静,紧忙牵着他养的大土狗跑过去察看,人已经跑了,垄沟里七零八散的脚印,还有散乱的菜秧子却抹不掉。冷兴是个脑袋够用的人,起码在屯里人中算是聪明懂事儿了,他也没去追,第二天在道口人堆中间含沙射影的三五句话,有意无意的说说其中利害得失,特意给某些人听,顺带所有人都听了去,从那以后再没出过使坏占便宜的事。
大舅拿了暖棚的工钱,秋收捡的苞米说啥都不肯拿回去,张杨和韩耀拼了老腰在田里拾了七八天,一听这话都傻眼了。
回到家,张父也说不要――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在农村结婚生娃居住,这个年岁早连家都分好了,父母和儿子之间按常理哪能攒换这么大数额的粮食。最后张母发话:“这些能卖个两千块钱,你和大韩分,要么就卖了分钱,要么磨成面粉碴子,一人一半,反正我跟你爸是不缺这些玩意,你俩合计去吧。”
张杨欲哭无泪,长叹:“在知道就他娘的不捡了!谁缺这东西啊!”
但是不缺也得拿着走,俩人商量商量,在屯里托人磨了一百斤苞米面,一百斤大碴子带回家,剩下的玉米棒子卖了一千多块钱,都归进了张杨腰包。
这一千多块还是小钱。这次来祈盘屯的收获,大头在后面。
冬日里暖棚种植的反季蔬菜得运往城市批发给菜贩子,渠道和运输都多亏了洪辰。虽然中间成本很高,但冬季菜价昂贵,蔬菜又是生活中,尤其年节时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也有盈利,合算一番到了开春基本可以回本。
立春之后,冰融燕寰,大地逐渐回暖,暖棚省去烧柴烧煤的开销,当大棚使用,相当于三间大棚同时工作,同时露天土地也开始大量种植应季菜,一小块一小堆的插空就种上,合起来面积正经挺大,往后盈利能多些许。
而最幸运的是,刚好第二年春天,他们连车队都用不着了。
入春不久后有一天早晨,一辆摩托车下屯子绕圈跑,车上挂了个大喇叭,不断广播:“收菜收菜!一年到头收各类蔬菜!大棚菜应季菜!”
人们都听着稀奇,有收家禽收菜籽收鸡蛋的,头一回听说有收菜的。这时候有一家把那人叫住了,于是左邻右舍都侧着耳朵听热闹,看看到底咋么回事儿。那家人因为菜园子里豆角长老了,快成饭豆子了,实在吃不完,问摩托车收不收,能换多少钱?
那摩托车却让他们逗笑了,道:“这么少咋收,我收大批菜,往市里菜贩子那儿开出去,啊,懂吧?意思不是收一回我就走了,咱这屯子谁家专门种菜的,咱们商量好了,我成年的来他家收菜。”
相亲邻居的这一下全炸锅了,七嘴八舌朝他喊:“那谁家种菜!去问问老张家啊,他家干儿子不扣大棚了么!”
于是到老张家电话商量一通,妥了,从第二天开始收菜。
次日早上的情景令人瞠目结舌――
两辆蓝色大卡车――还是那种好几个轱辘,车屁股拖出老长的卡车――轰隆隆停在农田边,大棚里摘出来的水黄瓜,西红柿,角瓜南瓜成筐成箱,上千斤的往上运,而草筐,塑料箱和绳子一水儿都由收菜贩子提供,张杨大舅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摘!
大舅是实诚人,有些长老了或七扭八拐卖相不好的菜都挑出来不让他们开走。
冷大兴瞧见了小声说:“大舅,没事儿,夹在中间谁也不知道,一起开了得了,不然这也是不少钱啊。”
大舅犹豫:“别介了,不是啥好事……”
菜贩子先生突地从两人背后冒出头:“没事儿没事儿~夹吧夹吧~一起开了得了,小伙子说得对,不少钱呢这是。”
大舅和冷兴吓得浑身一激灵,往两个不同方向跳开,“妈啊――!!”
之后菜贩子先生多次表示他是说认真的,“咱们从你这儿运走了也是往外开,走新鲜货,谁还有工夫开箱检查,装进去正好凑数压秤。”
冷兴听了这话,嘴角抽搐的看光大膀子的壮士们“嘿呼!嘿呼!”往车上搬运,忍不住问:“大哥,你这又是车又是工具的,还雇人搬菜,你还能挣着钱?”
菜贩子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当然能啊!就这豆角,我开你的... -->>
大棚扣起来了,想也知道,二姨家必然会因为大舅的新工作在背后说嘴,幸亏张杨先决才没惹上不痛快。
现如今尘埃落定,所有人都知道这大棚归“城里人”,老张家不过是帮忙出力赚韩耀的工钱。而且大舅、冷兴以及后来雇佣的两个小年轻人的工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确实不如建筑工地的瓦匠电工,眼看着还得自个儿子的技术活吃香,二姨眼么见馋了馋,背地里跟二舅姆歪曲了几句,怨怼韩耀是她们大姐干儿子,有好事不顾着姨。这话说完她们自己都觉得实在不能做数,什么“干儿子”,哪来的说法都不知道,也不是张母和韩耀相互上赶着认亲,她们又算个什么姨和舅妈,所以只是说说也就拉倒了。
然而大便宜占不着,小便宜她们还想蹭蹭。冬季的蔬菜对于农村而言十分贵了,毕竟冬来百草杀尽,可没几家建得起暖棚。现在倒是好,自家亲戚看管着现成的,不讹白不讹。这两家的天天上暖棚“巡视”,某天说要零买一斤菜,称完了不给钱,拎着就想走,心谅张杨他大舅也不敢拦。她们却没想到,这次大舅竟不同以往这么多年,第一回认真计较,看明白之后当即一把夺了下来,一语不发关闭了暖棚小门。
当天晚上,暖棚西南角的厚膜就被人给挑开了,冷兴负责打更,幸得没睡死听见动静,紧忙牵着他养的大土狗跑过去察看,人已经跑了,垄沟里七零八散的脚印,还有散乱的菜秧子却抹不掉。冷兴是个脑袋够用的人,起码在屯里人中算是聪明懂事儿了,他也没去追,第二天在道口人堆中间含沙射影的三五句话,有意无意的说说其中利害得失,特意给某些人听,顺带所有人都听了去,从那以后再没出过使坏占便宜的事。
大舅拿了暖棚的工钱,秋收捡的苞米说啥都不肯拿回去,张杨和韩耀拼了老腰在田里拾了七八天,一听这话都傻眼了。
回到家,张父也说不要――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在农村结婚生娃居住,这个年岁早连家都分好了,父母和儿子之间按常理哪能攒换这么大数额的粮食。最后张母发话:“这些能卖个两千块钱,你和大韩分,要么就卖了分钱,要么磨成面粉碴子,一人一半,反正我跟你爸是不缺这些玩意,你俩合计去吧。”
张杨欲哭无泪,长叹:“在知道就他娘的不捡了!谁缺这东西啊!”
但是不缺也得拿着走,俩人商量商量,在屯里托人磨了一百斤苞米面,一百斤大碴子带回家,剩下的玉米棒子卖了一千多块钱,都归进了张杨腰包。
这一千多块还是小钱。这次来祈盘屯的收获,大头在后面。
冬日里暖棚种植的反季蔬菜得运往城市批发给菜贩子,渠道和运输都多亏了洪辰。虽然中间成本很高,但冬季菜价昂贵,蔬菜又是生活中,尤其年节时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也有盈利,合算一番到了开春基本可以回本。
立春之后,冰融燕寰,大地逐渐回暖,暖棚省去烧柴烧煤的开销,当大棚使用,相当于三间大棚同时工作,同时露天土地也开始大量种植应季菜,一小块一小堆的插空就种上,合起来面积正经挺大,往后盈利能多些许。
而最幸运的是,刚好第二年春天,他们连车队都用不着了。
入春不久后有一天早晨,一辆摩托车下屯子绕圈跑,车上挂了个大喇叭,不断广播:“收菜收菜!一年到头收各类蔬菜!大棚菜应季菜!”
人们都听着稀奇,有收家禽收菜籽收鸡蛋的,头一回听说有收菜的。这时候有一家把那人叫住了,于是左邻右舍都侧着耳朵听热闹,看看到底咋么回事儿。那家人因为菜园子里豆角长老了,快成饭豆子了,实在吃不完,问摩托车收不收,能换多少钱?
那摩托车却让他们逗笑了,道:“这么少咋收,我收大批菜,往市里菜贩子那儿开出去,啊,懂吧?意思不是收一回我就走了,咱这屯子谁家专门种菜的,咱们商量好了,我成年的来他家收菜。”
相亲邻居的这一下全炸锅了,七嘴八舌朝他喊:“那谁家种菜!去问问老张家啊,他家干儿子不扣大棚了么!”
于是到老张家电话商量一通,妥了,从第二天开始收菜。
次日早上的情景令人瞠目结舌――
两辆蓝色大卡车――还是那种好几个轱辘,车屁股拖出老长的卡车――轰隆隆停在农田边,大棚里摘出来的水黄瓜,西红柿,角瓜南瓜成筐成箱,上千斤的往上运,而草筐,塑料箱和绳子一水儿都由收菜贩子提供,张杨大舅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摘!
大舅是实诚人,有些长老了或七扭八拐卖相不好的菜都挑出来不让他们开走。
冷大兴瞧见了小声说:“大舅,没事儿,夹在中间谁也不知道,一起开了得了,不然这也是不少钱啊。”
大舅犹豫:“别介了,不是啥好事……”
菜贩子先生突地从两人背后冒出头:“没事儿没事儿~夹吧夹吧~一起开了得了,小伙子说得对,不少钱呢这是。”
大舅和冷兴吓得浑身一激灵,往两个不同方向跳开,“妈啊――!!”
之后菜贩子先生多次表示他是说认真的,“咱们从你这儿运走了也是往外开,走新鲜货,谁还有工夫开箱检查,装进去正好凑数压秤。”
冷兴听了这话,嘴角抽搐的看光大膀子的壮士们“嘿呼!嘿呼!”往车上搬运,忍不住问:“大哥,你这又是车又是工具的,还雇人搬菜,你还能挣着钱?”
菜贩子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当然能啊!就这豆角,我开你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