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北宋生活顾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胳膊,小心翼翼朝里走,林依却推开她,笑道:“叫青梅扶我便得,你瞧瞧我这院子,比起祥符县后衙如何?”
青苗举目望去,只见粉墙黛瓦,奇石异树,果然与祥符景象大为不同。待得进到厅里,地上的青砖,竟是雕了花鸟鱼虫的,让她惊赞不已:“这院子这般讲究,姐姐果然是享福来了。”
二人坐定,小丫头捧上催生礼,一只银盆,盖着锦绣巾,巾上放着花朵,还有一张画了五男二女花样的草帖子。林依掀开锦绣巾,盆里盛着一束粟杆,她想起生玉兰时,这些习俗都不曾经历过,不禁一阵心酸,一阵感动,隔着银盒攥了青苗的手,开口时却是嗔怪语气:“你家闺女才四个月,实在不该丢下她,独自跑过来。”
青苗动容道:“若无姐姐成全,我哪有今日,更不会有她。”
二人叙旧一时,玉兰做完功课,跑到厅里来邀功:“娘,我今日认了十个字,爹夸我聪敏,要带我上街去耍。”
林依叫她与青苗行礼,笑道:“你瞧她这得意样儿,真不知随了谁。”一抬头,瞧见张仲微跟在玉兰后头进来了,便补了一句:“都是她爹惯的。”
张仲微认为女儿就是要娇养,若自个儿都不疼,还能指望去了婆家会受到看重?他存着这样的心思,所以不但没反驳林依的话,反而得意洋洋笑了一笑,抱起玉兰,问她想上街买甚么。
青苗过来与他见礼,笑道:“我家那个,时昆也是宝贝得紧。”
张仲微受了她的礼,谢她来催生,又问家丁要安好。三大一小聊了一时,林依见了青苗面露疲乏,便命青梅带她到前面院子去歇息。
张仲微进门时,手里就攥着一样物事,此刻见厅里没了旁人,便将拳头举到林依面前,摊开,掌心一枚“催生符。”
林依拿起来看了看,问道:“你特意去庙里求的?”
张仲微点了点头,帮她挂到脖子上,道:“这是保母子平安的,据说灵验得很。”又道:“还有一催生歌,我念给你听——一乌梅三巴豆七胡椒,细研烂捣取成膏。酒醋调和脐下贴,便令子母见分胞。”念完,又要起身,说去照着这“催生歌”,亲手调那催生膏药。
林依对甚么符呀膏呀的,并不大相信,但难得自家官人有关爱之心,难道还拦着,于是便让他去了。
因青苗来了,林依有了人陪,张仲微便在端午这天,带玉兰去逛街,逛到晚上,扛了三只箱子进家门,打开来看时,全是孩子顽的玩意。
张仲微将其中一箱送了青苗,叫她带回去与孩子顽。青苗倒是笑着收了,林依却嗔怪道:“来去路迢迢,让她大老远地带一箱子玩意回去,不是难为人么?”
张仲微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强词夺理道:“她带的有下人,又不消她扛。”
到底是一份心意,林依也不好多说,便走去看另外两箱,有一箱里头盛的是些陶瓷做的娃娃、泥捏的娇惜,并一大包小点心,盐豆儿、破麻糖、风糖饼,还有一个小玉兰扒在箱子边上,眼巴巴瞧着,一看就是给她买的物事。
另外那只箱子,林依就看不明白了,里面既有与玉兰那箱一模一样的陶瓷娃娃、泥娇惜,也有木片做的帆船,竹子做的竹马,还有一堆锣儿、刀儿、枪儿之类。
张仲微一面拿糖与玉兰,一面笑着解释:“这胎还不知是男是女,所以男孩儿女孩儿爱顽的玩意,我都买了些,以免遗漏。”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林依仍旧疑惑:“女孩儿爱的玩意,玉兰那箱里已经有了,何必再买一套?”
张仲微责怪她道:“若真生个女孩儿,与玉兰一样都是咱们的闺女,怎能厚此薄彼,让她顽些旧的。”
青苗听了,感叹道:“都说我们家时昆宠孩子,我看还不及姐夫半分。”
林依见张仲微这般举动,嘴上虽怪他浪费,心里却是高兴的,趁机还教导小玉兰,将来一定要孝顺爹爹。
林依瞧完玩意,命人收起,又吩咐厨房摆饭,准备过节。端午乃是大节,时人极为看重,夜幕降临,仍有小贩沿门叫卖,张仲微好心,使人去买了些回来,好叫他们早些回家团聚。林依由青苗扶着,走去瞧门上悬挂的艾草天师,与玉兰讲端午节的典故。
一时饭菜上桌,几人团团围坐,想到如今大家都是和和美美,吃起粽子来,格外香甜。明月当空,张仲微吃了两杯酒,诗兴大,摇头晃脑,惹得林依和青苗偷笑不止,陪他胡闹到夜深。
玉兰早就撑不住,叫奶娘抱去睡了,林依也觉得身子疲乏,正要去睡,起身时却腹中一痛,作起来。
虽然来得突然,但却是足月,加上他们又都是经历过生产的,因此并不惊慌,张仲微一把抱起林依,送到产房,青苗则分派起事务来,一面打人去请产婆,一面命厨房烧备汤。
那些产婆,是一早就请好的,只是因今日是端午,才放了她们的假,许她们回家过节去了。她们都是有经验的人,晓得林依的产期就在这几天,因此张家来人一叫,马上就动身,很快便至产房。
张仲微已不是头一回当爹,但那份紧张劲儿,却丝毫不曾减,在产房外踱来踱去,好不焦急。林依进去个把时辰后,产房内渐渐传来呼痛声,产婆的指导声,张仲微一心急,奔到门口,拍着门板喊话道:“娘子,你放心,就算你生了闺女,我也不纳妾,你莫要着急,慢慢生。”
产房内外哄堂大笑,朝内端热水的小丫头手一颤,一盆水洒了一半;产婆弯着腰,忘了喊吸气吐气;林依正在使劲儿,嘴角一弯,泄了力。
产婆眼瞧着不是事儿,赶出来,叉着腰命令张仲微躲远些,莫要捣乱。青苗连忙从产房里出来,将张仲微推到了院子外面去,又与他讲了些厉害关系。
张仲微听说生孩子是鬼门关,不得打扰,被唬住了,不敢再进院。只好在角门处站着,他正伸着脑袋朝内张望,突然听见角落里有人议论,讲的是“五月初五产子,男害父,女害母。”这是大宋广为流传的说法,意思是,五月初五这天生的孩子,若是男孩儿,克父;若是女孩儿,则克母。
张仲微让这番议论分了神,暗道虽然他不介意生男还是生女,但既然生闺女要克母,为了林依的安全着想,还是生儿子罢。
还没等他胡思乱想完,产房那头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孩子落地了。
张仲微立刻精神振奋,奔了过去,他冲进产房,扒开产婆,直到产床前才停下来。他一见到林依满头的汗水和疲惫的笑容,立马就把五月初五生子有碍父母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上前找帕子,找水,又问孩子在哪里。
产婆抱了襁褓,早在旁边候着了,听得一声问,齐齐福身,大声报喜:“恭喜张通判,是位小少爷。”
张仲微满心欢喜,又是一阵轻松,抱过儿子亲了亲,自言自语道:“管它克父不克父,我都养定了。”
产婆是做这行的,听懂了他的意思,笑道:“张通判错了,这会儿已是子时末,丑时初,小少爷是五月初六生的,既不克父,也不克母,乃是个有福气的。”
张仲微听后大喜,重赏产婆。
林依不解其意,不过能生个儿子,她也很高兴,虽然她不重男轻女,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上,能有个儿子傍身,稳妥许多,既安了张栋杨氏的心,也断了方氏送妾的借口。
青苗为他两口子高兴,特意去庙里上了一炷香,又留下照顾了林依十来天,才登船回祥符县。
张仲微与林依,自此儿女双全,凑作一个“好”字,深感此生足矣,别无他求。
苏州幸福生活三家的真谛
张仲微喜获麟儿,以其出生地为名,唤作张浚苏。
转眼三年过去,到了张仲微苏州任上的最后一年,这几年他在衙门里的差事颇为顺心,前途光明,只等卸任后回京,另候差遣;而林依在苏州无烦心亲戚纷扰,亦过得甚为如意。
想到即将离开苏州,张仲微与林依还有些恋恋不舍,两个孩子却是兴奋莫名,尤其是张浚苏,他还没有见识过天子脚下的繁华,听说京城里好吃好顽的物事数不胜数,那一颗心,早就飞远了。
没几日,中秋佳节至,林依寻思着,这恐怕是他们在苏州过的最后一个节了,于是早几日就开始准备节下吃食,还命人去请讲银字儿的、杂耍的、调教虫蚁的,存心想让大家都乐一乐。
张浚苏最爱过节,一大早不消人催,自己一骨碌爬起来,跑到林依房里,嚷道:“娘,爹今日很乖,我想带他上街去耍。”
这到底是谁带谁耍?为了上街顽,竟来了个父子颠倒,真不知这孩子跟谁学的。林依忍俊不禁,拿手点了点他的小脑门,笑骂:“真叫你爹听见,你又该挨板子了。”
张仲微对儿子要求严格,张浚苏有些怕他,闻言不再作声,只牵着林依的衣角,可怜巴巴地看她。
大宋各大节日,街上都热闹,唯独这中秋节,是一定要在家里过的,林依耐心与张浚苏讲道理,劝他稍安勿躁,到了晚上,又有好吃的,又有好顽的。
张浚苏不开腔,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一头扑进林依怀里,扭作一股糖。林依见不得他撒娇,心一软,便折中道:“叫姐姐带你去街上吃早饭,可好?”
林依总担心大街上的吃食不够干净,怕小孩子吃了容易闹肚子,因此平日里只准他们在家里吃,不许到街上去。张浚苏上回去外面吃早饭,还是一个月前,他早就想再去尝一尝了,此刻听林依松了口,一跳三尺高,欢呼着奔去玉兰房里了。
林依望着他蹦跳的背影,摇摇头,家里的厨子,都是照着外头的手艺做的,能有甚么分别,偏他就爱朝外跑。
张浚苏到了玉兰房里,玉兰还在梳妆,穿着一件桃红衫儿,端端正正坐在凳子上,由奶娘梳头。张浚苏性子急,等不得,好容易待她梳完头,抓起一朵绢花朝她头上胡乱一插,拉起她就朝外跑。
奶娘们急急跟出去,叫道:“小祖宗,慢着些。”
玉兰晕头晕脑被张浚苏拽着,直到出了大门,才知这是要去外头吃早饭。她也爱外头的吃食,闻言高兴,但还是停下脚步,教训了兄弟几句,嘱咐他不许乱跑,再牵了他的手,规规矩矩朝前走,命奶娘丫头婆子们在后头跟着。
两人到了街上,好一派热闹景象,街口盖的两个浴池,门前卖着门面汤,专供懒得自己烧水洗脸的人买来使用;再朝里走,越过卖调气降气各种丸药的摊子,就是专门早饭的一条巷子。
煎白肠、糕、羊血、鱼羹、粉羹、五味肉粥、七宝素粥……各种点心,应有尽有。张家的饮食虽然也丰富,但张仲微和林依都是过过苦日子的,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每天早上只做两三样,像这样种类齐全的,张浚苏很少见到,立时笑逐颜开,沿着巷子一路吃下去,喝了粥,买了糕,还站在二陈汤的摊子前不肯走。
玉兰拉不动他,只好哄道:“二陈汤是大人才喝的,你一个小娃娃,眼馋甚么?”
张浚苏老老实实地点点头,道:“姐姐,浚苏听话,浚苏不喝二陈汤。”
玉兰欣慰地拍拍他的脑袋,一个“乖”字还未讲出口,就听见张浚苏道:“姐姐,金橘团小娃娃能喝,姐姐与浚苏买。”
玉兰让他揪住话柄,没奈何,只好与他买了一碗。张浚苏倒还懂事,先让玉兰喝了几口,再自己过来,几大口见了底儿。
此时他吃饱喝足,犹嫌不够,又指了应节气的玩月羹,央玉兰买与他吃。玉兰终于明白林依为何不亲自带张浚苏出来,原来他到了街上,这般缠人。为了张浚苏的肚子着想,她决定严肃一回,道:“你吃得够多了,不许再吃。”
张浚苏委屈道:“可是这玩月羹,浚苏还没吃过。”
玉兰哭笑不得:“你既然没吃过,怎晓得它叫玩月羹?”
张浚苏慌忙掩住口,红着脸垂下头去,但没过会子就又抬了起来,可怜兮兮道:“我上回见它,还是去年的中秋节,这整整一年过去,浚苏想它了。”
下人们在后面听见,笑个不停。张浚苏的奶娘上前,向玉兰笑道:“就与他买了罢,带回家,晚上赏月时吃。”
玉兰无可奈何,干脆买了好几碗,向摊主讨了个食盒装着,带回家来。
林依见了那一盒子玩月羹,哭笑不得,家里的玩月羹,正做着呢,怎么又买了这许多回来?
张仲微偏袒闺女,忙道:“奶娘丫头们跟出去一早上了,都辛苦了,将这玩月羹,拿去分了罢。”
林依剜了他一眼,依言将盒子递与奶娘,叫她们自去分食。
入夜,圆月当空,丝笙鼎沸,宛若云外。林依命人就在园子里摆下一桌,斟满新酒,端上鳌蟹,更有大盘石榴、梨、枣、葡萄,累累堆满桌子。
张仲微举杯祝月,又难免感慨,自那年进京候任离开眉州,竟是再也没回去过,两个孩子更是不知家乡模样,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得到机会,回去看一看眉山,岷江。
林依亦仰头望明月,刹那间有恍惚,辩不清这是千年前的月亮,还是千年后的那轮。闭眼回想,穿越前的林林总总,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开始渐渐淡忘,竟只有官人儿女,始终簇拥在心头。
张仲微饮尽杯中酒,忍不住感叹出声:“不知何时能再回家乡。”
林依搂住玉兰和浚苏,微微一笑:“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张仲微回望她的笑脸,再瞧见儿女脸上的娇憨,瞬间释然。
全文完
胳膊,小心翼翼朝里走,林依却推开她,笑道:“叫青梅扶我便得,你瞧瞧我这院子,比起祥符县后衙如何?”
青苗举目望去,只见粉墙黛瓦,奇石异树,果然与祥符景象大为不同。待得进到厅里,地上的青砖,竟是雕了花鸟鱼虫的,让她惊赞不已:“这院子这般讲究,姐姐果然是享福来了。”
二人坐定,小丫头捧上催生礼,一只银盆,盖着锦绣巾,巾上放着花朵,还有一张画了五男二女花样的草帖子。林依掀开锦绣巾,盆里盛着一束粟杆,她想起生玉兰时,这些习俗都不曾经历过,不禁一阵心酸,一阵感动,隔着银盒攥了青苗的手,开口时却是嗔怪语气:“你家闺女才四个月,实在不该丢下她,独自跑过来。”
青苗动容道:“若无姐姐成全,我哪有今日,更不会有她。”
二人叙旧一时,玉兰做完功课,跑到厅里来邀功:“娘,我今日认了十个字,爹夸我聪敏,要带我上街去耍。”
林依叫她与青苗行礼,笑道:“你瞧她这得意样儿,真不知随了谁。”一抬头,瞧见张仲微跟在玉兰后头进来了,便补了一句:“都是她爹惯的。”
张仲微认为女儿就是要娇养,若自个儿都不疼,还能指望去了婆家会受到看重?他存着这样的心思,所以不但没反驳林依的话,反而得意洋洋笑了一笑,抱起玉兰,问她想上街买甚么。
青苗过来与他见礼,笑道:“我家那个,时昆也是宝贝得紧。”
张仲微受了她的礼,谢她来催生,又问家丁要安好。三大一小聊了一时,林依见了青苗面露疲乏,便命青梅带她到前面院子去歇息。
张仲微进门时,手里就攥着一样物事,此刻见厅里没了旁人,便将拳头举到林依面前,摊开,掌心一枚“催生符。”
林依拿起来看了看,问道:“你特意去庙里求的?”
张仲微点了点头,帮她挂到脖子上,道:“这是保母子平安的,据说灵验得很。”又道:“还有一催生歌,我念给你听——一乌梅三巴豆七胡椒,细研烂捣取成膏。酒醋调和脐下贴,便令子母见分胞。”念完,又要起身,说去照着这“催生歌”,亲手调那催生膏药。
林依对甚么符呀膏呀的,并不大相信,但难得自家官人有关爱之心,难道还拦着,于是便让他去了。
因青苗来了,林依有了人陪,张仲微便在端午这天,带玉兰去逛街,逛到晚上,扛了三只箱子进家门,打开来看时,全是孩子顽的玩意。
张仲微将其中一箱送了青苗,叫她带回去与孩子顽。青苗倒是笑着收了,林依却嗔怪道:“来去路迢迢,让她大老远地带一箱子玩意回去,不是难为人么?”
张仲微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强词夺理道:“她带的有下人,又不消她扛。”
到底是一份心意,林依也不好多说,便走去看另外两箱,有一箱里头盛的是些陶瓷做的娃娃、泥捏的娇惜,并一大包小点心,盐豆儿、破麻糖、风糖饼,还有一个小玉兰扒在箱子边上,眼巴巴瞧着,一看就是给她买的物事。
另外那只箱子,林依就看不明白了,里面既有与玉兰那箱一模一样的陶瓷娃娃、泥娇惜,也有木片做的帆船,竹子做的竹马,还有一堆锣儿、刀儿、枪儿之类。
张仲微一面拿糖与玉兰,一面笑着解释:“这胎还不知是男是女,所以男孩儿女孩儿爱顽的玩意,我都买了些,以免遗漏。”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林依仍旧疑惑:“女孩儿爱的玩意,玉兰那箱里已经有了,何必再买一套?”
张仲微责怪她道:“若真生个女孩儿,与玉兰一样都是咱们的闺女,怎能厚此薄彼,让她顽些旧的。”
青苗听了,感叹道:“都说我们家时昆宠孩子,我看还不及姐夫半分。”
林依见张仲微这般举动,嘴上虽怪他浪费,心里却是高兴的,趁机还教导小玉兰,将来一定要孝顺爹爹。
林依瞧完玩意,命人收起,又吩咐厨房摆饭,准备过节。端午乃是大节,时人极为看重,夜幕降临,仍有小贩沿门叫卖,张仲微好心,使人去买了些回来,好叫他们早些回家团聚。林依由青苗扶着,走去瞧门上悬挂的艾草天师,与玉兰讲端午节的典故。
一时饭菜上桌,几人团团围坐,想到如今大家都是和和美美,吃起粽子来,格外香甜。明月当空,张仲微吃了两杯酒,诗兴大,摇头晃脑,惹得林依和青苗偷笑不止,陪他胡闹到夜深。
玉兰早就撑不住,叫奶娘抱去睡了,林依也觉得身子疲乏,正要去睡,起身时却腹中一痛,作起来。
虽然来得突然,但却是足月,加上他们又都是经历过生产的,因此并不惊慌,张仲微一把抱起林依,送到产房,青苗则分派起事务来,一面打人去请产婆,一面命厨房烧备汤。
那些产婆,是一早就请好的,只是因今日是端午,才放了她们的假,许她们回家过节去了。她们都是有经验的人,晓得林依的产期就在这几天,因此张家来人一叫,马上就动身,很快便至产房。
张仲微已不是头一回当爹,但那份紧张劲儿,却丝毫不曾减,在产房外踱来踱去,好不焦急。林依进去个把时辰后,产房内渐渐传来呼痛声,产婆的指导声,张仲微一心急,奔到门口,拍着门板喊话道:“娘子,你放心,就算你生了闺女,我也不纳妾,你莫要着急,慢慢生。”
产房内外哄堂大笑,朝内端热水的小丫头手一颤,一盆水洒了一半;产婆弯着腰,忘了喊吸气吐气;林依正在使劲儿,嘴角一弯,泄了力。
产婆眼瞧着不是事儿,赶出来,叉着腰命令张仲微躲远些,莫要捣乱。青苗连忙从产房里出来,将张仲微推到了院子外面去,又与他讲了些厉害关系。
张仲微听说生孩子是鬼门关,不得打扰,被唬住了,不敢再进院。只好在角门处站着,他正伸着脑袋朝内张望,突然听见角落里有人议论,讲的是“五月初五产子,男害父,女害母。”这是大宋广为流传的说法,意思是,五月初五这天生的孩子,若是男孩儿,克父;若是女孩儿,则克母。
张仲微让这番议论分了神,暗道虽然他不介意生男还是生女,但既然生闺女要克母,为了林依的安全着想,还是生儿子罢。
还没等他胡思乱想完,产房那头传来一阵响亮的啼哭,孩子落地了。
张仲微立刻精神振奋,奔了过去,他冲进产房,扒开产婆,直到产床前才停下来。他一见到林依满头的汗水和疲惫的笑容,立马就把五月初五生子有碍父母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上前找帕子,找水,又问孩子在哪里。
产婆抱了襁褓,早在旁边候着了,听得一声问,齐齐福身,大声报喜:“恭喜张通判,是位小少爷。”
张仲微满心欢喜,又是一阵轻松,抱过儿子亲了亲,自言自语道:“管它克父不克父,我都养定了。”
产婆是做这行的,听懂了他的意思,笑道:“张通判错了,这会儿已是子时末,丑时初,小少爷是五月初六生的,既不克父,也不克母,乃是个有福气的。”
张仲微听后大喜,重赏产婆。
林依不解其意,不过能生个儿子,她也很高兴,虽然她不重男轻女,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上,能有个儿子傍身,稳妥许多,既安了张栋杨氏的心,也断了方氏送妾的借口。
青苗为他两口子高兴,特意去庙里上了一炷香,又留下照顾了林依十来天,才登船回祥符县。
张仲微与林依,自此儿女双全,凑作一个“好”字,深感此生足矣,别无他求。
苏州幸福生活三家的真谛
张仲微喜获麟儿,以其出生地为名,唤作张浚苏。
转眼三年过去,到了张仲微苏州任上的最后一年,这几年他在衙门里的差事颇为顺心,前途光明,只等卸任后回京,另候差遣;而林依在苏州无烦心亲戚纷扰,亦过得甚为如意。
想到即将离开苏州,张仲微与林依还有些恋恋不舍,两个孩子却是兴奋莫名,尤其是张浚苏,他还没有见识过天子脚下的繁华,听说京城里好吃好顽的物事数不胜数,那一颗心,早就飞远了。
没几日,中秋佳节至,林依寻思着,这恐怕是他们在苏州过的最后一个节了,于是早几日就开始准备节下吃食,还命人去请讲银字儿的、杂耍的、调教虫蚁的,存心想让大家都乐一乐。
张浚苏最爱过节,一大早不消人催,自己一骨碌爬起来,跑到林依房里,嚷道:“娘,爹今日很乖,我想带他上街去耍。”
这到底是谁带谁耍?为了上街顽,竟来了个父子颠倒,真不知这孩子跟谁学的。林依忍俊不禁,拿手点了点他的小脑门,笑骂:“真叫你爹听见,你又该挨板子了。”
张仲微对儿子要求严格,张浚苏有些怕他,闻言不再作声,只牵着林依的衣角,可怜巴巴地看她。
大宋各大节日,街上都热闹,唯独这中秋节,是一定要在家里过的,林依耐心与张浚苏讲道理,劝他稍安勿躁,到了晚上,又有好吃的,又有好顽的。
张浚苏不开腔,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一头扑进林依怀里,扭作一股糖。林依见不得他撒娇,心一软,便折中道:“叫姐姐带你去街上吃早饭,可好?”
林依总担心大街上的吃食不够干净,怕小孩子吃了容易闹肚子,因此平日里只准他们在家里吃,不许到街上去。张浚苏上回去外面吃早饭,还是一个月前,他早就想再去尝一尝了,此刻听林依松了口,一跳三尺高,欢呼着奔去玉兰房里了。
林依望着他蹦跳的背影,摇摇头,家里的厨子,都是照着外头的手艺做的,能有甚么分别,偏他就爱朝外跑。
张浚苏到了玉兰房里,玉兰还在梳妆,穿着一件桃红衫儿,端端正正坐在凳子上,由奶娘梳头。张浚苏性子急,等不得,好容易待她梳完头,抓起一朵绢花朝她头上胡乱一插,拉起她就朝外跑。
奶娘们急急跟出去,叫道:“小祖宗,慢着些。”
玉兰晕头晕脑被张浚苏拽着,直到出了大门,才知这是要去外头吃早饭。她也爱外头的吃食,闻言高兴,但还是停下脚步,教训了兄弟几句,嘱咐他不许乱跑,再牵了他的手,规规矩矩朝前走,命奶娘丫头婆子们在后头跟着。
两人到了街上,好一派热闹景象,街口盖的两个浴池,门前卖着门面汤,专供懒得自己烧水洗脸的人买来使用;再朝里走,越过卖调气降气各种丸药的摊子,就是专门早饭的一条巷子。
煎白肠、糕、羊血、鱼羹、粉羹、五味肉粥、七宝素粥……各种点心,应有尽有。张家的饮食虽然也丰富,但张仲微和林依都是过过苦日子的,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每天早上只做两三样,像这样种类齐全的,张浚苏很少见到,立时笑逐颜开,沿着巷子一路吃下去,喝了粥,买了糕,还站在二陈汤的摊子前不肯走。
玉兰拉不动他,只好哄道:“二陈汤是大人才喝的,你一个小娃娃,眼馋甚么?”
张浚苏老老实实地点点头,道:“姐姐,浚苏听话,浚苏不喝二陈汤。”
玉兰欣慰地拍拍他的脑袋,一个“乖”字还未讲出口,就听见张浚苏道:“姐姐,金橘团小娃娃能喝,姐姐与浚苏买。”
玉兰让他揪住话柄,没奈何,只好与他买了一碗。张浚苏倒还懂事,先让玉兰喝了几口,再自己过来,几大口见了底儿。
此时他吃饱喝足,犹嫌不够,又指了应节气的玩月羹,央玉兰买与他吃。玉兰终于明白林依为何不亲自带张浚苏出来,原来他到了街上,这般缠人。为了张浚苏的肚子着想,她决定严肃一回,道:“你吃得够多了,不许再吃。”
张浚苏委屈道:“可是这玩月羹,浚苏还没吃过。”
玉兰哭笑不得:“你既然没吃过,怎晓得它叫玩月羹?”
张浚苏慌忙掩住口,红着脸垂下头去,但没过会子就又抬了起来,可怜兮兮道:“我上回见它,还是去年的中秋节,这整整一年过去,浚苏想它了。”
下人们在后面听见,笑个不停。张浚苏的奶娘上前,向玉兰笑道:“就与他买了罢,带回家,晚上赏月时吃。”
玉兰无可奈何,干脆买了好几碗,向摊主讨了个食盒装着,带回家来。
林依见了那一盒子玩月羹,哭笑不得,家里的玩月羹,正做着呢,怎么又买了这许多回来?
张仲微偏袒闺女,忙道:“奶娘丫头们跟出去一早上了,都辛苦了,将这玩月羹,拿去分了罢。”
林依剜了他一眼,依言将盒子递与奶娘,叫她们自去分食。
入夜,圆月当空,丝笙鼎沸,宛若云外。林依命人就在园子里摆下一桌,斟满新酒,端上鳌蟹,更有大盘石榴、梨、枣、葡萄,累累堆满桌子。
张仲微举杯祝月,又难免感慨,自那年进京候任离开眉州,竟是再也没回去过,两个孩子更是不知家乡模样,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得到机会,回去看一看眉山,岷江。
林依亦仰头望明月,刹那间有恍惚,辩不清这是千年前的月亮,还是千年后的那轮。闭眼回想,穿越前的林林总总,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开始渐渐淡忘,竟只有官人儿女,始终簇拥在心头。
张仲微饮尽杯中酒,忍不住感叹出声:“不知何时能再回家乡。”
林依搂住玉兰和浚苏,微微一笑:“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张仲微回望她的笑脸,再瞧见儿女脸上的娇憨,瞬间释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