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clzw.net,贤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从去年天子刘奭继位开始,大汉国各地就发生了许多的天灾。
先是河南郡黄河决口,紧接着陇西又地震,到了岁旦的时候,天降大雪,长安京畿之地大雪押毁民房无数,天子令各地官吏赈济灾民,让大家安稳过冬。
结果到了岁旦当日,天子祭祀,竟然在长安门外护城河发现了一具尸体。
这都是不祥的预兆。
刘奭的心情从岁旦至今,非常不好。
岁旦过后,各地郡县的奏谏上来,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而琅琊地遭遇严重春寒,冻死青苗无数,今年丰收无望。
河南、颍川郡水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山中虫豹屡屡有伤人事件,大灾之后必要防止大害,严防流行疫情。
这一切都让刘奭心思疲惫……
这一日,宣室殿前殿朝会,刘奭看着众位臣子问:“朕以为,仁者爱人,自从去年冬日开始,朕不停下了数道利民诏书,如消减地方郡县、诸侯国以及长安的皇家园林,各府县财政结余,优先赈济百姓,百姓家产在一千钱以下的,县府要赠送或借贷给粮食和种子。”
“朕也让太官减少菜肴、乐府裁减乐师、上园林圈养马匹减少,用这些节省出来的钱支持百姓对抗传染疾病,减轻刑法量刑,废除大量死刑条款,那为何各地依旧天灾不断?”
“难道是朕失德?”
“众位爱卿,可有何可以对朕言说的?”
刘奭明显的就是在责问大臣为何自己这个天子已经如此仁义,可是为何却得不到施发“仁义”应该得到的后果。
刘奭很是困惑。
宣室殿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也太过于敏感,刘奭看看,对着殿里的一个人说:“贡禹,请问有何可教朕?”
大殿里的人眼睛都齐刷刷的看着贡禹。
这个贡禹是琅琊郡的名士,博览群书。在琅琊乃至大汉国的读书人心目中都很有名气,也很有口碑,刘奭做了天子后,就将贡禹从琅琊请到了长安来。以备顾问。
贡禹年纪已经大了,有些老朽,他听了刘奭的话颤颤巍巍的说:“凡世间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而已,地利,人和,我大汉国都不缺少,所以,陛下所虑,只能归结于天。”
“天者,天命也。”
贡禹一说。殿里“嗡嗡”的就响起了议论声,萧望之就问道:“敢问长者,你所说的天命,指的是何物?”
贡禹显然知道自己这样一说,就会有人来责难。于是看着萧望之说:“前将军,老夫所说的天命,无关于其他,陛下君权为神授,受命于天,正是承天运。”
“老夫说的天命,乃是天年、自然的法则。”
“天道无常。灾难四起,这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所以,就是天命。”
萧望之看着贡禹说:“那依着博士所言,天灾不可阻挡,陛下让官吏赈济黎民。也是无用功,无功而返了?”
“陛下既然是天命所归,代天守牧,你为何说天灾不可阻挡?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顺天而为。就是无所作为呢?”
贡禹看着萧望之问:“那请问前将军,你以为天命为何物?”
萧望之淡然一笑说:“某连人都不懂,怎么敢妄谈天命?”
“旦问博士,何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和天命又有何区别联系?”
“四季轮回,生老病死,这就是自然法则,天命即是自然,自然又是天命,相互影响,互相作为。”
“那,朝代更迭,也是天命了?”
“然也。”
如今的天子刘奭尊崇儒学,去年登基后,从大汉之地广为寻求名士儒家弟子,这个耋耄的贡禹只是刘奭从琅琊郡请到的名士之一,另外和贡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叫王吉,只可惜,那个王吉在来长安的半路上,死了。
那个死掉的王吉其实就是昌邑王刘贺的师傅,而当年刘贺在做了二十多天的天子后被霍光废除,因此,王吉非常的有名气,和王吉一起的贡禹,自然也很有名气。
昌邑王刘贺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刘贺之后,才是刘奭的父亲刘询登基,后来刘贺身死,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王吉和另外一个叫龚遂的人是刘贺的属众里仅存的两个没有被杀头的人。
龚遂后来被宣皇帝刘询任命为渤海郡太守,后来因为才能出色,又到长安任水衡都尉,属于少府的官吏,专门管辖上林苑钱物,后来死在了任所上。
王吉也曾在宣帝的时候被任命为博士谏大夫,但是刘询觉得王吉才不堪用,是个迂腐的书呆子,就不怎么待见王吉。
在宣帝朝那会,王吉不被重用失落之下辞官回了老家琅琊郡,而这个贡禹则是王吉的老朋友,王吉如今死了,贡禹却被征召着到了长安。
一个在宣帝朝那会不被看好的一类型人,熬资历到了刘奭这回竟然在宣室殿里当着众人的面大放厥词,夸夸其谈说什么天命,简直就和天子刘奭问询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解决不了一点实际的内容,没有丝毫的实际操作意义。
这也就是前将军萧望之觉得非常难以接受而又忍不住出来和贡禹辩论的主要原因。
对于萧望之心中所想,别人不清楚,御史大夫韦玄成和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光禄大夫周堪这些朝中的老人都心知肚明。
“……朝代更迭,自然也属于天命,比如商汤周武起兵诛杀夏桀商纣,不是天命所归,所以是弑君。”
“博士所言差矣!桀纣虐乱,凌辱百姓,使民众流离失所,民心尽失,所以人人归顺汤武,汤武之所以聚众而诛桀纣!”
“天下人背离桀纣而归汤武,汤武能不称王吗?这是不是天命?”
贡禹轻轻一笑说:“前将军稍安勿躁,老夫顺应陛下询问。说的是天命,而不是改朝换代的民心,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此天命非是彼天命,自然法则和天命所归不能混为一谈。桀纣虽然失道,那也是君王,汤武再圣明,那也是臣子。”
“臣有臣的本分,君王有君王的行为,君王行为不端,凡事有乱,我们做臣下的不是以正言劝谏而尊天子为正途吗?”
“如果臣子趁着自然紊乱,君王昏迷而起兵诛之,意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自己能坐上王位,这不是天命,而是弑君,是倒行逆施。”
萧望之看着贡禹那摇头晃脑的样子,冷然问道:“照着贡禹博士所言。我们大汉高祖皇帝取代秦朝暴政而推翻之,是弑君?不是顺应天意?”
贡禹面对着萧望之的咄咄逼人口气也不气恼,只是呵呵一笑,摆手说:“前将军太激动了,老夫说了,此天命非彼天命,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自然之法,非人力所能为也。”
萧望之听了冷笑不吭声了,大家听得越发糊涂。
可是,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莫测高深的知识,故作我也懂得是人之常情,否则就会让别人小瞧你。
贡禹看看殿里的人。淡然一笑,正要说话,此时有人在大殿边沿地方叫了一声:“听不懂!说了半天,到底也没有解决陛下说的那个仁政问题。”
贡禹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郎官在问话。
这个问话的。就是黄门郎杜钦。
“在下读书少,博士一会说天道,一会天命,一会又是自然法则,可是仍旧没有解决大汉国如今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净是说些虚的不着调的空话,不如不说。”
贡禹摇头说:“陛下裁剪宫廷用度,消减侍女,节省费用,让宫里的衣食住行不再铺张浪费,提倡节俭,就是顺应自然,就是符合天命。”
“臣以为,我朝从武帝时设人头税,从三岁起征,此国策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国力没有如今强大,制定的策略可以理解,但是到了如今,就有些不合时宜,致使很多贫民交不起税,所以不能生养子嗣。... -->>
自从去年天子刘奭继位开始,大汉国各地就发生了许多的天灾。
先是河南郡黄河决口,紧接着陇西又地震,到了岁旦的时候,天降大雪,长安京畿之地大雪押毁民房无数,天子令各地官吏赈济灾民,让大家安稳过冬。
结果到了岁旦当日,天子祭祀,竟然在长安门外护城河发现了一具尸体。
这都是不祥的预兆。
刘奭的心情从岁旦至今,非常不好。
岁旦过后,各地郡县的奏谏上来,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而琅琊地遭遇严重春寒,冻死青苗无数,今年丰收无望。
河南、颍川郡水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山中虫豹屡屡有伤人事件,大灾之后必要防止大害,严防流行疫情。
这一切都让刘奭心思疲惫……
这一日,宣室殿前殿朝会,刘奭看着众位臣子问:“朕以为,仁者爱人,自从去年冬日开始,朕不停下了数道利民诏书,如消减地方郡县、诸侯国以及长安的皇家园林,各府县财政结余,优先赈济百姓,百姓家产在一千钱以下的,县府要赠送或借贷给粮食和种子。”
“朕也让太官减少菜肴、乐府裁减乐师、上园林圈养马匹减少,用这些节省出来的钱支持百姓对抗传染疾病,减轻刑法量刑,废除大量死刑条款,那为何各地依旧天灾不断?”
“难道是朕失德?”
“众位爱卿,可有何可以对朕言说的?”
刘奭明显的就是在责问大臣为何自己这个天子已经如此仁义,可是为何却得不到施发“仁义”应该得到的后果。
刘奭很是困惑。
宣室殿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
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也太过于敏感,刘奭看看,对着殿里的一个人说:“贡禹,请问有何可教朕?”
大殿里的人眼睛都齐刷刷的看着贡禹。
这个贡禹是琅琊郡的名士,博览群书。在琅琊乃至大汉国的读书人心目中都很有名气,也很有口碑,刘奭做了天子后,就将贡禹从琅琊请到了长安来。以备顾问。
贡禹年纪已经大了,有些老朽,他听了刘奭的话颤颤巍巍的说:“凡世间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而已,地利,人和,我大汉国都不缺少,所以,陛下所虑,只能归结于天。”
“天者,天命也。”
贡禹一说。殿里“嗡嗡”的就响起了议论声,萧望之就问道:“敢问长者,你所说的天命,指的是何物?”
贡禹显然知道自己这样一说,就会有人来责难。于是看着萧望之说:“前将军,老夫所说的天命,无关于其他,陛下君权为神授,受命于天,正是承天运。”
“老夫说的天命,乃是天年、自然的法则。”
“天道无常。灾难四起,这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所以,就是天命。”
萧望之看着贡禹说:“那依着博士所言,天灾不可阻挡,陛下让官吏赈济黎民。也是无用功,无功而返了?”
“陛下既然是天命所归,代天守牧,你为何说天灾不可阻挡?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顺天而为。就是无所作为呢?”
贡禹看着萧望之问:“那请问前将军,你以为天命为何物?”
萧望之淡然一笑说:“某连人都不懂,怎么敢妄谈天命?”
“旦问博士,何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和天命又有何区别联系?”
“四季轮回,生老病死,这就是自然法则,天命即是自然,自然又是天命,相互影响,互相作为。”
“那,朝代更迭,也是天命了?”
“然也。”
如今的天子刘奭尊崇儒学,去年登基后,从大汉之地广为寻求名士儒家弟子,这个耋耄的贡禹只是刘奭从琅琊郡请到的名士之一,另外和贡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叫王吉,只可惜,那个王吉在来长安的半路上,死了。
那个死掉的王吉其实就是昌邑王刘贺的师傅,而当年刘贺在做了二十多天的天子后被霍光废除,因此,王吉非常的有名气,和王吉一起的贡禹,自然也很有名气。
昌邑王刘贺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刘贺之后,才是刘奭的父亲刘询登基,后来刘贺身死,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王吉和另外一个叫龚遂的人是刘贺的属众里仅存的两个没有被杀头的人。
龚遂后来被宣皇帝刘询任命为渤海郡太守,后来因为才能出色,又到长安任水衡都尉,属于少府的官吏,专门管辖上林苑钱物,后来死在了任所上。
王吉也曾在宣帝的时候被任命为博士谏大夫,但是刘询觉得王吉才不堪用,是个迂腐的书呆子,就不怎么待见王吉。
在宣帝朝那会,王吉不被重用失落之下辞官回了老家琅琊郡,而这个贡禹则是王吉的老朋友,王吉如今死了,贡禹却被征召着到了长安。
一个在宣帝朝那会不被看好的一类型人,熬资历到了刘奭这回竟然在宣室殿里当着众人的面大放厥词,夸夸其谈说什么天命,简直就和天子刘奭问询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解决不了一点实际的内容,没有丝毫的实际操作意义。
这也就是前将军萧望之觉得非常难以接受而又忍不住出来和贡禹辩论的主要原因。
对于萧望之心中所想,别人不清楚,御史大夫韦玄成和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光禄大夫周堪这些朝中的老人都心知肚明。
“……朝代更迭,自然也属于天命,比如商汤周武起兵诛杀夏桀商纣,不是天命所归,所以是弑君。”
“博士所言差矣!桀纣虐乱,凌辱百姓,使民众流离失所,民心尽失,所以人人归顺汤武,汤武之所以聚众而诛桀纣!”
“天下人背离桀纣而归汤武,汤武能不称王吗?这是不是天命?”
贡禹轻轻一笑说:“前将军稍安勿躁,老夫顺应陛下询问。说的是天命,而不是改朝换代的民心,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此天命非是彼天命,自然法则和天命所归不能混为一谈。桀纣虽然失道,那也是君王,汤武再圣明,那也是臣子。”
“臣有臣的本分,君王有君王的行为,君王行为不端,凡事有乱,我们做臣下的不是以正言劝谏而尊天子为正途吗?”
“如果臣子趁着自然紊乱,君王昏迷而起兵诛之,意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自己能坐上王位,这不是天命,而是弑君,是倒行逆施。”
萧望之看着贡禹那摇头晃脑的样子,冷然问道:“照着贡禹博士所言。我们大汉高祖皇帝取代秦朝暴政而推翻之,是弑君?不是顺应天意?”
贡禹面对着萧望之的咄咄逼人口气也不气恼,只是呵呵一笑,摆手说:“前将军太激动了,老夫说了,此天命非彼天命,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自然之法,非人力所能为也。”
萧望之听了冷笑不吭声了,大家听得越发糊涂。
可是,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莫测高深的知识,故作我也懂得是人之常情,否则就会让别人小瞧你。
贡禹看看殿里的人。淡然一笑,正要说话,此时有人在大殿边沿地方叫了一声:“听不懂!说了半天,到底也没有解决陛下说的那个仁政问题。”
贡禹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郎官在问话。
这个问话的。就是黄门郎杜钦。
“在下读书少,博士一会说天道,一会天命,一会又是自然法则,可是仍旧没有解决大汉国如今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净是说些虚的不着调的空话,不如不说。”
贡禹摇头说:“陛下裁剪宫廷用度,消减侍女,节省费用,让宫里的衣食住行不再铺张浪费,提倡节俭,就是顺应自然,就是符合天命。”
“臣以为,我朝从武帝时设人头税,从三岁起征,此国策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国力没有如今强大,制定的策略可以理解,但是到了如今,就有些不合时宜,致使很多贫民交不起税,所以不能生养子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