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中文网 www.clzw.net,我在春秋做贵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智瑶回到“新田”的时候是夏季中旬。
在那之前,也就是春季下旬时分,晋君午同意了赵鞅出兵的请求。
这一次晋国出动一个“军”又三个“师”,以赵鞅为“军将”,韩不信为“军佐”,主要负责入侵卫国的军事行动。
从这里也能看出晋国的政治格局有点乱了,不再是以军团形式出征,改为临时重整军团,又临时任命“将”和“佐”。
以前的话,晋国要进行国战,一般是国君向某位担任一个军团主将的“卿”下达命令,看是“中军”、“上军”、“下军”的哪位主将得到命令,率领哪个军团出征。
晋国现在只有四名“卿”,还有主将的是“中军”和“下军”,“上军”的主将中行寅和“下军”的军佐士吉射被定性为叛乱,等于“上军”和“下军”各自出现了重要的职位空悬。
因为智跞的提议遭到赵鞅的强烈反对,递补卿位遭到搁置,才有了这一次晋国出兵打国战的特立独行,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是晋国的老旧制度正在被瓦解。
过完年的智瑶已经十三岁,再过上九年便能行冠礼。
九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其实也不短,足够做太多的事情了。
夏季炎热并不是适合外出狩猎,智瑶偶尔会出家门跟几个二代玩耍,时不时也会邀请二代来家里玩耍,慢慢跟几个二代熟络了起来。
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当老师,教导安置在院子里的一群少年。
这群少年从十六岁到二十岁,一开始学的知识都差不多,后来因为各自的兴趣不同慢慢被分组。
“如是也,经以反复锻打,过百可为钢。”智瑶看着铁匠不断挥锤,眼睛里在冒着光。
旁边站着十来名少年,他们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说明之前有亲自动手试验。
铁匠的手臂很粗,一层汗水让肌肉看着有莫名的魅力,他一只手正在有节奏地锻打烧红了的铁片,另一只手则是拿着一根长钳夹着铁片进行调整。
反复锻打能出钢是老智家近期的新发现,第一个发现的人叫智桓,他原本是智氏一名地位很普通的族人,以辈份算是智瑶的堂哥。
的确,生铁不断加热再锻打会出钢,以技术角度称之为百炼钢。这种技术原本要到西汉时期才会被发现,因为智瑶起了个头研究冶炼的关系,衍生出了对生铁的不断锻打研究,春秋晚期就被发现了。
另外一点,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渗碳钢”,西汉的“百炼钢”其实就是在“渗碳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锻造工艺也就非常相似。
精髓就在于反复锻打,不仅起着加工成型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晶粒细化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钢的质量。
虽然是将百炼钢给“发明”出来,很现实的是这种“钢”只是一种初步的“钢”,比之以前的铁优秀,但是真的没有优秀到太夸张的程度。
智桓说道:“公孙,桓得知冶矿圈于层,铁矿为一,煤炭为一,层层叠叠……”
讲的是一种目前诸夏各国没有发现的技术,涉及到了渗碳钢的发现。
同时,智桓还说已经能够让铁水半融化,这一点引起了智瑶的强烈关注。
之前诸夏没有“钢”这个字,发音什么的同时没有,智瑶说出来之后就有了。
虽然发现了百炼钢,可是以工时来说太久,除非是一下子增加数千上万的人力,要不然量产什么的根本就别想。
老智家倒是有足够的人力,可是那么大的动作需要好好地布局,国都“新田”肯定不会成为百炼钢的生产基地。
听着听着智瑶完全听懂了!
智桓说的就是“渗碳钢”的发现,只不过还是一种初步的发现,没有掌握好成熟的技术,产品方面也有点质量堪忧。
话说,渗碳钢可以用来打造武器吗?将就着用并非不可以,问题是渗碳钢硬是硬了,关键是非常脆!
智瑶说道:“使铁为水,在于热也!”
无法达到熔点想让铁熔化变成铁水是在做梦,而无法让铁变成铁水也就卡在了冶炼成钢的很多门槛之外。
智瑶说着说着自己好像是呆住了,呢喃道:“铁半熔化的状态?我好好想想……,好像是有那么一种办法也能成钢,是什么来着?”
很多科技的发展就是缺少办法,更直白一些就是缺那么个“灵光一闪”啊!
智瑶没有想起来的“炒钢法”,一旦没有找到要点,除非是某天再想到这事给“突破”记忆迷障,要不然只能是寄望于继续研究下去给发现了。
“如欲热高,或可由改炉始?”平夫说道。
智瑶也就问了问,有没有什么思路。
很有想法的平夫提出了控制空气进出的探讨,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更好的封闭方式,一定能够使得煤燃烧的温度更高。
冶铁炉能完全封闭吗?虽然燃烧需要借助于空气,但还是可以的,但是目前绝对没有那种技术,需要到电解炉的时代了。
智瑶一边跟小伙伴们聊着,一边等待铁匠将百炼处理好。
他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是用百炼钢来制作出一把兵器,选择是刀的款式。
没错,智瑶认为可以诸夏增加一种新的武器类别,也就是刀呀。
在塑形方面根本就难不倒有经验的铁匠,他在敲敲打打之间就能将塑形,前提是材料要先达到质量要求。
因为材料是从“黄父”那边拿回来,来之前就已经达到百炼钢的程度,铁匠进行的不过是反复加热与锻造,用来在锻打中形成想要的形状。
智瑶没有想搞横刀款式,主要是担心百炼钢的质量不足以支撑刀刃的长度,选择的是一种带有弯曲幅度的厚背刀。
为了不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伤了研究者的士气,智瑶要的就是大砍刀,对塑形的要求不高,刀身够厚,刀面够宽,即便钢的质量不行,不至于砍什么玩意把刀身砍崩了。
花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铁匠完成了塑形,装柄则是由工匠来进行,再由铁匠来磨出刀刃。
一步步又一道工序下来,银黑色的大砍刀也就完工,缺的就是接下来的各种强度试验。
看完整个过程的智瑶对耗时非常不满意。
尽管是因为不熟练的关系才导致进度缓慢,可是再熟练也不可能很夸张地缩减工时。
百炼钢合格,可以用来打造兵器,该花多少人力在打造兵器上面,产量堪忧的话怎么拿来列装?
无法列装的武器,它的价值就会大幅度减少了!
毕竟,军队不需要太过于“高精端”啊!
军队要的是适用和便宜,外加数量大大的足够,使得补充起来能够迅速,才不是用着好用,想补充的时候不见影子。
所以,技术研究出来了,能不能大批量产才是关键!
<... -->>
智瑶回到“新田”的时候是夏季中旬。
在那之前,也就是春季下旬时分,晋君午同意了赵鞅出兵的请求。
这一次晋国出动一个“军”又三个“师”,以赵鞅为“军将”,韩不信为“军佐”,主要负责入侵卫国的军事行动。
从这里也能看出晋国的政治格局有点乱了,不再是以军团形式出征,改为临时重整军团,又临时任命“将”和“佐”。
以前的话,晋国要进行国战,一般是国君向某位担任一个军团主将的“卿”下达命令,看是“中军”、“上军”、“下军”的哪位主将得到命令,率领哪个军团出征。
晋国现在只有四名“卿”,还有主将的是“中军”和“下军”,“上军”的主将中行寅和“下军”的军佐士吉射被定性为叛乱,等于“上军”和“下军”各自出现了重要的职位空悬。
因为智跞的提议遭到赵鞅的强烈反对,递补卿位遭到搁置,才有了这一次晋国出兵打国战的特立独行,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是晋国的老旧制度正在被瓦解。
过完年的智瑶已经十三岁,再过上九年便能行冠礼。
九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其实也不短,足够做太多的事情了。
夏季炎热并不是适合外出狩猎,智瑶偶尔会出家门跟几个二代玩耍,时不时也会邀请二代来家里玩耍,慢慢跟几个二代熟络了起来。
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当老师,教导安置在院子里的一群少年。
这群少年从十六岁到二十岁,一开始学的知识都差不多,后来因为各自的兴趣不同慢慢被分组。
“如是也,经以反复锻打,过百可为钢。”智瑶看着铁匠不断挥锤,眼睛里在冒着光。
旁边站着十来名少年,他们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说明之前有亲自动手试验。
铁匠的手臂很粗,一层汗水让肌肉看着有莫名的魅力,他一只手正在有节奏地锻打烧红了的铁片,另一只手则是拿着一根长钳夹着铁片进行调整。
反复锻打能出钢是老智家近期的新发现,第一个发现的人叫智桓,他原本是智氏一名地位很普通的族人,以辈份算是智瑶的堂哥。
的确,生铁不断加热再锻打会出钢,以技术角度称之为百炼钢。这种技术原本要到西汉时期才会被发现,因为智瑶起了个头研究冶炼的关系,衍生出了对生铁的不断锻打研究,春秋晚期就被发现了。
另外一点,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渗碳钢”,西汉的“百炼钢”其实就是在“渗碳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锻造工艺也就非常相似。
精髓就在于反复锻打,不仅起着加工成型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晶粒细化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钢的质量。
虽然是将百炼钢给“发明”出来,很现实的是这种“钢”只是一种初步的“钢”,比之以前的铁优秀,但是真的没有优秀到太夸张的程度。
智桓说道:“公孙,桓得知冶矿圈于层,铁矿为一,煤炭为一,层层叠叠……”
讲的是一种目前诸夏各国没有发现的技术,涉及到了渗碳钢的发现。
同时,智桓还说已经能够让铁水半融化,这一点引起了智瑶的强烈关注。
之前诸夏没有“钢”这个字,发音什么的同时没有,智瑶说出来之后就有了。
虽然发现了百炼钢,可是以工时来说太久,除非是一下子增加数千上万的人力,要不然量产什么的根本就别想。
老智家倒是有足够的人力,可是那么大的动作需要好好地布局,国都“新田”肯定不会成为百炼钢的生产基地。
听着听着智瑶完全听懂了!
智桓说的就是“渗碳钢”的发现,只不过还是一种初步的发现,没有掌握好成熟的技术,产品方面也有点质量堪忧。
话说,渗碳钢可以用来打造武器吗?将就着用并非不可以,问题是渗碳钢硬是硬了,关键是非常脆!
智瑶说道:“使铁为水,在于热也!”
无法达到熔点想让铁熔化变成铁水是在做梦,而无法让铁变成铁水也就卡在了冶炼成钢的很多门槛之外。
智瑶说着说着自己好像是呆住了,呢喃道:“铁半熔化的状态?我好好想想……,好像是有那么一种办法也能成钢,是什么来着?”
很多科技的发展就是缺少办法,更直白一些就是缺那么个“灵光一闪”啊!
智瑶没有想起来的“炒钢法”,一旦没有找到要点,除非是某天再想到这事给“突破”记忆迷障,要不然只能是寄望于继续研究下去给发现了。
“如欲热高,或可由改炉始?”平夫说道。
智瑶也就问了问,有没有什么思路。
很有想法的平夫提出了控制空气进出的探讨,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更好的封闭方式,一定能够使得煤燃烧的温度更高。
冶铁炉能完全封闭吗?虽然燃烧需要借助于空气,但还是可以的,但是目前绝对没有那种技术,需要到电解炉的时代了。
智瑶一边跟小伙伴们聊着,一边等待铁匠将百炼处理好。
他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是用百炼钢来制作出一把兵器,选择是刀的款式。
没错,智瑶认为可以诸夏增加一种新的武器类别,也就是刀呀。
在塑形方面根本就难不倒有经验的铁匠,他在敲敲打打之间就能将塑形,前提是材料要先达到质量要求。
因为材料是从“黄父”那边拿回来,来之前就已经达到百炼钢的程度,铁匠进行的不过是反复加热与锻造,用来在锻打中形成想要的形状。
智瑶没有想搞横刀款式,主要是担心百炼钢的质量不足以支撑刀刃的长度,选择的是一种带有弯曲幅度的厚背刀。
为了不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伤了研究者的士气,智瑶要的就是大砍刀,对塑形的要求不高,刀身够厚,刀面够宽,即便钢的质量不行,不至于砍什么玩意把刀身砍崩了。
花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铁匠完成了塑形,装柄则是由工匠来进行,再由铁匠来磨出刀刃。
一步步又一道工序下来,银黑色的大砍刀也就完工,缺的就是接下来的各种强度试验。
看完整个过程的智瑶对耗时非常不满意。
尽管是因为不熟练的关系才导致进度缓慢,可是再熟练也不可能很夸张地缩减工时。
百炼钢合格,可以用来打造兵器,该花多少人力在打造兵器上面,产量堪忧的话怎么拿来列装?
无法列装的武器,它的价值就会大幅度减少了!
毕竟,军队不需要太过于“高精端”啊!
军队要的是适用和便宜,外加数量大大的足够,使得补充起来能够迅速,才不是用着好用,想补充的时候不见影子。
所以,技术研究出来了,能不能大批量产才是关键!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